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园林毕业正文

“两棵树”是如何长大的——四川省开江县发展银杏、油橄榄产业纪实

  • 投稿vior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84次
  • 评分4
  • 44
  • 0

李传君

说起四川开江的特色现代农业,开江人用“两棵树、两只禽、一篮菜”总结。“两棵树”即银杏、油橄榄;“两只禽”指白鹅和麻鸭;“一篮菜”即蔬菜产业。尤其是“两棵树”逐渐成了开江的名片。

多年的培育,“两棵树”正成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遮阳大伞。到目前为止,开江县银杏种植面积近8万亩,油橄榄种植面积达7.9 万亩。

小小银杏叶中的致富经

中秋前后,正是银杏叶采集季节,开江县龙形山村的村民扛着塞满银杏鲜叶的编织袋来找合作社负责人吴显坤收购。收购的价格是每500 克0.9 元,一满袋能卖几十元。

龙形山村村民早在13 年前就尝试发展产业,当时他们选择了银杏,但久久没有效益,五六年前,村民曾大量砍伐银杏。

吴显坤那年从广东打工回来,看见老乡们砍伐银杏,他感到十分心痛。于是便租了20 几户村民的地,把全村人的银杏树都买了下来,栽在自己租来的地里,这样他便成了村里的银杏种植大户。几年过去了,吴显坤的银杏基地发展到跨两个村、2 000 多亩。

去年开始,吴显坤的银杏基地开始见效,每年采两季叶子,树大了可以当风景树卖一些,另外银杏结的白果也能卖钱,但这还不是主要的收入。“银杏林中可套种魔芋,实践证明,套种不仅不相互影响,反而都长得更好,仅魔芋一项就可增加几百万元收入。”他说。

开江县银杏种植面积能发展到近8 万亩,缘于该县有一家龙头企业: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加工环节仅限于鲜叶烘干,然后将干叶卖给国内大型药厂提取黄酮。仅2011 年后,该公司就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新发展了3.5 万亩,65 个基地村遍及开江20个乡镇中的15 个。

绿色的橄榄,绿色的希望

与银杏一样,开江油橄榄在长大的过程中也遭遇曲折,20 世纪80年代,开江虽然成了全国油橄榄基地县,但因橄榄油卖不出去而打击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全县种植面积从2 万多亩锐减到3 000 亩左右。

开江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99 年,身为县政协常委、80 年代下海经商的何世勤被请到县领导办公室,他接到的使命是:同林业局调研,想尽一切办法把开江的油橄榄留住!

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利好,何世勤成立了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收购了全县仅存的几千亩油橄榄,并从中国林业科学院聘请专家亲临指导,对林场进行改造,并对品种进行选育,重新打造基地。就这样,开江的油橄榄基地逐步扩大,目前达到7.9 万亩。

何世勤也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发展的,他带动农民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不流转土地,公司与农户建立联合体,公司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包回收果实,农民卖果实给公司后,交5%给公司,公司将这5%返还给合作社,扶持合作社发展。

另一种是流转土地,公司给土地流转费,同样提供种苗、技术、肥料,并包回收;公司将果园返包给农民,并给农民支付管理费、务工费,果实收购后,公司返还5%给农民。

两种方法农民自愿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方式,林下种养业收入均归农民所有。

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档级不久前,开江召开了“两棵树”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会议决定继续加大政策扶持,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另外,还鼓励企业强化现代管理,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做大做强。

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开江县新宁镇明月坝村,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钊介绍,他们已经与无锡某企业谈妥合作协议,总投资1.7 亿元在工业园区建新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的一期工程主要从事银杏叶的深加工——黄酮提取,规划中的二期工程将涉及更加精深的领域,以黄酮为原料开发化妆品、保健品。“两期工程完成后,我们的产值会提高至少10 倍!”刘志钊说,公司的壮大也将带动开江县银杏产业的进一步壮大,这对农民增收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在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投资近亿元从德国引进的全自动榨油生产线、橄榄酒生产线、橄榄叶精华素化妆品生产线正加足马力生产,年生产能力可达5 亿元。公司的传统产品绿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已获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荣誉称号。

两年前,公司投资800 万元组建了达州市油橄榄研究所,从而使公司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橄榄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省发酵工业设计院等科研院所长期开展的产学研合作进入新的轨道。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