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畜牧渔业正文

猪捷申病毒病的临床症状、鉴别与预防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26次
  • 评分4
  • 20
  • 0

崔明玉?

(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52513)

猪捷申病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所致,主要引起猪脑脊髓炎、母猪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猪捷申病毒原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1999年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肠道病毒属猪肠道病毒中的11个血清型列为捷申病毒属。捷申病毒粒子由蛋白外壳和内部核心组成,呈球形,直径25~30nm,无囊膜,其外层包裹核衣壳,衣壳由32个壳粒组成,呈20面体对称,无脂蛋白。?

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28d,病猪首先出现体温升高,多在40.0~41.1℃左右或更高。病猪表现为厌食、倦怠、呕吐、严重鼻炎、腹泻及行动失调。1~2d后,体温降至正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感觉过敏,抽搐,共济失调,四肢僵直,角弓反张和昏迷,接着发生麻痹。病猪呈犬坐姿势或于一侧卧地,前肢作划水样,受声响或触摸刺激时,可引起四肢不协调的运动,或角弓反张,也可见面部麻痹和失音。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程发展迅猛,瘫痪出现后的?2~?3d,就有80%~95%的病猪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有些病猪死于吸入性肺炎,有些病例于急性期之后食欲有所恢复,如能精心护理常可耐过,但见消瘦,并有麻痹症状。该病的亚急性期为6~8d,死亡较少。?

慢性传染性脑脊髓炎多发于成年猪,病程为数星期到数个月,特征为精神沉郁,行动困难,尾部麻痹,前肢瘫痪。其中有20%的病猪因肺炎、褥疮、败血症等原因而死亡。由毒力较低毒株引起的症状则较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主要侵害仔猪。病初猪体温升高,运动失调,背部软弱。这些症状大多可在数天内消失,但有些病猪则随后出现易兴奋,发抖,平衡失调,运动失控,最后肢体麻痹等症状。?

2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呈现神经症状的猪病相鉴别,特别要注意与伪狂犬病、猪水肿病、猪脑心肌炎、先天性震颤和李氏杆菌病鉴别。猪伪狂犬病:所有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仔猪严重,整群感染,发病率高,主要症状为肌痉挛、共济失调、昏迷、咳嗽、便秘、呕吐、流涎、母猪流产;哺乳仔猪患病后常表现呼吸困难,呕吐、下痢,特征性的神经症状。而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神经症状,以运动性共济失调为主,对轻微刺激产生强烈的反应,少见肉眼病变、肺水肿、肝白色小坏死灶。猪水肿病:体重20~30kg的猪发病,有15%左右的发病率,死亡率高,突然死亡,主要症状为不平衡、步态摇摆、共济失调、麻痹、划动、震颤、腹部皮肤红、皮下和胃水肿等。猪脑心肌炎:20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整群发生,仔猪发病高,主要症状震颤、蹒跚、麻痹、呕吐,心肌有灰白色坏死区,肝肿大。先天性震颤:初生仔猪多发,整群发生,头胎发生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不同程度的震颤,病初时严重。猪狂犬病:2月龄以上的猪呈散发,死亡率高,主要表现兴奋、虚弱、空嚼、流涎、全身性阵发性痉挛。李氏杆菌病侵害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通常为散发,仔猪多呈败血症症状,呼吸困难,皮肤蓝紫,腹泻;有神经症状的病猪,其脑脊髓液增量,稍浑浊,含有较多的细胞,脑干变软,有小化脓灶,脑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形成的细胞浸润,肝有小坏死灶。?

3 预防?

在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早期,就开展了疫苗免疫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早期的疫苗多为患猪或人工感染猪组织悬液所制的氢氧化铝灭活疫苗。20世纪50年代初期,东欧一些国家使用该疫苗后,病死率从5.27%降到0.03%;在严重疫区,对全部易感猪注射该疫苗后,未见该病的再次发生。20世纪50年代末期,相关专家用猪肠病毒Ⅰ型Konratice株在猪肾细胞连续传100代以上,成功培育出弱毒变异株,制成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可诱导仔猪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实验室人工攻毒(脑内接种),保护率在80%以上,证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通过采用疫苗免疫结合人工捕杀的措施,各国成功地控制了该病。?

早期由于捷申病造成了患猪高死亡率、高阳性率及严重的经济损失,疫苗预防曾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但随着致病症状的逐渐减轻,甚至普遍潜伏感染,以及母源抗体对仔猪的高效保护,目前对捷申病的预防和疫苗应用处于停滞。除了早期接种疫苗外,养猪场还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购猪的数量,而且要严格控制外购猪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