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丰
摘要:一条道路从未如此清晰,指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穿越历史沧桑,回眸走过的路程,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落后挨打时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时期,虽然走过弯路,但取得了一系列客观的成就,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解难题坚定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觉醒,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改革派的辛亥革命,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
虽然后来走了弯路,由于“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关乎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拉开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觉醒的序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 小康社会”到“ 和谐社会”……党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强国富民找到了出路,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势不可当。而改革迸发的活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也嘉奖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两条主线:前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逐步加大资本改革的力度;后期是在继续进行私有制改革同时,逐步强化社会主义因素。整个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社会主义本质,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为发展之路提供指引,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又反过来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使我们的发展道路越加清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印着18位农民手印的一纸契约开始,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画了一个圈开始,中国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步伐。至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健。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从一度濒溃的边缘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产业结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突破。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公民权利建设长足进步,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权利,“权利意识”得到全面觉醒,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30多年来随着财富的增加,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社会保障网正在构织,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影响越来越大。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尊重。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影响和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当然,今天的中国也在穿越历史的三峡,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总书记做了要求:“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去观察,与国情对接,与现实对表。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30多年,还会有下一个30多年等着我们去发展,只有坚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对问题不断突围,使国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现实愿望是不谋而合的。近代以来,国人最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现实的愿望是让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流动上升,让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提出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出彩的目标。进入21世纪,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等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时刻表,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和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犯过错误,但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那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良,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党的发展史正是在创新、探索、改进中一步步实现了理论成熟和道路自信的历史,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成功,有理由让人民相信党、依靠党,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条件。我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梦想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伴随着“中国威胁”“中国称霸”的质疑、担忧之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以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姿态获得了世界的正视。国外著名的研究中心、优秀学者、首脑政要不断深入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多方权威发声逐渐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人类思想宝库里必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和发展了中国,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中国故事”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而越来越广泛的世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望历史,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来之不易。5000多年的积淀传承、170多年的深刻总结、60多年的持续探索、30多年的改革实践,这样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使中国道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宣传部网络评论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