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大学生创业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 投稿小鲸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623次
  • 评分4
  • 91
  • 0

王占仁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2010 年由教育部文件正式使用的新概念,由于在此之前已经有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概念存在并得到广泛运用,造成一些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三者没有什么区别;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加上创业教育,是二者的集合;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重点强调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关系不大。为了澄清这些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产生之前已经存在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在纵向上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制作了“概念演进图”,以此来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理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01?06

2010 年5 月,教育部颁行《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1],标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新阶段。2015 年5 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站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高度,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2],再次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个概念产生之前,已经有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既有名词存在,从纵向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创造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对于近现代中国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根据王伦信等学者的研究,认为1917 年发表在《教育杂志》第九卷第十号上的《儿童创造力养成法》一文是我国最早以创造教育为主题的文章[3]。1919 年是对创造教育介绍和讨论最为集中的年度,《教育杂志》全年发表的以创造教育为主题的文章就有7 篇之多,1920 年初,创造教育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界颇具影响的教育主张和理念。1920 年中期以前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是我国创造教育讨论的繁荣期,1927 年以后则显得沉寂了。

陶行知既是创造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创造教育实验的身体力行者,他不但在五四前后就参与到创造教育的讨论之中,在20 世纪30—40 年代我国创造教育趋于沉寂的时候,发表了《创造的教育》《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演讲和文章。提出:“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提倡创造的教育。”“‘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6]陶行知积极致力于创造教育实验,于1939 年7 月在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全面进行创造教育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月”“创造年”活动,设立“育才创造奖”,取得了大量物质建设、科学创造和文学艺术创造等方面的成果[7]。在将创造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和儿童教育思想相结合方面,在促进创造教育理论的中国化、通俗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表现出明显的特色[8]。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创造教育很快在全国兴起。1985 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的科学精神的新型人才,很明确地将勇于创造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使全国中小学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和专门创造课的创造教育都空前活跃起来[9]。同年10 月16 日,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聂荣臻担任名誉会长,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接见发明代表。标志着国内正式成立了创造学的研究机构,进一步推动了创造发明在国内的开展[10]。1988 年6 月28 日,中国创造学会成立,标志着创造学研究和创造教育正式确立[11]。1992 年中国发明协会在沈阳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之后,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步入了有组织有协调的发展轨道[11]。创造教育进入了持续、蓬勃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创造教育积极向高等教育领域拓展,1993 年9 月,中国发明协会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在徐州召开了“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与创造学研讨会”,这是我国高等学校专门从事创造学研究及教育工作者的学术盛会[12]。1995 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了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定期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研讨会。

结合创造教育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实际状况,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武升认为创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绝不局限于教育内部,它直接与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相关,与时代变迁同呼吸、共命运。张武升认为:“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11]它的基本要义是全体性、区别性、创新性,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11]。

二、创新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面对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挑战,江泽民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紧迫性。1995 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3]1998年,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是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4]。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强调指出:“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15]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为了全面落实江泽民关于创新的系列论述和指示精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 年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并联合了20 多个省市的教育研究机构和大、中、小学校开展了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16]。1999 年下半年以后,“创新教育”的概念开始在全国主要报刊广泛应用[17]。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阎立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提出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创新教育的定义,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他对创新教育做出了这样的本质规定:“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进行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18]

关于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关系,阎立钦认为二者相比较,有两点不同:一是时代背景不同,认为创新教育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二是研究目的、内容和重点的不同,“‘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如动脑、动口、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开展思维训练,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而“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还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指出这些不同之处的同时,他也认为:“两者不矛盾,在很多方面甚至在一些基础方面都是相通的。‘创新教育’可以说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这样就将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做了顺畅的承接[18]。在此之后,学者叶平对“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创新教育替代创造教育”[19]的大胆设想,但是此后的实际发展进程并没有呈现出替代趋势,而是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这是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创造教育不再停留在创造技法和创造技能培训的层面上,含义在不断扩展。正是基于这一积极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将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共同统一到素质教育的旗帜下面,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造教育均是在“素质”中突显出来的“重点”,是在“一般”中突显出来的“个别”[20]。

三、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中国创业教育的概念在1988 年由胡晓风提出,在创业教育思想指引下,四川省合川县以深入开展“生活教育整体试验”为契机,将各级各类教育均纳入试验范围,进行了广泛的创业教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胡晓风等人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系统阐释。概括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就是在人生历程之中进行创造和职业相结合的教育”;创业教育以培养合理的人生为宗旨,要培养三方面基本能力:“培植生活力”“培养劳动力”“发挥创造力”;创业教育的三原则:“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德育为本、创业为用”;“学问与职业一贯”[21]。科学地界定了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原则,非常成熟和系统。

1989 年,在“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详细介绍了柯林?博尔(Colin Ball)的三张教育“通行证”思想。这是学者柯林?博尔(Colin Ball)在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研究报告《创造一种开创性的文化:对教育和培训的挑战》中提出的新概念,如果说“学术资历”(academiccredentials)是学习的第一张通行证,“职业技能”(vocational skills)是学习的第二张通行证,那么,“事业心和开拓技能”(being enterprising)则是学习的第三张通行证[22]。三张教育“通行证”思想写进了会议文件——《学会关心:21 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在此报告中将“ 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成“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彭钢在提到这一概念时,特意加以注释,标明“‘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 即英文‘ EnterpriseEducation’,我们译为创业教育”[23]。“学习的第三张通行证”是20 世纪80 年代末期90 年代初期在中国非常流行的学术话语,这张“通行证”的名称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being enterprising),为了获得这张“通行证”所进行的教育叫作“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也就是后来通称的“创业教育”。

1990 年下半年至1991 年9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的推动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成立了国家协调组,并以北京市、江苏省、湖北省、四川省、河北省、辽宁省(简称“五省一市”)作为项目单位,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组织的“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1992 年初至1995 年9 月,江苏省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资助下,继续进行了创业教育研究。1990 至1995 年的理论与实验主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领域进行,成功破解了四个基本问题,即明确了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定位、厘清了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框定了创业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建构了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型。尤以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准确界定最为重要:“所谓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功能和地位的教育。”[23]通过深入实验与研究,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及其“周边关系”已经得到了科学而准确的界定,为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实践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2 年4 月,在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做了有益的、自发性探索的基础上,教育部在9 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由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在试点过程中,各高校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形成了“课堂教学为主导”“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和“综合式”三种教育模式,为其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在9 所高校试点基础上,2008 年,教育部立项建设了32 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试点和试验的成功经验,为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化,逐渐出现了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统一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趋势,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概念。曹胜利和雷家骕在《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从广义上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24]“创新创业教育”提法为2010 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所正式采用,并明确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这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价值定位[1]。至此,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目标而提出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的旗帜下实现了高度统一,既彰显了国家战略,又表达了社会需求;既突出了本质规定,又明确了价值取向,成为新时期科学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2015 年5 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沿用了“创新创业教育”,并站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高度,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9 项改革任务、30 余条具体举措[2],将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为国家长期政策导向。

在广义上来看,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二者天然的联系在一起。本研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在“创新”的后面加上了“创业”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在“创业”的前面加上了“创新”二字,其实质是全面统领了创业的方向,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是机会型创业,高增长的创业,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既内在包涵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又不与二者简单等同,成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战略旗帜下实现了高度统一,既彰显了国家战略,又表达了社会需求;既突出了本质规定,又明确了价值取向,成为新时期科学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既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也包括创新创业行为方式、创新创业人生哲学的塑造,还包括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创新创业型生涯选择。

关于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颇有些类似黑格尔关于哲学所作的花蕾、花朵和果实的比喻:“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从而代替花朵的。”[25]由此观之,我们虽然不能将创新教育看作是对创造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能将创业教育看作是对创新教育的简单否定,更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对前三种教育的简单否定,但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辩证否定的关系。创新教育对于创造教育,创业教育对于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前三种教育都是“以新的形式与内容肯定了先前的存在”,而在此过程中,作为中介而存在的概念“自身处于生生不已的流变之中,并不断地获得了愈来愈充实的内容。”[26]虽然我们今天可以将不同时代产生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放在同一时空范围内来考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概念,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清晰地知道四者在“求同存异”时“被隐去”的时代痕迹,只有如此,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维度中明确四者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解。

综上所述,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演进详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