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畜牧渔业正文

泥鳅鱼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 投稿百花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65次
  • 评分4
  • 98
  • 0

张相君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52001)

泥鳅鱼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黏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泥鳅鱼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高品位水产营养佳品,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泥鳅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泥鳅鱼养殖市场前景看好,不少养殖户纷纷加入泥鳅鱼的养殖行列,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泥鳅鱼养殖风险不大,收益丰厚。

1 饲养管理

鱼池建设:每年的4月份进行鱼池清淤改造,排水设施维护,笔者地处北方,每年6月份进行网片安装,防止水鸟扑食泥鳅鱼。投苗:共投规格为200~300尾/千克的泥鳅鱼苗1500kg。

饲养方法。施肥投饵:与饲养其他鱼类一样,施肥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作泥鳅鱼天然饵料。肥料主要有人畜粪便(有机肥料)或化肥(无机肥料)。投饵主要是人工制作的配合料。另外,据养鳅者反映,蚕蛹是泥鳅鱼最理想的食物,用蚕蛹养出的泥鳅鱼,个体肥短、肉厚、含脂量高、骨胳较软、食用价值高。可购蚕蛹,再辅以其他饵料,具体要根据泥鳅鱼的需要配以其他适宜饵料。在渔一畜一农综合经营措施中结合来养泥鳅鱼,可多渠道自给自足地解决饵料和肥料问题。

投饵施肥的方法:投饵是将饵料与腐植土混合成粘性团状进行投喂,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水温时泥鳅鱼对饵料的不同要求,以调整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约占60%~70%,动物性饵料占30%~40%;水温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具体是:水温在20~24℃,动物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水温25~27℃时,动物性饵料占60%~70%,植物性饵料降到30%~40%;水温在28~30℃时动物性饵料又降到50%或更低。投饵量也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调整,一般每天投饵量为:3月份,投饵量为台湾泥鳅鱼总重的1%~2%;4~6月份,投饵量为泥鳅鱼总重的3%~5%;7~8月份,投饵量可增加至台湾泥鳅鱼总重的10% -15%;到9月份,投饵量则逐渐下降至台湾泥鳅鱼总重的4%。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要减少投饵量或不再投饵。水温适宜时每天分早、中、晚投喂3次,水温较低时每天只分上下午投喂2次。

越冬管理。挑选体质健壮、无疾病的泥鳅鱼作为留种亲鳅,越冬时成活率高。越冬池先要用生石灰消毒,后撒人适量农家肥料,铺上20~30cm的软泥。泥以上有10~20cm净水深。在结冰地区,冰下水深需加深至20~30cm。温度要保持在2℃以上。稻田泥鳅鱼越冬,将泥鳅鱼集中于鱼溜中,并在鱼溜里铺设和加盖稻草,让泥鳅鱼钻进鱼溜底部淤泥和稻草中避寒。越冬池放养的泥鳅鱼密度,高于饲养密度的2~3倍。

2 常见疾病防治

泥鳅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①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办法是每立方米用lg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lg呋喃唑酮全池泼洒。②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泥鳅鱼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 7g全池泼洒。③鳅水霉病:由菌丝侵人体内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白色绵毛。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治疗: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150 ml_,半小时后亩用100~200g杀虫灭藻灵。视情况连用1~2次可愈。④肠炎病: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防治方法:每50kg泥鳅鱼用7.5g大蒜素拌料投喂5~7天,第一天投喂药饵量加倍。

3 小结与讨论

泥鳅鱼的饲养环境要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进行。泥鳅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不能作为泥鳅鱼养殖用水。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并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给泥鳅鱼提供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还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场所,为泥鳅鱼提供天然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