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玮
(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 155600)
1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肠管,以及旋毛虫的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而引发。猪和家鼠是旋毛虫病的主要感染群体,比较易感的还有狗和猫,同时对人存在的危害性很大。猪感染旋毛虫病的原因,主要是采食了有肌肉旋毛虫的鼠类或肉屑所引发,患猪只有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症状。感染该病以后的3~7天,患猪体温升高,腹泻,个别呕吐,体型消瘦。随后,肌肉僵硬和疼痛,呼吸艰难,发音嘶哑。有的患猪面部浮肿,同时伴随吞咽困难等患病表现。
屠宰卫生检验工作必须加强,高温处理之后的病猪肉才可以利用。饲养场周围的老鼠要及时消灭,并且将其尸体焚毁。治疗旋毛虫病猪,可以用丙硫咪唑lOmg/kg ´w,1次口服;还可以用噻苯咪唑,50mg/kg.w,口服,连用5~10天;也可以采用氟苯咪唑,以125ppm的浓度拌料,连喂10天。
2 蛔虫病
2~6月龄的猪群是蛔虫病的主要受害群体。临床中可见病猪生长迟缓、体型消瘦,被毛粗乱无光、黄疸,采食饲料时经常卧地,有时咳嗽、呼吸短促,粪便中带血。因为有蛔虫寄生,所以破坏了猪只的胃肠道黏膜,不利于营养的吸收;蛔虫发育,还会与猪只机体争取营养,同时分泌毒素,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降低饲料报酬。
规模化猪场要对全群猪进行驱虫1二作;以后,每年给公猪进行2次驱虫;母猪产前1~2周进行1次驱虫;仔猪转入新圈舍,也同样要进行1次驱虫;新引进的猪与其他猪并群的前提必须是驱过虫。产房和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然后才能进猪。母猪应该用肥皂清洗全身,之后再转入产房。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进行一次驱虫。农村散养的猪群,可以分别在3月龄和5月龄各进行一次驱虫。驱虫首选药物是阿维菌素类。猪舍、饲料和饮水要尽量保持清洁和卫生。猪粪和垫草要在固定地点采取堆集发酵的方法,利用发酵的温度以杀灭虫卵。
3球虫病
猪球虫病属于肠道疾病,是球虫寄生于肠道的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艾美尔属球虫和等孢子球虫是主要引起发病的,其中等孢子球虫是最主要的致病原。7~11日龄猪群是主要的受害群体,腹泻下痢是病猪的主要患病表现,仔猪感染后被毛粗乱、脱水、消瘦,粪便松软呈糊状,病情逐渐加重以后,会形成液状,同时有腐败乳汁样酸味。环境潮湿对于球虫的发育和生存比较有利,所以,在潮湿多雨的季节,猪只饲养密度较高,栏舍的卫生条件差,连续生产,会促使发病及流行。
搞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每批猪调出后必须严格清洗栏舍。可用碱水对地面、猪栏、饲槽、饮水槽等进行消毒。成年猪多为带虫者,应与仔猪分开饲养。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和干燥,粪便和垫草等污物要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仔猪哺乳前,母猪乳房要洗拭干净,哺乳后母、仔猪要及时分开,饲料、垫草和母猪乳房被球虫卵囊污染都可能引起仔猪感染。变换饲料种类时,要注意逐步过渡。饲料应多样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球虫病的高发地区需要定时添加抗球虫药物并注意及时更换药物种类。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硫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4 食道口线虫病
猪常见的食道口线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1~2天即孵出幼虫,3~6天内蜕皮2次,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猪经口感染,幼虫在肠内脱鞘,感染后1~2天,大部分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大小l--6mm的结节,感染后6~10天,幼虫在结节内第三次蜕皮,成为第四期幼虫。之后返回大肠肠腔,第四次蜕皮,成为第五期幼虫。感染后38天(幼猪)或50天(成年猪)发育为成虫。成年猪被寄生的较多。感染性幼虫可以越冬,在室温22~24℃的湿润状态下,可生存10个月。虫卵在60℃高温下迅速死亡,干燥容易使虫卵和幼虫致死。放牧猪在清晨、雨后和多雾时易受感染,潮湿和不勤换垫草的猪舍中,感染也较多。严重感染时会出现腹泻,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猪只高度消瘦,发育迟缓。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脓性结肠炎,引起仔猪死亡。
治疗可以用左旋咪唑,8~lOmg/kg ´w,一次口服;硫苯咪唑,5~lOmg/kg ´w,一次口服;伊维菌素,0.2~0. 4mglkgw,一次颈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每30千克体重ImL(l%)颈部皮下注射。搞好猪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