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哲学毕业正文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价值

  • 投稿Zoe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34次
  • 评分4
  • 82
  • 0

戴阳 高淑桃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史观重要理论之一,包含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和群众利益观等丰富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不断发展着这一理论,使其对现阶段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群众工作主要存在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方式不当和群众工作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群众工作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奠定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提供群众工作的行动指南;三是完善群众工作的评价标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工作;问题;当代价值

目前在全党深入展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牢记在心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主要由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和群众利益观等内容组成。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其他历史观的重要理论。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国情,深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丰富的群众观点和具有特色的群众路线。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变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指导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国情,深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主要包括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群众利益观和普通个人与杰出人物的作用。

群众历史观即坚持人民群众是全部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它是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出的根本立场和核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不是一个抽象的脱离了普通个人的群众概念创造历史,而是通过无数普普通通的个人来创造历史。当然,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需要明确,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杰出人物也不是天生的,他总是由普通个人转化而来的。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任何伟大历史人物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无数有意识、有目的人民群众活动“合力”的体现。

根据群众对历史创造的巨大作用,我们党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工人阶级必须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才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进行社会变革时的力量源泉,正是广大群众的、整个阶级的行动才能创造历史。

社会主义同以往社会形态中群众创造历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群众创造历史的自觉主动性。

群众实践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对人民群众主体的深入反映。离开人民群众实践的推动,理论就不可能发挥其转化为实践的效果。实践活动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理性指导下完成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进一歩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打下基础。列宁对群众实践是检验原则的标准做出肯定,“群众性的工人运动的实践的重要性决不次于理论,而且只有这种实践才能对我们的原则作出真正的检验。”

我们党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对群众实践观的深入发展。我们党主张重视群众的实践能力,不断向群众学习,自觉拜群众为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用行动服务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力才能保障社会顺利发展。

群众利益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是承认人民群众历史和实践主体地位带来的必然观点。共产党人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忠实体现者。“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要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源于现实利益的驱动,人们对社会发展怀有热情并予以关注。如果离开了利益,仅靠空洞的说教说服群众难以持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往往都最为深刻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所反映。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和平年代,我们党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观避免了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谈利益的问题,避免了从剥削阶级统治阶级的立场谈利益的问题,尊重人民群众现实的个人利益,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

二、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去年6月开始,目前已基本结束的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果,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习总书记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依然存在,在党的群众工作上,有些党员干部仍然没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有的地方基层在群众工作中所用方式不当、方法简单,群众工作评价标准不够完善。有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没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以往让人能直接感受到党与群众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社会条件在发生着改变。有的认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只是一阵风,活动结束后又可以恢复以往松懒散的工作方式。有的依旧认为群众的困难与自己无关,自己做好领导安排的事情就已经足够,对群众的疾苦不够关心,这无疑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有的地方基层在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群众工作方式不当、方法简单。有的地方基层党组织没有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沿用简单的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能力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阶层和群众利益发展的多元化趋势,简单处理关乎群众利益的工作。且在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有一定矛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政绩,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处理问题,做群众工作。在进行群众工作时,忽视群众的智慧,不太喜欢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未能了解群众的想法,使群众对进行的工作产生误解,伤了群众的心,增加了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

一项具体的群众工作完成后,怎样评价该项工作对于今后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一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在评价内容上,往往只重视经济指标和指令性工作的考评,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只重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劳命伤财,严重忽视民生建设。现有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有的地方设置一些高度抽象的指标,一项具体的群众工作做得是否得当只是上级单位根据下级单位的各类报表进行评价,没有参考群众意见,这种评价与实际往往存在较大误差。这就使得群众工作者不能很好地把握群众工作的原则、目标和导向,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群众工作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群众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群众观点不会在人一出生时就存在于其头脑之中。在整个群众工作中,尤其是在开展群众工作之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中扎根。通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在广大党员干部头脑里形成为群众服务的观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摒弃群众的生活与自身无关的观念。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用民本位的理念替代一些党员干部官本位理念,用服务群众的理念替代讨好领导的理念,从而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群众历史观,在展开具体的群众工作时,一是要明确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是指哪些人,充分认识到阻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不是群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的人也不是群众;二是在工作中,不能以个人为中心,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为群众考虑,重大决策要让群众参与;三是要深入感知群众生活,融入群众这一历史主体,制定方针政策时才能把握好历史进程,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群众实践观对指导解决群众工作方式不当、方法简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①注意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不简单粗暴对待群众不合时宜的行为,要给群众讲通理论②相信群众的智慧,群众自身能够解决好的事情让群众自己做。③群众工作有了新的情况、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不依靠群众仅凭一己之力断言能够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不现实的,一些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做好引导后放手给群众自己处理。④做好保障群众实践的工作,用行动服务群众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搭建好能够紧密联系群众、关注民众生活、倾听民众心声、顺畅表达民意的新平台,及时着手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处理好阻碍群众实践发展的问题。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更有效的行动。在面对群众多层次、各方面的不同利益时要注意协调。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及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尤其要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才能了解群众想要获取哪些利益。同时,还要引导群众通过自身实践获得自身利益,为群众通过奋斗实现自身利益创造良好的环境,坚决不能采取歪门邪道满足部分人的私利,让群众失去动力。

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党的群众工作完善评价标准

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新时期要以群众为中心,“三个有利于”为评价原则,人民拥护、赞成、满意和高兴为检验群众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标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评价内容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要依据,适时调整不恰当的群众工作,确保有效完成群众工作的各项任务。

由上观之,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所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的丰富内容及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的发展,使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尤其是对于指导我们党现阶段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在群众工作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思想上能为我们指引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在实践中为我们紧密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方法和评价标准。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继续做好群众工作,仍然需要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还要结合具体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86,28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470.

[3]王正萍.论历史唯物主义(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2702.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0.

[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6]列宁全集(第二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09.

[7]毛泽东文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