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大学生创业正文

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253次
  • 评分4
  • 48
  • 0

1綦 林 2王燕君

(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此模式无疑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一种进步的体现。随着大学扩招,社会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等待就业,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在基于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讨论了大类招生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11

收稿日期:2015-05-16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大类招生。如今,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接受并尝试这一分类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否与以往按照专业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又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1 大类招生的涵义

大类招生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考录取中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不再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大类招生的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一至两年的通识课程培养,按照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将学生专业分流。通过前面的基础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各专业设置有基本的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减少目标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以更符合高校开展的专业教育对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按大类招生是指全面而深入地改革人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而不是仅仅对类似专业作一次“合并同类项”。大类招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学内涵,促进人才的素质培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在研究社会底层民众的就业能力时首次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90年代末,就业能力成为学者们的热点研究问题。关于就业能力,国际劳工组织的解释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晋升以及能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源于针对国企下岗工人的再就业能力提升方面,而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课题。

我国学者首次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张丽华、刘晟楠认为,就业能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五个维度。熊书银、黄登婕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取就业机会和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认为工作能力、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和创新是构成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苗、张静对南京市5所重点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对影响就业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扰因素和希望加强的素质主要是涉及情商方面的。刘崔玉娈指出,国内学者普遍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短期性研究,而忽视对就业能力的长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尽管各位学者表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大学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获得,具有可更新、动态性、综合性等特点。

3 大类招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大类招生也不例外。王军对大类招生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大类招生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社会适需人才;劣势在于可能造成专业间发展不平衡、造成分流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影响高校办学效益;并分析了大类招生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机会在于: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对人才选择的必然结果、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威胁在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致使大类招生模式不能普遍推广、大类招生模式与教学改革不配套。本文也从四个方面分析大类招生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首先,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构建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华南某高校为例,在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教学计划改革,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学生在低年级的必修课,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普遍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模块构成选修课,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化培养需求。另外,大类招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专业分流将给与学生进校后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在前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选合适自己的专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由于学校专业分流的条件和规则设置,并不是每个学生的专业选择志愿都会得到满足,要想掌握专业分流的主动权,就必须有良好的成绩作保证,才能优先选到心仪专业。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能力无疑是就业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类招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大类招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成绩排名,自主选择的专业,不会再有按专业招生时的心理落差,能够更好地服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学术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尽量做好引导工作,保持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性、学术性的问题上来,参与到学校老师的课题上来,提高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同时,努力搭建科研、竞赛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和学术比赛,促进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再次,大类招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大类招生模式下,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技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普遍将通识课程放在1~2年级进行教学,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则放到3~4年级,但学生大四的时候往往因为找工作、考研、就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原因,极大地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大四的时候不再设置任何课程。真正用在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可能只有大三这一个学年,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充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训练。

最后,专业分流后对就业造成的局限。大类招生模式下,再次选择专业分流培养时,由于学生对于社会上各专业冷热程度认知的错误,一窝蜂去选择所谓热门专业,导致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人数拥挤,造成就业困难。也存在所谓冷门专业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较差,就业能力低的现象。

4 大类招生制度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第一是深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高校应坚持低年级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高年级要体现“强能力”的培养目标,四年的培养过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推进通识教育。同时,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本科生培养计划,做到与时俱进,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的自主权,体现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二是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大类招生制度下必然地包含有专业分流,也是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华南某高校某学院为例,做好专业分流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入学教育。新生一入学,组织各教学系系主任和骨干教师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等,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背景和学科设置,明白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要想进入自己满意的专业,只有继续学习才能掌握主动权。在专业分流开始前,再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关于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的实施意见,以及专业分流的实施细则,让学生再次具体掌握专业分流的原则和办法。

(2)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专业分流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名、适当限额”的原则进行。第一步,根据专业分流实施办法的规定,学院应当在专业分流之前公布每一年度的实施细则,内容包含专业分流的基本原则,任选专业的条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优秀,二是专业分流前学分绩点优秀),专业分流的具体操作办法和流程,以及专业分流后变更专业的条件。同时应当依据学院学科师资配置和社会需求,公布各个专业的容量限制和基本准入条件。第二步,应当依据专业分流的具体办法,计算每位同学的成绩,并向全体学生公布。以上文所述学院为例,该院在计算专业分流成绩时,采用高考成绩和大一一个学年平均绩点的加权平权数为依据进行排名,让每位同学都知晓自己的排名和专业容量,结合自身兴趣,以此选择专业志愿。第三步,根据学生志愿填报进行分流,并依据各专业容量进行适当引导和调剂。此过程中,可能部分学生无法满足其第一志愿,要做好其沟通安抚工作。只有做好专业分流工作,大类招生制度才能实现其最初的设想和功能。

(3)加强过程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在专业分流结束后,结合学生专业,搭建专业学术、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以上述学院为例,该院构建了一个覆盖面广、专业高度相关的学术竞赛平台,以“挑战杯”、GMC等品牌学术比赛为龙头,以模拟金融分析、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企业竞争模拟、商道、ERP等比赛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落脚点,结合学院专业教师各项课题,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制度上、导师上、资金上、技术上提供各种支持,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目的,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4)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以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实施“全程化”的指导。学校以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为导向,建立科学、全面、实用的人才培养观,把握好风向标,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发展等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就业指导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 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3 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 何苗,张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来自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7(6)

5 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6 王军.大类招生模式下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J].时代经贸,2012(6)

(责任编辑 梁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