论文网
首页 论文格式模板目录提纲正文

中学教育的透视与反思

  • 投稿甲鱼
  • 更新时间2017-01-01
  • 阅读量1151次
  • 评分4
  • 93
  • 0
孙晓鸣?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二中 新疆 喀什 844000)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中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孕育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高考升学仍被不少人与作有力拼搏的目标状态下,?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的功能必然同步倾斜,与国外相比,这种教育现状岂不令人心焦。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三个实例

实例一:一位外国教育家来到中国考察。他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教室的小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小白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虫子,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接着,这位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的初一年级教室,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踢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茫然了:“这是干什么?”专家语调轻轻的解释:“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问这是什么?”全班同学这才释然,齐声回答:“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的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

实例二: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指着一个动物的头盖骨,告诉大家:这是某某动物,生长在前冰川期,现已绝迹,老师对这种动物的描述,同千家万户的猫十分相似,课后,老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头盖骨,然后做出一份关于这个动物的开卷测试题,卷子一发下来,全班同的卷子上打的都是“X”真是岂有此理!有的同学暗自咒骂老师:“我们明明是照他课上讲的做答卷的,怎么错了?”老师告诉大家:“其实这就是猫的遗骸,我讲的那种绝迹的动物是子虚乌有的,你们为什么毫不怀疑老师,课上讲的可能是错的呢?”

实例三:实验课正在进行,老师举起试管,微笑着对同学说:”同学们,试管里盛的是尿,人尿。科学的试探需要勇敢无谓的精神,你们先看我品尝尿液,然后请照我去做。”老师尝尿,轮到同学们“品尝”时,虽然个个面露难色,但还是照做了。这时老师告诉大家:“您们难道没有注意我是用中指伸进试管,而品尝的食指吗?”

看了这三个实例,我想大家的震惊程度一定不会亚于我,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我们教育的破坏性,看到了学生毫无主见的盲从。看到了我们孩子和我们明天的苍白、单调。美国加外I的教育家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固然有其优点,同龄的美国孩子不会做的数学题中国孩子不费吹灰之力,但它的缺点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的教育对于社会和孩子们的发展有多大的益处呢?我们多么希望有一点美丽的“杂音”,那是玫瑰、是光芒、那是民族的希望。

这也使我们看到创造力教育在我国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中小学校领导及老师的创造力培养意识淡薄,升学率始终是导向学校:工作的核心,人自从送孩子上幼儿园那一天起,“考上大学”便成为许多孩子家长心中奉为神明的圣典:大概从走上校长岗位的那一天起“升学率”这个无形的桎梏便时时困扰许多校长的心头。我在作业期间深刻的感受到学校把与高考无关的副课从学生升入高中的那起就被全部砍掉,音乐、体育也是象征性的一周开设一节,就连学生的早读和自习也全部变成了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的主课。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呼吁着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仍是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一方面是社会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个体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教育仍是被多数人视作“谋生”的教育、:“跳农门”的教育,此后果怎能不令人心忧!

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依据一定的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去同化和驯化个体,使其成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工具。在这种价值目标的规范下,受教育者统统被定位与自觉的、机械的“听话人”,他们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缺乏主体性,其结果必然是逐渐养成了“惟书、惟上、惟师”的顺从之性。无可讳言,任何真正的创新都是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因此,在服从意识盛行的地方,特别是在对权威性见解顶礼膜拜的地方,创新思维和创造行为是不可能出现的。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在培养社会历史文化的认同者、继承者和适应者,而没有严重的意识到如何培养现实和未来社会的生活中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者,开拓者和超越者。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考虑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价值。

现在中小学都已经在课程改革,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弊端。比如教室要公开课了,这位教师可以通过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丝丝入扣的教学环节,做好一节精品课的准备,课上完了很精彩,可回到课堂上呢,还是要继续老样子,因为要出成绩,要升学率,而这些采用“应试”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模式,阻滞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振勺教授曾指出:中国比较重视儒家的传统教学法,即“演绎法”。而美国则比较重视归纳法,演绎式教学方法是从“一般——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归纳式教学法是从“特殊——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或发散思维的发展。

近些年来,面对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也进行了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可我们也发现了所谓的素质教育根本无法迅速摆脱应试教育这个根基,目前没有完全落实的素质教育也根本培养不出知识圣济呼唤的创新人才,国家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创新学习一课堂教学‘六境界’>袭春燕赵宏宇载于(素质教育)2004。原载<人民教育>?

[2] <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教育思想>王富平 载于(外国教育研究)2002。第29卷第25册?

[3] (培养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吴同善载于(改革与创新)16-17?

[4]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载于(教育研究)(京)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