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中专中职教育正文

中职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四字诀”

  • 投稿金知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36次
  • 评分4
  • 97
  • 0

文/朱 萍

摘 要:中职美术教育要着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现代职教背景下美术通识课的自我定位,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状况,用“引”“点”“品”“说”等多种手段,循序渐进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当前,很多中职美术教师都非常苦恼,不知如何定位美术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位置。其实,在现代职教背景下,“育人”往往比“育才”更重要。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培养中职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发挥应有的作用。中职美术课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引——激发兴趣,博览万象,领略美之形

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感知和发现美的能力,但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发现美和把握美,或者说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引导,即使面对美,也熟视无睹。中职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美,赏高山流水的自然美,观楼群桥梁的建筑美,看飞禽走兽的动态美,品奇石盆景的造型美等。就是在校园内,我们放眼望去,也会发现主教学楼与附属建筑错落有致的对比烘托之美;校园广场中的主题雕塑、小花园里的假山小品与附近环境的融合之美;校园主干道两旁的行道树四季各异的视觉所构成的相互掩映之美……带领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中美的情愫。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艺术展馆,里面收藏的既有教师的作品,也有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笔者会专门安排时间,把学生带到展馆,让他们发现、欣赏、体会每件作品的美,这些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又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

二、点——理论关照,精心点拨,探查美之源

即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引领,有些学生也未必会对作品有感觉。学生缺乏基本美术理论的支撑是造成自身美术鉴赏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学生在面对一件作品,甚至是优秀的作品时,完全处于盲目的状态,不懂其优劣,更无法品评。因此,中职美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的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美术语言鉴赏作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捕捉美,甚至能通过自己动手绘画实现美的表达。例如,构图、线条、色彩以及空间等这些基本常识,对毫无美术基础、感受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就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关键。如此日积月累,何愁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提高呢?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评价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之后,教师再予以归纳、点评、指导和提升。

三、品——用心揣摩,仔细回味,体会美之妙

就艺术欣赏而言,其实质不是表面的观看,而是内心涌起的一种触动和撞击,欣赏者感觉的敏锐度决定了欣赏层次的高低。要想让学生“手高”,“眼高”是关键,要让学生多欣赏、多比较、多观察、多品味大师的名作,从中积累经验,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例如,我们能从古典风格代表人物安格尔的《泉》中体会到线条工整、构图严谨、色彩明晰、轮廓确切;从巴比松画派农民画家米勒的《晚钟》中体会到质朴、凝重,富有抒情气氛;从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包厢》中品味出鲜明透亮的色彩是如何表现出日光的明亮与颤动的氛围的……当然,“品”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通常我们首先要品画面中的人物、场景,或者某些特殊符号;其次,要看作者的构图、笔触以及表现手法;最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活动,探求作品的内涵,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理念和意图,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品析能力自然会提高。

四、说——条理归纳,大胆表达,阐释美之韵

有人说:“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的确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能在观察、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美在哪里、好在哪里说出自己的见解。所以,这里强调的“说”是一种基于理解、判断、梳理、归纳的较高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表达观点,让他们敢于发表意见,并及时肯定学生,让学生既会说,又敢说。例如,赏析徐悲鸿的《奔马图》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很多学生都能就这幅名作的构图、着墨、敷色、留白等说出自己的看法,更可贵的是,还有学生说这幅画作中奔马昂首奋蹄、鬃毛飞扬,透露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精神,让人欣赏之余有热血沸腾之感;还有学生结合画作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心态指出,这幅画作中蕴含着作者深深的忧国之情,这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

所谓“四字诀”,其实就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妥当与否,还期待方家指教。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