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培养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对当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实践与学生就业状况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
食品工业作为人类的生命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现在的食品加工企业也不是从前的行业模式了,现代食品工业正在向着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而且许多酒店、连锁超市都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基地。为响应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更好服务本地食品企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专业教学方面应当做出一定的改革。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专业教学采用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学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设置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优化教学设施。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食品企业培养出专业知识够用、职业技能高,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及探究式教学法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时应注重选取鲜活、灵动的新话题、新材料,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新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群体与个体的不同角度的思维差异,引导学生由被动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平等对话,由“教法”变为“学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教学中的选题不论在题例设置、内容安排、方法应用,还是在训练考察等方面中都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改进教学手段,积极建设实习实训室
本专业课程进行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尝试,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例如,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与实验技术、仪器分析等为代表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和广阔的实践空间,也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教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功能完备的校内实验室,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使学生实践教学实践比例达到50%以上,例如,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酿酒技术等课程中,充分利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教学中采取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对分析检验标准方法等采取边讲边练的教学。此外,还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考取衔接,做到学生“零距离”上岗。在完成全部理论与实践课程后,为学生设定实践课题进行综合实训。采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一线挂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提升的相关培训,定期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专业教学中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除不断完善已建成的精品课程,将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共享外,努力建设更多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着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
5.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校内除了日常教学实训外,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市级技能比赛,校外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多参赛多锻炼,形成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技能培养模式。
6.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在校内提供模拟创业场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经营管理与创业能力,为学生零距离、高质量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初级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提升培训及学历提升培训等服务,以满足企业发展和个人提升的需要,更好地为学生全面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段素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
[2]夏道宗.高等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科学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2).
[3]李先保,郭亮.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
[4]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2).
基金项目: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编号:2015xjjxtd01)。
作者简介:陈静颖(1984- ),女,江苏铜山人,助教,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及应用。
浅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
- 投稿李小
- 更新时间2016-02-23
- 阅读量225次
- 评分4
- 赞14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