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大学生创业正文

陈新民的创业之道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87次
  • 评分4
  • 49
  • 0

申细秀,汪瑞芳,李君

(中南大学档案馆,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陈新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并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52 年陈新民先生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对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建校初期的困难条件下,他遵照中南教育部的要求,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作为建校的指导思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南矿冶学院;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有色之师;办学思想;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125?04

[收稿日期] 2014-12-20;[修回日期] 2015-03-30

[作者简介] 申细秀(1975-),女,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档案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从在既无师资又无设备的条件下组建的中南矿冶学院,到首批进入“211”工程的中南工业大学,再到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创办过程凝聚着陈新民先生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为建中南矿冶学院,陈新民受命到长沙

陈新民先生,1912 年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保定市),他的祖籍在安徽省望江县。因随父四处奔波,影响了上小学,但他天资聪颖,没有经过小学阶段,直接考入久负盛名的天津南开中学。这所崇尚新学、民主和科学的学校曾培养和造就了周恩来等一辈现代领袖人才。在中学时代,陈新民先生就确立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志向,勤奋学习数理化知识,终于在19 岁那年,即1931 年秋,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陈新民先生与当时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投身科学,投身工业。1940 年冬,他考取清华大学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公派留学生,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冶金博士学位。

1946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他从美国回来,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1948 年9 月后,他回到清华大学任教。1952 年元旦过后,时任清华大学秘书长的陈新民先生刚从东德采购教学设备回到学校,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要调他去筹建一所新大学。离京前,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握着他的手说:“国民经济尚在恢复,国家的人力物力有限,此行创业,困难不少。你是清华大学有名的四根台柱子之一,相信你能独当一面,做建造新大厦的大梁。”

二、与师生共患难,筹建中南矿冶学院

1952 年3 月,陈新民奉中央教育部令来到长沙,开始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筹备处主任、首任院长。在只有两栋破烂不堪的楼房(即抗战前夕,清华大学在长沙左家垅建造的和平楼与民主楼)的条件下组建一所新大学的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路艰。但他并未退缩,义无反顾地挑起重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各项筹备工作。他遵照中南教育部提出的“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的口号,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在荒丘洼地上动手平地基、修操场、铺道路、筑水库,在短短7 个月内完成了2 000 余师生开学所需生活与教学设施的全部准备工作。

1952 年11 月1 日,由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矿冶系科,中山大学的地质系,北京工业学院的冶金科和选矿科等六个高等学校的若干科系合并而成的,旨在为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服务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应运而生,陈新民出任首任院长。在成立大会上,陈院长说:“在华北、在华东、在西南、在西北、在中南,还没有另外的学校,像这样的在培育着有色金属工业的干部,中南矿冶学院就是在担负着这样的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中南矿冶学院组建之时,全院校舍面积22 983平方米,图书27 845 册,教学仪器设备1 900 台(件),价值92.16 万元,条件可谓十分艰苦。陈院长说:“我们的物质条件是仅有的两座大楼,总面积不到2 万平方公尺。我们的礼堂有六用,我们没有食堂,随地吃饭,没有实验室,我们缺乏宿舍,教授不论家庭人口多少,曾经每户分配宿舍一间,其他员工更不待言。”到1957 年,学校校舍面积达到94 400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2 174 册,在校教职工1 015 人,学生3 829 人,全院设备价值累计334.95 万元。全校已经设立普查、地勘、物探、探工、采矿、矿山机电、矿山测量、选矿、有色冶金、有色金属压力加工、金属学及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热处理等11 个本科专业,矿冶类专业已配套齐全。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着陈新民不可磨灭的功勋,为学院于1960 年进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和以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新民平易近人,在建校初期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坚持与师生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采矿55 级校友高革新回忆道,“有一次排队在食堂买午餐,我发现陈院长排在我身后,请他上前,他笑着说:‘一样一样,别客气!’当时我很感动。”52 级校友刘庆林在1952 年9 月29 日的日记中写道:“这两天,我们也看到院筹建处主任陈新民教授吃饭和我们在一起,洗碗都在一个大木槽内。他脚穿一双旧黄皮鞋,都磨成了皂白色,说话慢条斯理,我原以为教授都西装革履,没想到陈教授是这样的朴素。”他针对当时学生怕井下压死、怕药剂中毒、怕高温烧烤等不安心专业学习的畏难情绪,用朴素的道理和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热爱专业,高革新回忆说:“他讲的‘天下无安全处’的故事引得课堂一片欢笑,不安心专业学习的思想也随之飞散。”

三、学习前苏联先进经验,确定“理工兼收、远源杂交”办学思想

中南矿冶学院成立伊始,中共中央提出了“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陈新民先生遵照中央的指示,积极地学习前苏联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中国有色冶金各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编制和试行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前苏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行五分制口试制度;搜集前苏联教学资料,翻译、改编前苏联教材,充实和革新了教学内容;开设新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俄语速成学习班;建立教学组织——教研组和教学组;创建教学委员会;按新的教学制度进行专业设置,按专业性质划分地质探矿、采矿、选矿、冶金等四个系。并于1954年11 月开始聘请前苏联专家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是中南地区聘请前苏联专家最早的高等学校。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1956 年召开了中南矿冶学院第一次科学报告会,报告了80 多篇论文,打开了建设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开端。

陈新民精心规划和领导学院建设,指导与实施校园基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配备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他坚持从严治校、励精图治,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使一所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大学得以蓬勃发展。陈新民利用自己在冶金及化学等学科领域的高深造诣和在国外的研究经验,坚持以理为主、理工渗透、“理工兼收、远源杂交”的指导思想,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地质、选矿等学科,发展边缘学科,1959年创建了冶金物理化学学科,成为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专业设置上,陈新民多次在国家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专业面不宜过窄,应将重金属冶金、轻金属冶金和稀有金属冶金合并为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建议,并为国家所采用。他认为:学生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才可能具有较强的创造才能。

四、含怨受屈信念坚,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在“反右”和“反右扩大化”时期,陈新民与我国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遭遇了厄运,1957 年,被错划为湖南所在高校的大右派之一,撤消了院长职务。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下放到教研室参加劳动,做教学工作,承担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和“X-射线学”的教学任务。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共产党的追随者、共产主义的踏实信徒,就应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就应该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对社会主义有利的、对党的事业有益的想法尽量提供出来。畏首畏尾、考虑自己的成败荣辱、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暴露出来,或者唯唯诺诺、没有自己思想的人,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他“一边上课,一边编写讲义,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挽回党和群众对我的误解,要以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下定决心为社会主义而献身。”他担任61 级冶金及金属热处理两个专业八个班的“物理化学”教学任务,花大量时间备课,参考各国参考书,“每周用2-3 个晚上的时间到学生宿舍答疑,为比较困难的学生组织补课。”1959年底摘去右派帽子后,陈新民除承担“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外,还兼任物理化学和冶金物理化学两个教研室主任。由此,他“更加决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新民经历了大字报、大批判、抄家、隔离、强制劳动、剃半边头、画花脸、关牛棚、听训话、整夜罚跪、挂牌游街、侮辱人格等磨难。就在这样困厄的日子里,他仍坚持一个信念,不论是遇到什么厄运,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他顶住一切困难和压力,积极参加了物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后来他回忆说:“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横逆之来,我处之泰然,在这艰难的时刻,只要能为社会主义做出一鳞半爪的贡献,也是愉快的。”“为了做出结果,常常夜以继日,轮番苦战。有次,雷雨中突然停电,为了避免意外,不得不在大雨中来到实验室,凭借微弱的手电光,处理有关工作。”

五、走校企合作的科研之路,奠定了有色金属硫化矿火法的基础理论

陈新民先生始终坚持密切联系实际,防止一切脱离实际的倾向。为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规划科研方向,鼓励教师多承担科研课题,亦亲自担任学术指导,主持科研报告会。他认为,工程教育是服务于工业建设的,同时也是工业进步的推动力量。他说:“凡是生产中提出来的研究课题,都是有价值的。”他要求矿冶学院的每个部门,都将要而且必须要很好地主动地与工业部门紧密联系,深入工厂,为厂矿服务。他积极提倡并组织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咨询服务,同厂矿签订协作合同、科技成果转让合同等。建校伊始,他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他与生产部门建立联系,签订联系合同,既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对生产部门也有一定的帮助。建校初期与学院建立联系的主要生产部门有:赣南重力选矿厂的设计工作、重点建设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工作、湘潭电线厂的改进反射炉装置工作等。就这样,陈新民克服建校初期经费、设备短缺的困难,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高校科研与厂矿企业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到1956 年,中南矿冶学院完成的科研项目达89 个,取得成果43 项。

陈新民长期致力于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是我国金属学会和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成员、《有色金属》编辑委员会委员、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冶金物理化学科学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会冶金学科分组成员、湖南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顾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学术委员会化学化工非金属材料学科评委。

在冶金物理化学领域,陈新民最早在国内开始了熔锍热力学及硫化物焙烧热力学研究,相继研究了“硫化物焙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成”“铜的硫化物焙烧状态图”“铅的硫化物焙烧状态图”“硫化亚铜热力学性质的测定”等课题,为有色金属硫化矿火法冶金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新民撰写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篇重要科学论文,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熔铁中的铬-氧平衡》被麻省理工学院的同行称为是“经典性的工作”,有关研究内容刊载于1946 年12 月《美国金属学会学报》。他出版了《火法冶金物理化学》《冶金热力学导论》和《物理化学》等专著。

六、老骥伏枥,坚持育人不放松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首要任务。陈新民以他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和精辟的分析使学生们能尽快领悟所学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到前后照应,举一反三,使学生充分消化”。冶化641班同学回忆说:“陈老师讲课一般不重复,语言非常简洁。每当结论时,惯用‘因此所以’来提醒注意,然后在黑板上的结论下面轻轻划一道红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教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奏一曲阳春白雪,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清闲高雅,叫人流连忘返。”

陈新民讲授的物理化学课久负盛名,两院院士王淀佐回忆说:“陈老师讲课轻声慢语,娓娓道来,好似山溪的潺潺流水和润物无声的春雨。特别是于艰难处能深入浅出并且严谨准确,使听者有攀登高峰如履坦途、化险为夷、豁然开朗、如沐春风的感觉,听这门难懂的课竟成为一种享受。”“每当陈先生讲课,教室总是坐满学生,许多校内校外的老师也愿意来听课。”

陈新民一贯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定期听取所指导研究生的汇报,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的第一位研究生黄克雄回忆说:“有一次,我按计划去他家汇报论文工作,他正生病卧床,我准备改期再谈,陈教师坚持要我汇报,我只好坐在他的床边汇报。”陈新民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胜过先生,是对先生的最大安慰。事业后继有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他以自己的心血为学生铺平道路。

1979 年陈新民恢复名誉出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之后,为恢复教学秩序,改善教学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和建立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与方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1980 年11 月,陈新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84 年,陈新民先生担任中南矿冶学院名誉院长,1985 年担任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继续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中南矿冶学院首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供应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对学院发展有利的改革措施。陈新民先生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被誉为“有色之师”。

注释:

① 陈新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建校的精神争取更大的胜利[M].中南矿冶学院,1952.

② 陈新民.为迎接更伟大又艰巨的任务而努力[M].中南矿冶学院,1955.

③ 陈新民.群策群力 团结奋斗 努力实现1985 年的改革任务[M].中南矿冶学院,1985.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陈新民文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曾长秋.有色冶金教育之魂——记陈新民院士[J].湘潮,2003(6):40-43.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