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生态学考虑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方向,从经济学考虑农村景观潜在的经济效益,从美学维度考虑农村景观特色的塑造和满足审美的需求,能塑造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农村景观,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学;经济学;美学;景观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正逐渐成为当下热点。农村该改如何城镇化?是保留还是复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农村的广泛探讨。通过进行绿化景观改造就是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一些新农村规划逐步打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用地向经营型、游憩型绿地转化,带动了一大批具有观光功能的生态园、示范园、果园、茶园等的建设,使部分农村景观形象也得以改善。各类型观光园的兴起,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出现了以生态、观光、旅游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也为附近的村民带来了很多旅游休闲的商机。但是,有建设就有破坏,农村景观在发展的同时也在衰退,各种生态环境、地域特色、农村文化等的危机问题接踵而来。因此,探讨对农村景观建设有指导意义的新农村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什么是农村景观
农村景观泛指在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是农村景观与其它景观的根本区别。农村景观是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具有明显的田园特征。
2农村景观改造的方法
2.1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改造
所谓“地域性特色”,包括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2部分,具体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改造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势、植被等,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的地形改造,尽量保留原有的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这样做,除了可以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的特征塑造特色之外,还可以节省地形改造的大笔开支,另外,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为植物的定植保留良好的生态环境。
高淳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优势,对自然环境进行了修复和改造,成立了国际慢城和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当地自然环境大为改善,还吸引了众多游客。还比如镇江谏壁上隍村里有一个水塘,水塘由于多年没有人管理,水质很差,笔者曾在那里做过绿化改造,清掉池塘里的淤泥、水花生等杂物,更换池塘里的水,在水塘内种上水生植物如站立花、黄花鸢尾等,在池塘的护坡塘边栽植一些喜水植物,如池杉、中山杉、垂柳等,铺植草皮。这样既保留了村落中原有的风貌,又节约了改造成本。
2.2突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改造
在进行新农村改造时,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特色”村,这些特色往往来源于历史文化的积淀。例如,高淳区桠溪镇国际慢城里的农家乐,国际慢城不仅是高淳区的天然氧吧,而且章子怡曾经在这里拍了电影,这样的文化产业推动带火了当地休闲旅游的发展;还有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洲的民族村,这个村里由于以前战乱很多,回民迁居到此,因此村里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回民,因此我们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根据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添加了许多回民的景观,突出这里的回民文化。
在规划时可以在村落局部适当表现人文特征,把植物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建立植物文化专类园,也有一些是在改造之初的村落地范围内就有历史文化设施,比如镇江谏壁镇的明代古戏台,在改造完之后古戏台自然就成为了新农村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植物的选择
新农村改造绿化植物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是生态效益,在选择植物时要对空间分层利用,第一层一般考虑大乔木,落叶、常绿混搭,如香樟、朴树等;第二层可以栽植一些小乔木,如白玉兰、紫叶李、红枫、金桂等;第三层点缀球形植物,如红花橙木球、红叶石楠球等;第四层可以片植一些小灌木,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第五层可以栽植点地被植物,如麦冬等,如果面积大点的话也可以铺植草皮,比如天堂草、马尼拉、高羊茅等等。其次是景观效益,在规划布置时要做到“杂而不乱”,“杂”要求树种选择上要多样化,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混栽、先花后叶与先叶后花植物的搭配等等。使得这样的绿化既回归自然,又能乱中有序。最后是经济效益,在选择树种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还要选择一些具有生长价值的树种,而不是一些野树杂树,这也是我们将来的宝贵财富。有的村做了梨树、桃树、杏树、美国薄壳山核桃等文化园,这样附近的村民既能享受到观赏的乐趣,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4植物的景观特色
在改造农村绿化景观时不能千篇一律,还要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设计时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变通,使得我们改造出来的景观能够有特色。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有的村做了小假山,有的村做了小亭子,有的村用景石搭配构骨、南天竹,有的村做了池塘。
3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不是整体村庄规划中的附属规划,也不是单纯的农村外表形式的肤浅装饰,它是在多学科融合的规划思想指导下,对农村景观的综合塑造,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才能突出城乡景观的本质区别和村与村的不同个性,最终形成和谐、舒适、现代化的新农村景观。一个山清水秀、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新农村环境必然需要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规划。笔者综合以上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美学3个维度的景观规划分析,提出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具体策略。
4结语
将生态学、经济学和美学思想集中用于新农村景观规划,能塑造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农村景观,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时,要树立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遵循功能与形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规划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效益要求统筹规划,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游憩等多功能的契合,从而满足农村居民和城市游客的双向需求。新农村景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规划实践,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当今规划专业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
用创新型农村景观打造新农村
- 投稿Hunt
- 更新时间2016-01-20
- 阅读量424次
- 评分4
- 赞94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