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金融银行正文

民间借贷亟待“阳光化”

  • 投稿小猪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79次
  • 评分4
  • 46
  • 0

刘英团

最近这些天,青岛62岁的冯女士在家里坐卧不安、吃喝不香,自己指望着用来养老的50多万元投资款,眼看就要打水漂了。一个多月来,在青岛,与冯女士一样遭受煎熬的,不在少数,他们以老年人为主,问题均和一家名叫“泽雨”的投资集团有关。这是一起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最新案例,8000多户投资人牵涉其中,成为岁末这座岛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贷”一出现就被打压和批判,但转入“地下”依然绵延数千年,活得“容光焕发”。尤其近几年,民间借贷风生水起、担保(贷款)机构迅速崛起。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有近4%的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部分来自高利贷,其中有1%的企业流动资金中25%以上是靠高利贷筹措的。俗话说:“存在即合理”。“高利贷”饱受争议和制裁,却在夹缝中顽强的生存和发展,肯定是有它内在的原因,也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罪不可赦”。首先,其突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其次,弥补了正规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支持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当然,我国2005年的“非公经济36条”就明确指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明确表示支持发展民间借贷市场。《贷款通则》(修订送审稿)和《放贷人条例》(送审稿),最大看点就是民间借贷阳光化。

央行行长周小川说过,“体外循环的问题我们是关注的,但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认真分析。世界各国都有脱离于正规金融体系的体外投资资金,对于资金持有人来说它是一个正常的选择。”当前,一些企业已经将民间借贷作为融资渠道,并通过民间借贷的资金用于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来解决流动资金、“过桥资金”短缺的难题,“高利贷”正逐渐成为民间金融的常态。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对民间借贷的监测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温州的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去年四季度以来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一路走高。同时,有调查显示,我国民间借贷规模可达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的比重平均达到28.07%。

民间借贷往前一步就是“高利贷”,高利贷的泛滥,增加了处理此类问题的复杂性,加剧了民间借贷中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由于立法层面上还缺乏系统性制度安排,民间借贷长期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无论是出借方还是借款方,都会因为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而面临巨大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经营状况恶化,会造成高利贷的恶性循环。从台湾地区的经验看,治理“高利贷”政府应当有为而治。如台湾设立信用保证基金制度,由“经济部”拨大部分钱注入基金中,在中小企业创业、扩张或者运营发生困难的时候,提供低利率贷款。

民间借贷亟待“阳光化”。与金融机构借贷不同,民间借贷既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渠道,也是民间投资的一种渠道,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并使其阳光化、规范化,不仅能使资金在供需双方实现高效配置,也为经济从靠政府投资的外向拉动转向靠民间自发投资的内生性增长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云南省农行大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近年来,农行云南省分行以小微金融新产品为抓手,不断加大对省内小微企业的业务营销和服务支持力度。据悉,农总行2014年新推出小微企业“连贷通”贷款和工业厂房按揭贷款两个新产品后,该行及时传达总行政策,针对目标客户加强产品营销,实现了两项小微金融新产品的业务突破。据了解,在下步工作中,农行云南省分行将总结这两个新产品的项目营销运作经验,梳理新产品业务运作流程,细化风险控制举措,持续加强新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工行成功举办首届微视频大赛

1月27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联、凤凰网共同主办的“我要的生活”微视频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在本次大赛中,工行通过与互联网新媒体跨界合作,成功地运用微视频来传播企业价值和文化,积极弘扬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正能量。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工行不断引领产品和科技创新,开启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例如开设全新体验的智能网点、为网购一族打造电商平台“融e购”、推出银行版快捷支付产品“工银e支付”、上线同业首个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工银融e联”APP等等。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便是发挥微视频形式新、时间短、传播快的特点,将工行诚信、服务、创新的文化更好地传递给客户,让工行的企业价值与客户的生活追求更紧密地契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