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152000)
1消毒的种类
清洁卫生是最好的消毒。空栏的清洗消毒是十分重要,小单元饲养、全进全出必须配合彻底的空栏清洗消毒才有意义。只有做好空栏的清洗消毒才能减少疾病垂直传播的机会,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喷雾消毒的作用越来越小,只能作为减少粉尘并附带空气消毒的目的,可以在每次地面清扫产生粉尘时进行喷雾,雾化要好,时间不要过长,不要淋湿地面,具体可参考猪舍的干湿度。转群猪体的体表清洁消毒,如妊娠母猪转分娩舍、断奶仔猪转保育舍都要将全身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传统的体表喷雾消毒效果越来越差。浸泡消毒是将需要消毒的物体浸泡在消毒液中,这种方法消毒彻底,比如手术用的器械,进场时车轮过消毒池,进舍时脚踩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等,都属于浸泡消毒。喷雾消毒是猪场使用最多的一种,用于空气、地面、墙壁、笼具等,消毒面积大、速度快、消毒范围大,使用的器械有农药喷雾机等。熏蒸消毒一般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释放出甲醛气体,起到消毒作用。这种方法用于其他消毒方式难以消毒的缝隙、空气等,是其他消毒方式的有效补充。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细菌病毒,对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效果最好。蒸煮消毒是利用水或气的高温,可以使病原体的组织变质,起到杀灭细菌或病毒的作用。
2消毒方法
种猪场建立门口消毒池,可用2%苛性钠作为消毒液,每周更换1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饲养人员、兽医进入猪场前必须在门卫室洗手,用消毒皂或消毒液清洗。工作人员进入猪场须穿专用胶鞋,用具在入场前需喷洒消毒。猪舍内外、猪场道路每周定期消毒。舍内带猪消毒,可用对人畜无害的消毒液,如百毒杀或0.2%过氧乙酸等。运动场及场内道路可用2%苛性钠溶液消毒。在进行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冲洗,用苛性钠溶液消毒后也须彻底冲洗,除去消毒液,以免腐蚀皮肤和用具。种母猪在分娩前需对乳头、阴户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后送入消毒过的产房待产。从场外引进猪时需用对人畜无害消毒药,带猪消毒可用百毒杀或0.1%~0.2%过氧乙酸。外来人员参观猪场后,需对参观路径或全场进行喷雾消毒或洒水消毒。
3注意事项
由于消毒药物渗透力有限,难于穿过障碍物,同时有机物存在时,消毒药的效力将大打折扣。因此,最好选择晴天进行消毒,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栏舍内的尸体、粪、尿、残料等垃圾,清洁墙面、顶棚、水管等处的灰尘等。应该充分了解本场疫病的流行情况与病原体的特征,选择针对性强的消毒剂。充分了解不同种类消毒剂的特性,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如计量配制,现用现配,混合均匀,保持合适的浓度、溶液pH值、环境温度、作用时间等。此外,不可盲目地将不同种类消毒剂混合使用。
温度的变化对消毒剂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提高10℃,其杀菌力可提高1倍以上。同时应该注意,温度可改变消毒剂本身的溶解度,对消毒剂的稳定性和作用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升温不可超过消毒剂本身能承受的极限,以免造成消毒剂有效成分的蒸发或分解,影响消毒效果。如碘制剂和氯制剂由于本身具有较强挥发性,提高温度会加速挥发,反而导致杀菌力下降。
湿度对消毒剂有着显著影响,不同消毒剂有其适应的相对湿度范围。因为只有液体才能进入微生物体内起到应有的消毒效果,固体和气体不能进入,所以一般固体消毒剂必须溶于水,气体消毒剂必须溶于细菌周围的液层中,才有杀菌作用。如在常用的甲醛蒸气消毒时,当提高室内的相对湿度,可以明显增强其杀菌效果,但是湿度太大反而会影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消毒效果。例如,用过氧乙酸及甲醛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以60%~80%为最好。对于纳米级干燥消毒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吸附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等达到减少病原体和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受湿度影响也较明显。
环境pH值的改变可以从两方面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一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二是对消毒剂性质的影响作用。如季胺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随着pH值的升高而明显加强,苯甲酸则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减弱,戊二醛在酸性环境中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加强;在碱性环境中,菌体表面的负电荷增多,有利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