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园林毕业正文

陕西渭南临渭区红提葡萄施肥调查与建议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834次
  • 评分4
  • 59
  • 0

杨 峰 刘甲启 郭 琪

近年来,陕西渭南临渭区红提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种植效益高,果农舍得投资,导致盲目增大施肥量,特别是增大化肥用量的现象普遍发生,影响果实品质和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此,2013—2014年,我们对临渭区红提葡萄主要种植乡镇果园施肥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1 主要问题

1.1 化肥施用量过大,肥害日趋严重 表1是调查样点葡萄园2014年度大宗化肥施用状况(2014年9月调查),由于化肥种类多而杂,故而表中数据以纯养分含量折合计入,其中不包含通过冲施肥、叶面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方式施入的养分。

将表1数据以葡萄对不同肥料的利用率(氮50%、磷30%、钾40%)计算,结果记入表2,同时按目标产量推算调查样点果园所需吸收养分(据研究,每增加100 kg产量,需从土壤中吸收N 0.3~ 0.55 kg、P2O5 0.13~0.28 kg、K2O 0.28~0.64 kg,据此推算出吸收养分上限),两者进行比较。

从表2看出,在不计果园土壤基础养分及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施入养分的情况下,临渭区红提葡萄栽培中化肥供应养分普遍超量,钾肥超量最多。其中化肥形式施入的钾肥最低超40.6%,最高则超了291.25%。调查发现,这种过量施用化肥的习惯、从栽植开始便一直延续,并且非常普遍。过量施入的化肥连年累积,葡萄园肥害日趋严重:一是肥害烧根导致根腐病而死树,临渭区孝义镇孝义村12组1/3的葡萄园因发生肥害而死树,严重的园子死树超过40%;二是部分果农因大量施用氯化钾而造成氯害死树;三是过量施肥导致果园土壤盐渍化加重,根系生长不良。

1.2 养分供给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养分浪费及生理病害加重发生 研究表明(赵永志《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一般情况下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6︰1.2,对比调查样点果园化肥施入养分比例(表3),可以看出:约80%的调查园钾肥比例偏大,约40%的调查园磷比例偏低。因此,必然造成氮、钾的浪费。由于连年超量施钾,葡萄根际K+累积,抑制Ca2+吸收,加重缺钙。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果园也表现出同一趋势,部分果园中后期老叶发红,呈明显的缺磷症状;一些果园因缺钙而裂果严重。

1.3 劣质肥料充斥市场,无谓投资增大 调查发现,临渭区红提葡萄施用的肥料种类有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氯化钾、44%氮素、40%复混肥、45%复混肥、50%复混肥、51%复混肥、硝酸钾、过磷酸钙、中微量矿质肥、有机肥(加工)、生物有机肥、鸡粪、羊粪、冲施肥等。由于果农盲目超量施用化肥,一些不良商家看到有机可乘,打着“新型肥料”的幌子,使果园施入了过多无用的硫酸盐、磷酸盐、其他矿物及激素等。许多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产品,以褐煤充当“有机质”,失去了有机质应有的作用。有机质是一个土壤概念,指土壤中植物或动物死亡后分解产生的一大类物质,其含量是通过测定有机碳来确定的,而褐煤充当“有机质”后,测出的有机碳就不再表示“植物或动物死亡后被分解产生的一大类物质”了,是一个虚假值。

2 生产建议

临渭区红提葡萄施肥上存在以上问题,其根源在于盲目追求高产。广大果农必须认识到葡萄树及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是越加大施肥量就越能高产。建议抓好以下三个技术环节,实现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

1)合理负载。一般情况下,盛果园亩产控制在2 500 kg左右,不要超过3 000 kg为宜。

2)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对偏施化肥的园,化肥施用量比目前用量可减少30%~50%,注意氮磷钾平衡施用。选用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尽量不用冲施肥。根据实际,临渭区比较稳产的葡萄园,一般亩施化肥折合为纯养分含量,N为12~15 kg、P2O5 为10~12 kg、K2O为15~18 kg。 ①将入冬前的“月子肥”、“入冬肥”两次施肥改为秋施基肥一次进行,10月份将全部磷肥、50%的氮肥及30%的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②萌芽期施入10%的氮肥,开花期施入20%的氮肥、20%的钾肥;硬核期施入20%的氮肥、25%的钾肥;着色期施入25%的钾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亩用量5 000~6 000 kg;施用鸡、羊、猪、牛等牲畜粪便必须做到充分腐熟。有条件的,每亩可施入生物有机肥120 kg左右,也作为基肥在秋季一并施入。

3)开沟施肥。不管是基肥还是追肥,均提倡开沟施肥。开沟一般距树干20~30 cm,施基肥沟深50~60 cm,追肥沟深至少20 cm。

杨峰,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邮编710003(西安);刘甲启,郭琪,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种子管理站。

收稿日期: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