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畜牧渔业正文

牛传染性肾盂肾炎的流行与诊治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60次
  • 评分4
  • 28
  • 0

艾 英

(黑龙江省林口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57699)

牛传染性肾盂肾炎是由肾棒状杆菌所致牛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特殊传染病,其特征是膀胱、输尿管及肾脏表现慢性化脓性炎症。

1 病因

肾棒状杆菌是该病特殊的病原菌,该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从患病牛或带菌牛的尿液中容易分离出此菌。在患肾盂肾炎牛的泌尿道的暂时性或持久性的梗阻很可能是本病初期原因。本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引起肾盂肾炎的主要细菌有大肠杆菌、化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牛肾炎棒状杆菌也常引起本病。这些病原一般可通过3种感染途径侵入肾脏,一是血源源性(下行)感染,当全身或局部器官化脓性疾病,如患化脓性子宫炎、乳房炎时,脓性栓子和毒素经血液进入肾;二是尿源性(上行)感染,病原从尿道、膀胱、输尿管上行进入肾盂;三是淋巴性感染,当与肾淋巴相邻的肠系膜淋巴结感染时,病原及其毒素可沿淋巴系统进入肾。此外,肾结石或肾寄生虫刺激或尿在肾盂积聚时间过久,使肾盂患病。一般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尿道不畅,尿路梗阻或肾盂瘀血、黏膜受伤或其他疾病时,细菌容易繁殖,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

2 流行病学

本病遍布我国各地牛群中,即使发现隐藏着众多的带菌者,但通常只出现散发的临床病例。母牛似乎比公牛更易感。在一年较寒冷的季节其临床病例常见增加,饲养不良的高产乳牛群中更易发病。

虽然已证明给小白鼠静脉注射肾棒状杆菌能产生肾的损害,但母牛阴门仍被认为是细菌侵入的门户。将肾棒状杆菌注入膀胱内可对一些牛造成典型损害。临床患病母牛及临床上正常的带菌母牛都可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是通过直接接触,用污染的毛刷刷洗母牛的阴门,与受感染或受污染的公牛交配或使用导尿管不慎而传染的。在发生本病的牛群中,其母牛尿中排出肾棒状杆菌的比率比尚未发现本病牛群中的母牛要高些。有一种强有力的推论,即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本病或本感染是可以通过交配传播。

3 临床和剖检变化

母牛最初的症状有的只见排出带血的尿,而其他方面都正常,有的病例则可能表现为持续数小时的急性腹痛的发作。这种腹痛的发作是由于脓汁或组织残渣使输尿管或肾盂梗阻所致,可与急性肠梗阻相混淆。牛传染性肾盂肾炎的发作常为逐渐的,表现为波状体温,约为39.5℃。食欲反复无常,体况下降,有为期数周的产乳量减少。此外,尚出现轻微的全身反应以及与泌尿道有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尿液,特别是末段尿液中出现血液、脓汁、黏液和组织残渣。尿频而且排尿时或许有疼痛。在尿液异常过后病情也许缓解,明显康复。在病的早期,直肠检查可能是阴性,但随后常可摸到膀胱壁的增厚和收缩以及一侧或两侧输尿管的扩大,输尿管的末端部分可通过阴道壁在膀胱颈上方触及。一侧或两侧的肾脏可肿大,分叶消失,触诊有疼痛。病程常为数周甚至数月,晚期表现为尿毒症的症状。

特征性尸体病变只局限于肾、输尿管及膀胱。肾增大,肾的分叶不如正常明显。肾表面可见淡色的坏死区,在肾盂及显然扩大的输尿管中可含有血液、脓汁和黏液。肾小叶的切面可见脓肿及坏死区。膀胱壁及尿道壁增厚,其黏膜出血、水肿和糜烂。

4诊断

尿液的肉眼变化,同时尿道触诊异常,以及尿中出现的细菌中含有肾棒状杆菌,足以作为诊断传染性肾盂肾炎的依据。具有急性腹痛的病例与急性肠梗阻的区别,前者是触诊时摸不到肠梗阻,而且其腹痛在数小时内即行消失。慢性病例会与创伤性网胃炎相混淆,但可凭借肾盂肾炎出现的尿液变化来区分。地方性血尿在临床上虽与牛传染性肾盂肾炎相似,但前者只发生在某些地区,损害只局限于膀胱而尿液是无菌的,通常是由于出血性贫血而导致死亡。

5 防治

通常是给予磷酸二氢钠,每天lOOg,连服数日,以酸化尿液。虽然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永久康复。现在有多种抗生素都可以抑制棒状杆菌,但青霉素仍然是治疗肾盂肾炎首选的抗生素,建议使用大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G,150001U/kg ´w,每日注射1次,连用10天。在发生组织损伤轻微的早期病例,可达到永久性康复。一般若体况、食欲及产乳量均改善而且尿液变清,则预后良好。慢性病例则常有复发,由于组织已遭受广泛的损坏,抗生素只能发挥暂时性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