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伯家的苔丝》被认为是哈代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苔丝也是近代欧洲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女性人物。在这本书中,哈代将苔丝这个充满个性的女性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且书中多个意象、隐喻的高超运用,使得去探索苔丝命运悲剧的必然性很有意义。书中多处也以小见大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状况。本文主要将从苔丝个人、家庭、社會等多个方面论述苔丝命运的必然结局与社会现实。
关键词:隐喻;原罪;悲剧的必然;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唐一予(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2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晚年的作品。就哈代晚年作品来看,他更多倾向于哲学和社会问题方面的深思。他不仅质疑威赛克斯的农民在资产阶级世界中的地位,而且要求人道主义的同情、自由与博爱,为那些被压迫的底层民众鸣不平。苔丝作为这个时代的女性,她的遭遇自然会折射出很多时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苔丝是一位天真纯洁的农家女孩。由于苔丝自己生活圈子的狭隘与知识水平较低,并不懂太多的世俗黑暗面。在遇上亚力克后,她命运已悄然改变,渐渐堕入一个绝望的深渊。苔丝被母亲怂恿去攀所谓的“同姓”贵亲戚,这便算是命运不怀好意的捉弄的开端。当她和亚力克在花园里散步时,亚力克喂她一颗草莓,并对她说出一些诱人的情话,苔丝虽然心里些许抗拒,但还是因为自己的少女情怀而有所动容。这是其天真的展露,也是其悲剧命运个人诱因的体现。另外作者有意无意地写玫瑰的红艳。玫瑰花,看似红艳娇嫩,但这种红色后面藏着却是隐隐的危险。当苔丝天真地看着自己胸前的玫瑰花时,她没有注意到,在那有萦绕的烟雾后正是她以后人生中的克星,仿佛如同玫瑰花一般猝不及防潜入她的生命,给她带来血红般的伤害。作品也是多处提及到红色,比如苔丝的红唇,脸颊。当亚力克第一次看见苔丝时就被她的红唇吸引:“让我亲亲你那红浆果般的小嘴,苔丝。”这种“红”色意象隐喻的便是亚力克对苔丝性的欲望。是危险而又潜藏的,天真的苔丝却全然不知。
苔丝对安吉尔坦诚自己的经历时对于火苗的描写也十分有意思:置身于一片红色火焰当中,让苔丝想象到了如末日审判一样的可怕。如同宗教的伦理,社会的道德审判一般。这里的火焰就像对苔丝失去贞洁的审判。这便是所谓的犯了“原罪”。安吉尔听完苔丝说的话,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壁炉中的火像精灵一样跳跃,也像魔鬼一样狡黠,眼睁睁看着她赤红的脸,对她的尴尬与窘迫无动于衷。这里的环境渲染也暗示着安吉尔后面的心境。安吉尔听了苔丝的袒露,仿佛变了一个人,对苔丝冷漠疏远。这时候的安吉尔便突破作者对他思想自由追求新知的年轻人的单纯设定,也饱含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思想。安吉尔并没有从自我过去的经历里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对于同等犯错的苔丝充满愤怒与憎恨。“我已经原谅了你同样的行为啊!”苔丝的苦苦的反复哀求并没有换来同情。可见,一个女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和男人并不对等。当一个女人因为失去贞洁(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会被认为犯了“原罪”,被批成道德败坏的负罪之人。
中国古代的文人常常通过对女性的命运讲述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较早如《上山采蘼芜》。相比之下,欧洲文学中也有这样的运用。哈代之所以选择苔丝这个女性角色来描述,也是因为女性在社会中是最容易受到侵害也是最脆弱的群体。往往通过她们的悲剧描述才能达到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对于苔丝悲剧命运的安排,也是作者意图展露社会现实的体现,因此苔丝命运悲剧是必然的。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当她父亲从牧师口中得知自己家是没落的正统的贵族,便整日酗酒幻想自己能重振德伯家的雄风。这是非常讽刺的。苔丝的母亲对日子也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加之苔丝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这从出身,便已经注定对她悲剧的一个伏笔。哪怕一个再平凡的家庭,也始终逃脱不了社会对于名利的追求的一种观念,一种束缚。当她和母亲一路搬到金斯比尔坟墓老家时,马勒村村民都觉得这是一种解脱,是对于村里风气改善的一种最好方法。这里可见,禁锢于传统封建思想的马勒村,这个作为苔丝的生长环境也是构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因素之一。
亚力克是苔丝命运向悲剧发展的重要引诱者。亚力克看似已经加入教会,到处宣扬自己从老克莱尔先生那学来的教义。但是再次重逢苔丝时,心中的欲望再次展露无遗。他开始疯狂展开对苔丝的,顾不得以前犯下的种种令人鄙夷的错事。甚至在最后,他自己坦白就是“你便是夏娃,而我就是那变成低等动物来引诱你的老东西。”哈代之所以这样安排台词,其实与之前一直描写“红色”这个意象有关。红色就是强烈的性隐喻。而夏娃与亚当偷食禁果也是因为这条毒蛇的引诱。亚力克自己也承认自己的不怀好意。可以说亚力克人物的设定就是反映了“上帝不存在的”这一概念的。因为不存在,所以他再怎样加入教会照样也做恶人。但就他了解苔丝的经历不会对苔丝做出道德审判,反而对他人对苔丝的恶毒批评表示讽刺时。这一点也是安吉尔达不到的。
如果说亚力克代表的是宗教的伪善,而安吉尔展露的便是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苔丝已经有悲剧般的遭遇,但安吉尔得知她失身于亚力克,不但没有同情反而是愤怒。这一点让苔丝失望。安吉尔爱的只不过是“具有苔丝气质的另一个女人”幻想中的人。之后安吉尔远离苔丝,甚至不回信给苔丝,都是助推苔丝走向绝境的因素。可见,所谓的社会道德是多么无情与虚伪。不管生而为人的遭遇的个体差异性。
来自世人的审判也是无情的。在苔丝失贞之后回家的途中遇见的一个油漆匠,一直反复地在墙上写着“你犯罪的惩罚正眼睁睁地瞅着你。”《彼得后书》殊不知这无意讽刺苔丝的语言,却对苔丝受伤的心灵再添重创。油漆匠还强调写这样的话就是为了让像苔丝这样的年轻女性注意,这更是让苔丝心里一紧。为什么偏偏要对年轻的女性一种警告与审判呢?像亚力克这样坏事做尽的人却依然逍遥在世。作品后面,苔丝与安吉尔睡在十六个石柱旁,来了也是十六个警察。这仿佛是对苔丝所作所为的一种审判。苔丝被处死了,在这部充满宗教含义的书中,也暗示着众神对苔丝的戏弄也就完结了。全书最后的“Justiceisdone.”一个正义的处决。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很讽刺地说出这不是一个正义的判决,是不公正的。苔丝的命运,如同千千万万的下层人民。她的命运也折射了当时社会对于下层人民的不公。但这种不公就当时而言是必然的。
哈代这部小说的深刻在于塑造苔丝的命运悲剧,也是揭示下层民众的悲剧。他的现实主义立场使然他勇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仿佛这像是给维多利亚时代醍醐灌顶的一剂良药。而作为现代或者将来,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