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它的理念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预期效果:通过项目学习,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能够得到锻炼。实践建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统筹规划课程,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方式多元化。针对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项目课程学习,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以达到阅知行合一的效果。
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分析
项目课程学习,一般指学习者把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理念应用于学习中,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习者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通过调查、观察、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借助多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我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需求,将学科基礎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的项目。2016年,结合北京市教委“十三五”课题,芳草地国际学校在当今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推出了特色课程,即围绕“地球主题探索”这一主题,开辟出的领域包括语言、数学、道德、科技、艺术、体育健康;开辟出的主题包括可爱的故乡、美丽的中国、我想去那里、唯一的地球、多彩的世界。构建芳草特色项目课程,从落实北京市学科改进指导意见中学科的“10%开展实践活动”入手策划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以项目化方式设计开发学科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芳草特色系列课程。
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阅读又是打好基础的重中之重,究竟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什么效果,逐步成了重中之重。2017年初,笔者带领孩子们展开了德国项目课程的研学。德国绘本大奖和美国的“凯迪克奖”、英国的“凯特·格林威奖”并称世界三大绘本奖。在德国的绘本中,规则、担当、给予、严谨、礼仪、坚持、见解独立、自我认知等,都是常见的主题,也是德国教育的要点。引导学生通过德国绘本阅读,增加学生对德国的了解,以绘本为切入点,在学校通过图书馆借阅、在家中通过亲子阅读和家长一起搜集资料、上网搜索等形式,收集各种德国绘本资料,通过好书推荐、手抄报、读书笔记、绘本推荐等形式展示。让学生感受德国的魅力,使学生了解绘本中展现的德国文化,进而激发学生对德国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孩子来说,对学校特色的项目学习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班级氛围和教师风格也有了一定的认同,同学之间和家庭之间也建立了初步的情感。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不同程度上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是在团结友爱方面有时却做得不好,还带着孩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虽然他们从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就已生活在集体中,但对于如何在集体中更好的展现自己并不是很清楚。
比如,孩子们有时候会嘲笑同学、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时候会发生矛盾而不会解决等。通过实践发现,教师经过合适的教育和引导,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孩子做得更好,更适应集体的学习生活并且愉快的和身边的同学相处,更好地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优秀集体。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选取了德国绘本为切入点,引导班里孩子们理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友好相处和互相帮助。在这个新的成长天地,希望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给每位同学带来的快乐。
3.综合性学科实践总体构想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开始构思,能不能进行这样一门学科实践,通过阅读德国绘本让学生感受德国的魅力,使学生了解绘本中展现的德国文化,激发学生对德国的兴趣。我们使用了以下几种工具,对掌握的资源进行汇总:经典绘本、PPT、阅读推荐卡、学习单。通过分享式教育,合作交流意识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用美好的情感感染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在教学之初,给学生设立了如下学习目标:一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制作读书卡;二是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组员共同完成任务,分享合作经验;四是引导学生通过德国绘本阅读,增加学生对德国的了解。
在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发觉出一些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绘本阅读,增加学生对德国的了解,而难点在于教低年级学生制作读书卡。
在教学实践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推进学生阅读。
第一,搜集阅读“德国绘本”,启动研究历程。
2017年度下学期,以德国研学为契机,我们对德国名家绘本进行了精细的研读,围绕着德国绘本,我们完成了寻找德国绘本、阅读德国绘本、分享德国绘本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阅读德国绘本,了解了德国文学,结合学校要举办的外国文化传播小使者活动,鼓励孩子们争当德国文化传播小使者,把你阅读过的德国绘本介绍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传播德国文化有多种途径,比如,把书借给弟弟妹妹、把班里读过的视频传递过去、以及制作图书推荐卡。我们选取了第三种方式——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德国绘本推荐卡。
第二,制作图书推荐卡。
图书推荐卡要包含书名(篇名)、作者、主要内容、推荐理由等一些列必备信息。我们组织孩子们形成若干工作小组。第一步,先是小组内交流(5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和声音控制员。第二步,小组间分享交流小故事。第三步,选出一名同学的德国绘本,组内同学一起先做一张好书推荐卡。通过这一步骤,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的设计意图。
第三,展示读书卡。
每组找一至二名同学到幻灯前展示,全班同学现场评议。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上来展示,合格后可以在正式的好书推荐卡上完成。通过这一步骤,达到各小组分别进行展示,各组间分享合作经验,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启发,感受德国文化的设计意图。
第四,交流收获。
随着同学们阅读德国绘本数量的增加,读书卡会越积累越多,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研究德国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当文化小使者,把这些读书卡传给他们,让越来越多的小朋友都爱上德国的绘本。通过交流收获,达到了将收获运用到生活中的设计意图。
教学评价
问题的发现来源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回归学生。“德国绘本”的研究,整个过程突破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兴趣,找到自己喜欢读的绘本,通过自己阅读、小组阅读、微信读书会、故事分享会等途径学绘本。项目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项目课程学习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张白纸,我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是一个研学的过程,其目的是达到阅知行相统一的效果。那么,通过这个教学过程,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分享合作经验,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启发,感受德国的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有情感的触动、思维的拓展、实际的行动,真正整合了学生对集体的情感和认知。本节课体现了一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理念,通过开放的感受和思考,将它们化为身边的行动,针对小学生低年级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课前通过课堂启发学生调研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家里已购图书、去图书馆查找馆藏图书、去书店搜集等方法,记录下收集到的德国绘本。引导学生广泛搜集和互相借阅,开展微信视频读书会,每天接力上传自己的读书分享视频进行德国绘本故事的分享。通过这个步骤,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到持续阅读的快乐和自豪;然后通过“外国文化传播小使者”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完成推荐卡制作的过程中,能说出推荐卡基本要素,能用简炼的语言表达出阅读绘本的特点,并激发推荐卡个性化创意制作。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主动性强,投入度高,学习效果很好,对学生的信息搜集、阅读识字和分享表达等能力有全面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分享合作经验,促进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启发,感受德国的文化。
再次,通过读书分享会,制作手抄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在新学期开学时将德国绘本推荐卡传承给新入学的弟弟妹妹们,让更多的芳草学子爱上阅读,爱上德国文化。
最后,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通过多种途径,如班级公众号,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我们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家长非常重视,给孩子良好的引导和配合。
通过坚持“以项目学习为平台阅知行意合一”的项目课程,我所带的一年级(2)班的学生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沉浸在故事中,专注力更強,在管理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同时通过书籍互换和阅读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学会了更加友好相处,班级的氛围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坚持阅读,使阅读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稳定而且规律的一部分,大大提高识字阅读能力,通过一些阅读小榜样的影响带动,有更多的学生不断突破阅读障碍,孩子们的专注力和意志力都有所提高;通过阅读优秀的读本,书中的故事展现出来的美好以及品质不知不觉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希望孩子们真诚、善良、勇敢、仁爱、好学、进取、担当……书本,给了孩子们一个更丰富和美好的世界。
对教学的借鉴意义与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本课程的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0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所以,在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在德国绘本的研学过程中采取了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
第二,在德国研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突显,老师让位但不缺位,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给予了充分持续的过程关注和丰富的学习策略支持,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信视频读书会,故事分享的音视频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的阅读活动,既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同时促进同伴之间的分享和学习,营造出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
第三,在德国研学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在今后的项目课程学习的思考和实践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项目学习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更加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顾芳,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