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哲学毕业正文

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 投稿黄奎
  • 更新时间2015-10-20
  • 阅读量654次
  • 评分4
  • 40
  • 0

平飞

作者简介:平飞,江西九江人,哲学博士,(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①[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二分初小缘经第一》, [日]高楠顺次郎等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石家庄:河北金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5年,第37页。

②[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梁]僧祐撰《弘明集》第5卷,《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30页。

【摘要】

挖掘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众生平等与安忍宽容最为引人注目。佛家对种姓平等、佛性平等、轮回平等、性智平等的深刻阐发,对平等宽容、和敬宽容、忍度宽容、无量宽容的独特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平等与宽容思想,非常有利于现代民主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佛家思想;众生平等;宽容;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5-0117-06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宽容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发展和创新,对众生平等与容忍宽容思想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引起了在世与出世众生的特别关注,实际上无时无处不在产生重要影响。

一、众生平等

佛家从种姓、佛性、轮回多方面对平等进行了独特的思考,系统阐发了“性智平等”思想,提供了一条独特的实现平等的路径。

(一)种姓平等

反对种姓特权,主张种姓平等,是佛教创立的最初动机和直接根由。在古代印度社会,婆罗门教提出“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论证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的等级差别,强调婆罗门定位不移的最高等级和最高特权。作为反对婆罗门教的一种沙门思潮,身为刹帝利种姓的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果缘起、六道轮回等方面,否定根本因、创世主和主宰者的存在,认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应当与婆罗门种姓一律平等。尽管释迦牟尼无法根本改变古印度社会现实存在的种姓歧视和特权,但他通过创立佛教,言行一致地在事实上以宗教的形式在佛教内部实践了各个种姓同为沙门释种子的平等理念。这在经中就有记载:“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

进入佛教组织,不管来自哪个种姓,都是释氏子,都是平等的。释氏子都可以平等地从事宗教活动、享受宗教生活、实现自我超脱、皈依涅槃净地。释迦牟尼在反对不平等种姓制度时不仅拿起了佛教思想武器,而且拿起了佛教组织武器。

佛教要求种姓平等、反对种姓特权的思想表现在中国则是佛僧用来反对王侯特权,主张政教平等。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就曾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从区分“在家”教徒与“出家”教徒入手,有限度地要求宗教与政权处于平等地位。慧远非常现实地承认那些在家“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以便“助王化于治道”;同时,又非常高调地指出那些出家教徒要“遯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一旦“变俗”,就要“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以便“高尚其迹”,“拯溺俗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

②。

释迦牟尼在世并未自称为佛,而且反对世尊特权,主张佛凡平等,认为佛与众生一律平等。翻阅佛经,佛陀说法多是在树下席地而坐,并非至高无上的样子。至于后来对佛的神化,以及佛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间的各种礼节,应当合理地理解为修养境界的差别,而非特权等级的差别。而那些假借佛的名义而设置的等级差别与等级特权,自然与佛、法、僧的内在要求相违背,只当合理地理解为“出世”佛僧被“在世”权力与欲望牵累的某种沉沦,理应为已经“看透俗谛”“领悟真谛”的真佛所不齿。《长阿含经》明确指出:“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刘宋]求那跋陀罗译:《长阿含经·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第145页。 众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一律平等,无等级种姓差别。按照佛家的“种姓平等”要求,在世俗生活中,众生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种姓歧视和等级特权。佛教的种姓平等对于在世歧视者来说同样也具有深刻的救治作用。

(二)佛性平等

佛陀不仅反对现世的种姓特权,而且反对只有少数人可以成佛的思想观念,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追求成佛。佛陀宣传佛法四十九年,宣讲“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都始终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从人性根源上确立了佛性平等的观念。

众生首先是指“有情众生”,众生皆有佛性首先是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惠能从岭南来黄梅向五祖弘忍礼师作佛。五祖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反问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唐]惠能:《坛经·行由品第一》,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9页。 这段对话深刻表明佛性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从原初意义上说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成佛与否,关键就看是否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宝”,是否真正修炼戒、定、慧“三学”,是否真正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否真正能摆脱在世“俗谛”苦空的牵累而出家修炼参悟“真谛”并具有持之以恒的“精进度”。

佛性在众生面前一律平等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按照佛教的众生观,众生不仅包括“有情众生”,而且包括“无情众生”。天台宗湛然、三论宗吉藏以及禅宗一派牛头宗法融都认为,众生佛性平等是指佛性在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面前的一律平等。 隋代的吉藏就曾解说“佛性”,认为“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隋]吉藏撰:《大乘玄论·辨内外有无第七》,《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卷,第40页。 。既然众生都有佛性,就要对具有佛性的众生平等地对待,爱惜自然生命和世间万物,保护万物的尊严性。关于这一点,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讲得很有道理:“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429页。 尊重和敬畏万物,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佛性平等的观念还表现为生命平等观念。佛教没有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偏见和傲慢,要求以平等的观念去保护和关爱其他一切物种,并把侵犯其他物种的尊严性视为侵犯人类自身的尊严性。这从超越世俗的意义上为生命平等奠定了思想基础。佛僧的不杀生、吃斋饭、要放生等佛行,使“众生平等”不仅仅表现为虚无缥缈的思想观念,还表现为实实在在的修行生活。历代佛僧从不轻易开杀戒,对恶人一忍再忍,无不包涵着“一阐提”也有佛性并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坚定信仰,无不包涵着力求通过佛法开悟众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积极价值。

(三)轮回平等

佛教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谈论平等,任何众生都无法逃脱生死业力轮回报应,一切众生在三世中轮回也是平等的。佛祖继承并改造了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认为不能成佛者就不可能进入凤凰涅槃极乐世界,而只会停留在一切皆苦的三世生死轮回流转中永远不得解脱。十二因缘,尤其是“无明”,会引起众生的身、口、意等各种行为活动、语言活动和精神活动,形成身业、口业、意业,并呈现善业、恶业的差别及其相关“业力”的深浅。业力是推动生死轮回的内在力量。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轮回有不同的“道”,而“道”有五道、六道、十道等多种说法。其中,六道谈论得最多。所谓六道,就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其中前三道为“三恶道”,后三道为“三善道”。按照佛家的人生观,众生的出生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化生就讲六道轮回。部派佛教根据“十二因缘论”进一步阐发“三世两重因果说”,具体说明如何在三世中根据因果缘起不断因善恶不同而生死轮回。大乘佛教增加声闻道、辟支佛道、菩萨道、佛道“四圣道”,形成三恶道、三善道、四圣道共“十道”。

佛家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造恶业者进恶道,受苦受罪;造善业者进善道,成人成佛。在三世六道中,众生生死轮回,不得解脱。只有进入四圣道,才能获得生死解脱,进入极乐世界,享受常乐我净的生活。对一切众生来说,善恶报应,生死轮回,做鬼成佛,都是各自身业、口业、意业的业力结果,一律平等,概莫例外。这种轮回平等,对于佛教信徒来说有巨大的震慑力,对于世俗凡人来讲也有巨大的影响力。

(四)平等性智

从佛教对社会的反抗可见种姓平等,具有要求社会平等、政治平等的价值;从佛教自身对佛性的领悟可见佛性平等,具有要求人格平等、生命平等的价值;从佛教对生死的认识可见轮回平等,具有要求机会平等、报应平等的价值;如果再进一步从佛教对智慧的追求还可见平等性智,可见佛教对一切法相、知行、佛凡、我他种种差别的破除,亦即佛眼所见的平等境界。“平等性智”是从佛家眼光对“平等”做独特解说的一种独特佛智,与大圆镜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同列,体现了佛教对平等的汲汲追求和深刻参悟。

在佛家的多种文献中,诸如平等觉、平等法身、平等大悲、平等心、一切法平等,无不表明在佛眼当中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平等无差别。毫无疑问,这是佛教从究竟义、第一义上对“差别”与“起差别”的否认,对“平等”与“求平等”的肯认;这也是佛家无常、无我、无执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集中表现。正如佛经所云:“等观诸法自性寂静,不生不灭故名平等。一切烦恼虚妄分别,自性寂静,不生不灭故名平等。名相分别自性寂静,不生不灭故名平等。灭诸颠倒不起攀缘故名平等。能缘心灭无明有爱,即俱寂静痴爱灭故,不复执着我及我所故名平等。我我所执永灭除故,名色寂静故名平等。名色灭故边见不生故名平等。断常灭故身见寂静故名平等。”[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分平等品第七》,《大正新修大藏经》第7卷,第942页。 这种从第一义上看破俗世一切的平等观,只有站在佛家的立场上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据《佛地经论》所载:“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圆满成故;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无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修殖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圆满成故。”[唐]玄奘译:《佛说佛地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卷,第721—722页。 平等性智的要义在自他平等。以上十种相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佛僧针对世间诸相的具体认识而言的,“诸相增上喜爱”说明诸相不断超越实际而无相的客观现象、“一切领受缘起”说明诸相服从因果缘起的客观规律、“远离异相非相”说明诸相变异本质上并非实相的客观现实。这意味着,一切相本质上表现为无分别、无喜爱、无善恶的服从因果缘起规律的实相,所以众生也应以平等心即无分别、无喜爱、无善恶之心来体会此岸彼岸的众相万相。一类是佛僧针对众生的慈悲行为要求而言的,“弘济大慈”“无待大悲”就是佛家从慈爱关怀与救苦超脱两方面,要求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不分尊卑、不分远近都一律平等对待众生,有缘无缘都要等同慈爱救度。一类是针对佛僧传授佛法而言的,“随诸众生所乐示现”要求说法者根据众生善恶业障和智慧觉解的差别,根据众生具体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采取具体演示和直观表现的方法,平等无差别地传授善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而“一切众生敬爱所说”要求只要众生乐意接受诸法,那就要认真传授,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一类是针对众生的领悟、感受、修行而言的,“世间寂静皆同一味”认为众生如果能领悟诸相的实相、异相、无相从究竟意义上寂静同一的话,那就从本体上把握了诸相无相的平等不二;“世间诸法苦乐一味”认为众生如果知道诸法无我且没有苦乐自我分别的话,那就从感受上把握了苦乐无常的平等不二;“修殖无量功德究竟”认为众生虽然智慧根性有别、修道程度有别、悟道境界有别,但如果发愿修殖一切善法、佛法,那就功德无量同样平等不二。

由上可见,“平等性智”所强调的“自他平等”建立在独特的佛家本体论、认识论、教化论、评价论的基础上,对佛僧和众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从整体上看有利于改造佛僧和众生的世界观,为现代人探求平等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宽容意识

众所周知,佛家有“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样一幅对联。佛家看破世俗凡尘,具有很强的包容宽容意识。佛家主张众生平等,强调四摄六度,要求戒恶行善,达到度人自度,阐发有以平等得宽容、以和敬得宽容、以忍度得宽容、以慈悲得宽容等多方面的思想。佛家相信恶人也能成佛,乃至包含了宽容恶人的意识。面对文化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佛家的宽容意识和宽容思想尤其值得发扬光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化解各种矛盾冲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一)平等宽容

佛家主张众生平等,从前面所阐发的种姓平等、佛性平等、轮回平等、平等性智来看,这些平等观念包含了深刻的宽容思想。佛家的宽容是建立在众生平等基础上的宽容,可谓“平等宽容”。佛家认为佛、心、众生三者没有差别,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因果缘起“自他不二”“依正不二”。这意味着一切众生之间、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之间、佛与众生之间都相互依存,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不可排除异己、贬低异己。

按照种姓平等观念,不同种姓之间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不能搞种姓歧视,自以为自己的种姓具有绝对至上性和绝对优越性,就剥夺其他种姓享有纯洁心灵追求成佛的资格和权利,剥夺其他种姓独立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格和权利,剥削其他种姓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贡献自身智慧和才能的资格和权利。

按照佛性平等观念,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就有情众生而言,要包容犯过错误、违过戒律、造过恶业的众生,相信一切众生在其自身努力下能够不断修炼最终戒恶行善。就一切众生而言,人类不可自立于人类中心主义,肆意掠夺自然,任意践踏生命,随意滥用资源,轻易漠视无情众生的佛性与尊严性,因此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以毁灭自己的尊严之心来爱护自然,谋求人与自然、我与他人、前世与后世的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按照轮回平等观念,一切众生造恶行善皆有因果报应,在善报恶报面前一律平等,在六道轮回当中一律平等。因此,绝不可以贪嗔痴三毒之心来对待自己从而排斥他人,也绝不可以恶心毒心对待一切众生,而是要多造善业来回报自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一切。

按照平等性智观念,一切众生都要坚信自他不二、自他平等,不可产生分别心、差别心。比如爱人,要像爱自己那样来爱别人,爱男人就想一切众生皆我父,爱女人就想一切众生皆我母。比如救生,要像菩萨那样大慈大悲,不分男女、不分亲疏、不分种姓、不分阶级、不分国籍、不分在世出世,全力救度。比如共事,要像菩萨那样多用爱语,讲真实话、讲善良话、讲温柔话、讲方便话,将心比心,将身比身,设身处地、化身示现,共同一起修成佛果、成就事业。

(二)和敬宽容

宽容可以促和谐,和敬也可得宽容。以和敬求宽容是佛家的一大亮点。宽容需外善和内敬。菩萨虽然德才兼备,但始终注意讲究“和敬”方法,乐意与众生共事,设法普化众生。《法界次第初门》论道:“摄得众生为成就,故必须久处。若不和同爱敬,则两不和合,不得尽成般若,是为魔事。若善用六和,则与一切冥同,必得善始善终,则能安立一切于菩提大道……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可见,“六和敬”是久处共事的不二法门。

菩萨采用“六和敬”,一方面要与众生一起修养身业、口业、意业,共同加强自身素养;另一方面又要共同遵守戒律、共同生活行动、共同追求正理,获得共同的修为。智者大师对此梳理得非常清楚:“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诸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不断不常,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为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不得诸法,不知不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方便巧,同一切种种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分别,增进开解,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见为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无念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巧,同修种种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皆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与一切乐,故身与九道和同。亦知前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说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普出一切音声语言,与一切乐,故口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心常在无缘大慈三昧,以修其意,慈善根力,能不起慈定,现诸心意,与众生乐,故意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如来藏理,未来必定当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说意慈和敬。”[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六和敬初门第五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卷,第693页。 认为佛、众生、心一律平等的菩萨,坚信众生悉有佛性并能修养成佛,并且敬众生如佛,具备如此宽容之心,何愁相处不和谐和睦!

佛家的“六和敬”思想在不同经论中有不同理解。《大乘义章》就有不同的论说:“六和敬者,同止安乐不恼行也。起行不乖,名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一、身业同,略有二者:一者离过同,谓同离杀盗邪淫等事;二者作善同,谓同为一切礼拜等善。二、口业同,亦有二种:一者离过同,谓同皆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二者作善同,谓同为赞诵等善。三、意业同,亦有二种:一者离过同,谓同离一切烦恼业思;二者作善同,谓同修信、进、念、定、慧等一切善法。四、同戒,略有二种:一者受戒同,二者持戒同;或分三种:一者律仪戒同,二者摄善戒同,三者摄众生戒同。五、同施,略有二种:一者内施同,谓自舍己身,奉给尊事;二者外施同,谓舍余资具。又分三种:一者财施同,二者法施同,三者无畏施同。六、同见,见谓见解,略有二种:一者世谛中见解无别,二者真谛中见解无别。”[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卷12《六和敬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4卷,第712—713页。 按照这种理解,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求此“六同”,彼此之间的分歧就必然减少,彼此就会有宽容包容的坚实基础。

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普陀山举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认为,佛教论坛是向热爱和平的世人开放的平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通过了《普陀山宣言》,提出了“新六和”的美好愿景:“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叶小文:《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4月14日第1版。 “新六和”作为“老六和”的继承和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佛家“和敬”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创造,为新时期推动宗教宽容、思想宽容、家庭宽容、社会宽容、文明宽容与世界宽容必将做出新的贡献。

(三)忍度宽容

宽容需要安忍,忍度增进宽容。佛家的宽容意识是与其安忍精神、忍度思想紧密相连的。佛家“六度”之一就是“忍度”,与一般所谓“零容忍度”不同,佛家的忍度可谓“无量忍度”。正是这种忍度使佛家的“宽容”二字还不如“安忍”流行。而究其实质,“安忍”实则是“宽容”的佛家语言。

佛家认为:“忍之为德最是尊上,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是以羼提比丘,被刑残而不恨;忍辱仙主,受割截而无瞋。”[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82《六度篇第八十五之三忍辱部第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卷,第893—894页。 的确,世俗社会的各种不宽容就是因为不容忍,就是因为有怨气,因此要消除生生不绝的历劫怨仇,关键就在弘扬容忍这个至高无上的美德,想方设法消除三毒之一的怨气怨恨即瞋恚。可是,消除瞋恨,必须有智慧,要从思想认识深层找根子。对此,佛经阐发的“观义灭瞋法”见解深刻:“一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三观唯法无众生,有何能损及所损;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由此五观故能灭瞋。”同上,第894页。 本着这种对一切众生的深刻认识,就自然很容易消解怨气,容忍宽容一切众生。

为了宽容,要学会忍辱。佛家认为:“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种: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不生憍逸;二于瞋骂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恼。是为生忍。云何法忍?法忍有二种: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心法,谓瞋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六波罗蜜初门第四十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卷,第686—687页。 其中,“于瞋骂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恼”,破除“诸邪见”对于从内心安忍宽容他人显得尤其重要。弥勒佛忍众生所不能忍,容天下所不能容,至今成为众生效法的榜样。

(四)无量宽容

佛家的宽容也是“无量宽容”,而无量宽容又源于那“无量的心”。从四无量心可以进一步发现佛家宽容思想之精深。《大般涅槃经》对“四无量心”这样解释:“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15《梵行品第八之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卷,第454页。 由此可见,佛家的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悲无量心,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喜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舍无量心,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有如此美好无量心愿,必生无量宽容行为。

根据“慈无量心”,不仅要自乐,而且还要他乐。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存妒忌心,必然会宽容众生追求卓越,追求优秀。根据“悲无量心”,不仅要救自苦,而且要救他苦。这样一来,就不可能落井下石,而会宽容怜悯众生,积极救苦救难。根据“喜无量心”,不仅自己得乐去苦,而且要为他人得乐去苦而喜。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产生怨恨,必然宽容众生而与众生一起大慈大悲。根据“舍无量心”,众生都要懂得舍弃分别执著。这样一来,放下一切就宽容一切。正所谓四心无量,宽容无量。

四无量心分别说,不过是佛家的方便说法。从佛家看来,本质上四心是一个整体。恰如佛家所言:“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众生得乐,见有不得乐者,故生悲心;欲令众生离苦,心得法乐,故生喜心;于三事中,无憎无爱,无贪无忧,故生舍心。”[印]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20《释初品中四无量义第三十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卷,第211页。 救苦救难的无量悲也许认为比得乐同乐的无量慈更可贵,但要知归根到底无量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无量慈。一句话说,无量宽容要“众乐乐”,而不是“独乐乐”。

(责任编辑 杨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