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园林毕业正文

让市场来决定干鲜果品的采收期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92次
  • 评分4
  • 38
  • 0

文宪章

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短缺,种植者种什么都能卖出去。所以,生产者只是考虑产量,不去考虑品质、上市期等。比如,苹果早熟品种黄奎、红奎、老笃酸味较重、产量较低,已被生产淘汰,现在主要发展丰产的晚熟品种。然而,上世纪70年代初,某年的6月份,西安市草滩农场十几年生大树所产早熟苹果,经果品公司送至西大街食品店,还在卸货即有几十人排队购买,以女性为多。当时笔者有意提示这些购买者,这种苹果好像有些酸。几个排队的消费者均回答,现在又没有甜苹果,几年来都买这种早熟酸苹果,没得选。

   苹果的中晚熟品种红星、金帅正好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成熟上市,却由于其容易过熟发绵而不被生产者重视,陕西“双节”市场多年来以晚熟品种红富士提早1个月采收后的生涩果供应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协助大荔县果品公司给广州发运淳化红元帅苹果,为了赶上中秋节市场提早20天采收,专业人士批评这是在“糟蹋行道”。但我们算个账对比一下就能知道,一车皮苹果在咸阳卖给南方人盈利3万元,一车皮苹果在广州销售可盈利6万元。如果不早采,大荔果品公司经营百万斤苹果是要赔钱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市未央区发展水蜜桃生产基地,6月初上市的、味淡的早熟桃每斤售价二三元,而七八月上市的口感好的水蜜桃售价仅1元左右。至上世纪90年代,大荔县农民用种菜的温室栽桃,使得桃的上市期提早至5月初,每斤售价达到四五元。

   由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市场缺货,商品价高;市场货多,售价降低,甚至滞销,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忽略了市场需求,单纯讲品质、讲上市期,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某年的8月初,北京人提早四五十天在陕西周至收购猕猴桃生果,被当地有关部门没收,理由是猕猴桃生果不好吃,会给消费者留下不良印象而影响正常采收猕猴桃的销量。其实,北京商人是冲着猕猴桃“预防癌症”的药用价值在北京广为流传,为满足市场需求才提早来陕收购的,北京的饭店作为冷盘上席,加奶油增香,加白糖增甜,解决了生果口味不好的问题。由于没有充分把握市场新信息,我们做出了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提早采收几十天收购价每斤3元,待成熟时采收售价仅每斤1元,果农怨声四起。

   无独有偶,进入新世纪,在养生保健知识普及的情况下,在传统的“白露”(9月初)打核桃前四五十天,西安市场嫩核桃铺天盖地。虽然乙烯利促进核桃脱青皮新技术被有关部门以用了“添加剂”为由而叫停,但农民为了获利,在家用刀一个个划青皮剥出核桃销售。然而,有些地区为了阻挡嫩核桃出山,在路上设置关卡。政府觉得“卖干核桃多挣钱”,阻止嫩核桃上市是在替果农考虑,笔者想反问一句:难道几十年来,农民连这么简单的账也不会算?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秦岭腹地老人多年食用半水半浆嫩核桃长寿的启发下,医界科研人员检测出嫩核桃中的脑磷脂复合酶有利于脑细胞再生而使人长寿。这无疑是给西安人20多年来食用嫩核桃提供了养生保健的理论依据。果业科研人员应该研究半水半浆嫩核桃的保鲜远销和长期贮藏技术,牢牢抓住这个商机,满足消费者营养保健的需要。

   还有,其他的许多果品为了远销也必须早采。如南方水果香蕉、芒果、菠萝、番木瓜、火龙果等,都是在约七成熟时采收北运,运途越远采收期越早。陕西猕猴桃、柿子(特别是临潼火晶柿、眉县水柿)、厚皮甜瓜、水蜜桃也需要适当早采,趁硬并加保鲜剂防止软化而远运。这些南北水果早采远销,在销地应该人工催熟后销售,才能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在现代交通极为发达方便的情况下,上述水果充分成熟时采收,采用精细牢固包装,如江苏无锡地区可用吸管吮食的软化水蜜桃,用蒸馍笼分层包装运往消费城市,每个售价10元。上世纪60年代,西北农学院路广明教授说“城市街道吃不上神仙(软)桃”。半个世纪后,江苏无锡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给陕西驰名的软食火晶柿、水柿、猕猴桃、水蜜桃的应市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