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红
在中国,一家银行开业由总理来发头一笔贷款的事实不多见,也源于此,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月4日为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一笔贷款业务敲下回车键之后,这家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的互联网银行,受关注指数瞬间爆棚。其中关注较多的,似乎是在对传统的银行业今后的走向给予猜测:它们是否会被民营银行所改变?因为在两年之前,马云就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豪言壮语,“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 所以,对我国的传统银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冲击已经开始,民营金融“改变银行”的方式,仅是在创新经营上正在迈出第一步。
没有营业场所的银行是否“变异”
一年前,人们在谈论民营银行时曾纠结于它的出资方成分;一年后,当第一家民营银行以如此高调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所要关注的,或许是“银行”在发展路径中又一次的“变异”。不过,对于新生事物,人们的认知总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甚至也会有不少疑问。比如,互联网银行与银行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有哪些重要区别?微众银行的员工们,其工作内容与传统银行有怎样的区别?是否也背负着很多任务?又比如,纯粹的民营银行在中国诞生,肩负着发展普惠金融的使命。即将开业的微众银行打算如何完成历史使命,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消费提供有力服务?再比如,传统银行办贷款是件耗时费力的功课,而在微众银行的第一单里,“人脸识别”、大数据信用评级,这些技术与贷款者的日常金融生活是如何关联上的?换句话说,微众银行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信用,可以得到多少贷款方面,评判标准包括什么,与传统银行征信系统又有哪些区别?在数据采集方面,哪些数据具有优先性?而在判断贷款用途方面,如何把握信贷风险?
面对人们的种种疑问,微众银行进行了选择性的回答。对于银行业务定位,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行将坚持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对于首笔贷款的更多细节,上述负责人表示,1月4日发出的首笔贷款是一笔真实的客户贷款。该客户是第一位受到微众银行特别邀请的客户。该笔贷款已于1月4日当天发放,发放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试营业期间,微众银行将通过内部分析和信息筛选,小范围地邀请目标客户群体参与该行的试营业,并逐步增加受邀客户的数量。
虽然大众对民营银行的新模式有些生疏,但银行业同行们则认为,这个圈子是该引入“活血”了。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对国内银行家的问卷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多数银行家认为,民营银行将发挥“鲶鱼效应”,对规模、定位近似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领域重合的小微贷款业务产生的冲击最大。同时,绝大多数的银行家认为,民营银行应该与现有银行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相比于传统银行,民营银行力图在差异化经营、错位竞争、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等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此次率先宣布官网上线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自身定位为“网络银行”,创新“个存小贷”特色业务,为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其实就是差异化经营、错位竞争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民营金融在发展路径中并没有大的“变异”,仅是在改变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上迈出创新经营的第一步而已。
立足普惠金融是市场对民营银行的期待
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民营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李克强总理既是民营银行发展的推动者,也对这些机构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为寄予厚望。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视察时,李克强总理就对微众银行说:“你们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要降低成本让小微客户切实受益,这也能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可以说,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这就是国家领导人对民营金融业应该如何改变传统银行经营方式提出的希望。
总理考察微众银行,部分业界人士认为,这释放出了一种积极的信号,说明政府和监管层都对互联网金融业态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此同时,从互联网金融自身来讲,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和创新高潮。去年12月,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提出,要鼓励民营银行投入,改善微型金融的供求关系,形成大、中、小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前不久,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谈到2015年工作重点时也提到,要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其中包括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
民营银行的推进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伴随着市场诸多讨论,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差异化的运营模式。“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要降低成本让小微客户切实受益,这也能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微众银行考察时给民营银行的发展定位作出上述注解。立足小微企业和普惠金融服务,是监管层和市场对于创新型民营银行的普遍期待。
民营银行颠覆传统银行业仅是一种想象
自去年初起,民营银行的破冰之旅揭开大幕,从试点方案亮相,到首家银行筹建、经营,推进速度不可谓不快: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5个民营银行的试点方案;7月,银监会正式批准三家银行的筹建申请,即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9月,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获准筹建;12月12日,微众银行成为首批试点中首家获准开业的银行。此外,从已批复筹建的5家民营银行的股东背景来看,互联网亦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无疑将创造银行业的新生态。
与此同时,随着民营银行的发展,实体银行网络的价值也将随之下降,这将提高银行业的生产力,但同时也将加快优胜劣汰的步伐,较为弱小的竞争者将被淘汰出局。有关专家称,这将迫使传统银行提升创新步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推进市场化步伐。不过,目前民营银行尚处于“萌芽期”,无论是规模还是内部结构都还与传统银行相差甚远,短时间内还不能同传统银行抗衡。但从长远看,民营银行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民营银行对传统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虽然深远,但不管是纯网络形态,还是传统银行路数,民营银行都不可能颠覆传统银行业,只是在创新经营上有所改变,因为创新型民营银行的设立,只是为传统银行设立了一个模板,其作用仅是倒逼传统银行体系更为高效地创新。
就传统银行与民营银行的经营定位和服务方向而言,传统银行主要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这与从前注重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而今经济转型期,小微企业崛起,互联网银行的定位更多是服务于小微企业及个人。民营银行的兴起不啻将填补被传统银行忽略的小微企业及个人业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说,对于民营银行颠覆传统银行业这一说法,仅是一种想象而已。民营银行经营手段的创新,也只能是影响传统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推进市场化步伐。它们的进入,将会使整个银行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