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金融银行正文

20年、1191亿元等6则

  • 投稿公子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92次
  • 评分4
  • 44
  • 0

20年

据3月23日《新京报》报道,从1995年开始,“第一职业打假人”王海入行已经20年了。说起现在的王海,真有点让人羡慕,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给名下公司定下了30万元的“打假起步价”。去年,王海花了200万元买假货,赚了400多万元。今年王海打算加大投资,买1000万元假货,王海并不回避赚钱问题,他表示,打假从来和正义无关,赚了钱才能更高尚。

点评:20年过去了,当年以“打假第一人”而为大众所知的王海,如今还战斗在“打假”第一线上。虽然20年已过,王海厌倦了别人给他戴的各种帽子,他更愿意用交易和成本来描述自己的打假生涯,他说:“打假从来和正义无关,赚了钱才能高尚。”

事实的确如此,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款双倍赔偿和《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的规定,如今职业打假人专门以赢利为目的,已经发展为一个行业。职业打假人越多,反证着假货越泛滥,而要净化市场环境,最终靠的还是行政部门和广大消费者。而现实呢?本该由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来做的事情,却让职业打假人这一小部分人做了,而且还一个个都做成了名人,甚至是“英雄”、“斗士”,而王海也将“打假”这个职业做了整整20年。

反过来想,这的确让人感到莫名悲伤。

职业打假人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反证着监管机构的失职,以及广大消费者维权意识的缺失。比起关注王海打假的传奇故事,更应该关注并期待的,是如何才能让王海们消失,让市场上“无假可打”。

1191亿元

3月23日新华网报道,从2008年至2014年,中央安排了1191多亿元资金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但很多资金却被基层干部侵占。“手续费”、“跑腿费”、“照相费”……有些农户申请的危改资金本来是一万块,经干部之手“雁过拔毛”,最后到手仅剩五千。

点评:近年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投入和项目覆盖面不断增加,贫困农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监管乏力,这一民生工程在一些地区悄然沦为少数基层干部的“敛财工程”。

1191多亿元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被基层干部侵占就是证明。

据媒体报道,危房改造资金贪腐案中,涉案人员大多用三种贪腐办法。

一是直接克扣截留挪用。由于农民普遍对危房改造补助政策、标准不了解,一些村“两委”干部提出帮助代办领取,从而克扣、截留部分资金,只给农户兑现一部分补助;有的不及时兑现发放补助,私自挪作他用。二是村干部内部勾结骗取资金。由于危房改造申报第一关在村里,这让部分村干部看到了“机会”。三是巧立名目索取“好处费”。“手续费”、“辛苦费”、“跑腿费”、“照相费”……基层干部往往罗织各种名目向农户索取钱物。

因此,要想有效杜绝危改金“雁过拔毛”等乱象,有关方面应加强村民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发达地区的农民还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了解信息,对村务进行监督,一些欠发达或者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广播、村务公开栏等方式进行公开。另外,也要加大对县乡危改金监管和审核部门及人员的监管力度,对故意的监管放水、沆瀣一气等进行严肃追责问效。

7个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1日报道,据总部设在美国的空中旅行数据提供商航空数据网介绍,在全球61个最大机场中,准点离港表现最差的7个机场均位于中国内地,其中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垫底。

点评:中国机场航班延误严重,尤其是雷雨、台风多发的夏季,航班“失约”现象更是常见。然而即使这样,世界准点率最差的7个机场均在中国内地依然让人吃惊。

超低准点率与国内机场建设日新月异形成的强烈反差不能不让人深思,航空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确实不敢恭维。不禁让人想到了近年来发生的各种旅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事件——一方面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行外出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空管管控协调能力不足,人为航班延误现象增多,航班准点率过低,由此所引发的冲击机场设备、占领停机坪、不下飞机等极端事件,给航空公司的社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暴力事件的出现也与航班延误补偿机制不完善有关。200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由于《意见》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大的弹性,航空公司往往会不按规定给予个别闹事者以金钱补偿,企图息事宁人,这给部分旅客造成“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印象,结果反而事与愿违,暴力事件不断升级。

或许有人会说,目前我国航空超低准点率与民用空域有限有关,认为在民用空域资源有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航班准点率很难提升。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却不能作为航空公司漠视乘客权利的借口。对于航空公司及有关部门来说,提高航班准点率,既要加快推进空域管理方式的转变,完善空域动态灵活使用机制,增加空域资源中的民航使用比例,压缩航班起飞的“审批时间”,使有限的空域资源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更要汲取民航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内因上规范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是对航班延误信息必须透明、公开、及时,以充分尊重乘客权利,这样才能标本兼治,赢得乘客理解,杜绝“天路”上的拥堵,大大提高民航航班准点率、减少航班延误。

100万元

据3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项最高奖金达100万元的大奖,目前正在四川大学开展评选工作。3月17日,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网络票选活动正式开启,15位候选教师正接受师生的网络投票。

点评:100万元“卓越教学奖”再次引发全国上下对于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大讨论。此事件会让人想起川大历史系青年教师周鼎于2014年12月23日发布的一篇名为《自白书》的白皮书,痛陈高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弊病。《自白书》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多高校青年教师的共鸣,舆论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可以说,周鼎的《自白书》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舆论对于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现状的讨伐。但是,仔细想想,其概括或搬用出的高校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结论是否准确呢?则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毕竟,在高校以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科技部等重大专项计划中的人才品评机制为龙头,已经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接轨于国际标准的拔尖人才品评和确定机制,这套机制之下,“大师”、院士、终身教授、资深教授们被当然地确定为高校内部等级制的教师队伍中的第一梯队。

所以,对于高校如何剔除“重科研、轻教学”思想,并不能简单地拿一个科研经费或某种评价机制来说事,毕竟在没有更为先进或更为直观的评价机制出现之前,这种现有的评价机制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换个角度来看,“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动辄几十万元的项目经费和层层奖励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只能说明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出现了失衡,这就需要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共同努力,寻找到另外一种补偿性方式来平衡它。川大“卓越教学奖”的设立,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补偿性”评价机制,它能够打破高校唯一存在的“高大上”的科研奖励机制,是给那些扎根本科生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队伍的有益常态化的回报机制。

川大“卓越教学奖”争议的背后,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教师对校方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奖机制的焦虑,毕竟通过网络投票、依靠学生打分来评价教师,难免会造就一批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演讲大师型授课教师,但是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乃至高校整体竞争实力,恐怕仍是杯水车薪。

5000亿元

《人民日报》3月24日消息,自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我国收缴的维修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但是,这笔钱申请手续繁琐,不易拿到。一方面小区维护急需资金却无法筹措到位,另一方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申请手续繁琐复杂,本该属业主所有的巨额专项资金在银行“躺着睡大觉”。

点评:当初,我国决定收取住宅维修专项资金初衷是“用之就取”,决不允许拖延。因为住宅必须保障安全的可靠性,比如,梁柱维修不能等,一等不仅要延长危险时间,还会增大内里更多的腐蚀和损坏,反而进一步增大住宅危险,甚至导致楼房倒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电梯损坏也要及时维修不能等,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梯坏了等于寸步难行;电力、消防设施损坏也不能等,一等就会事故多发等。

令人遗憾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从申请到拨付时限较长,既要经过有利害关系2/3业主(业主数量和建筑专有面积均超过2/3)同意,还需一定时间的公示,加上现场查看和电话核实业主情况,以及竣工验收等系列程序,才能进行维修资金申请使用备案和资金拨付,整个流程时间较长。

一边房子急等着钱维修,另一边维修资金迟迟拨付不下来,有些耗不起的业主只能自掏腰包。这种情况无疑是不正常的,背离了征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初衷。提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提高使用率,就要改革现行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住宅专项维修金“睡大觉”需要用先进管理制度“喊唤醒”,民众以安全为天,政府以民众为天,无缝对接保障住宅安全是政府住宅维修资金执政的责任。

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各小区住宅“体检”,该维修的及时维修,该公布的及时公布,全程接受民众监督,大家还有啥话说呢?如果赖政懈政拖延不修,那才让人怨言不断。当然,也可以广泛征求民意出台《住宅维修资金紧急维修办法》和《民众监督办法》,让紧急维修与民众监督同行,再出台《住宅紧急维修不力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倒逼,这就激活了官方的住宅“体检”、及时维修和把钱花在刀刃上,住宅维修专项资金也就不会“睡大觉”了。

3年

近日,苏州常熟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在微信朋友圈内销售假冒商品的案件。常熟一女子因在微信朋友圈售卖假名牌商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35000元。点评:3年的刑期不可谓不重,但此案件从侧面反映出微信朋友圈虚假广告信息泛滥成灾的趋势。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四成大学生曾在朋友圈代购到假货,但由于卖家就是身边的朋友,让许多买到假货的学生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去维权。另外,微信圈基本上是熟人圈子,出于信任,“圈中人”也会帮助推销,从而造成微信售假“红火”。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商标持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对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售卖行为,相关平台要逐步承担起对售卖活动真实信息的管理,并进行监管规范。社交平台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工商部门也会督促和指导相关平台加强约束和自律。

“3·15”前后,腾讯官方开始查封大量涉嫌通过微信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微信账号,许多粉丝量庞大,进行过商品推介或其他广告营销活动的公众账号都被查封。今后,如果用户发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来进行检举。

消费者应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理念,不购买心知肚明的“问题产品”,在朋友做出违法行为时要及时提醒规劝,购买到假货及时举报,以减少这种违法犯罪现象。微信就应当是一个大家日常交流分享的净土,实在不该成为生意人的“卖假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