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华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文章在对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湿地;现状;保护;恢复;内蒙古包头黄河
中图分类号:[S7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3-27
作者简介:滕晓华(1965-),女,呼和浩特市人,高级工程师.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尤其是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在抵御与调节洪水、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国土和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等,是地球不可或缺的生存环境。湿地的保护管理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息息相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包头黄河湿地(昭君岛至磴口段),西起三岔口村西鱼塘西界、南至黄河中心线、东至宋昭公路、北至拟建蓄滞洪区北界及黄河景观大道,总面积为3112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5’13.3”~109°42’49.0”,北纬40°30’56.4”~40°33’18.0”。
1.2 地形、地貌
包头黄河湿地地貌主体为黄河冲积下湿平原。本地区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河沿南境边从两向东蜿蜒而过,属于阴山和黄河之问的冲积平原 从景观上,包头市黄河湿地呈现出水域、沼泽、灌丛、草地等类型,其中,以水域、沼泽、湿地为主要类型。
1.3 气候水较少,蒸发剧烈。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炎热,年、日温差大,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8.5℃,全年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2.7℃,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2.2℃;无霜期148d;年均降水量310.4mm,年均蒸发量1,593.3mm。
1.4 水文
包头黄河湿地内的地表水主要来源为黄河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大气降水。黄河沿昭君岛至磴口段南境东流,流经68km,水面宽130~458km,水深1.4~9.3m,平均流速1.4m/s,平均径流量824m3/s。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分布很广,地下水埋深30~50m,水质矿化度<0.5g/L的超淡水,适宜饮用和灌溉。
1.5 土壤
包头黄河湿地土壤类型分为草甸土、盐土和风沙土3类。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湖区及外围的沼泽地带;盐土呈斑块状散布于沼泽的外围;风沙土大多分布于黄河岸边的沙滩地。
1.6 湿地植被资源
包头黄河湿地以非地带性草甸植被和沼泽植物占优势,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高。
1.6.1 植物科属组成
据不完全统计,包头黄河湿地有维管束植物133种,隶属36科93属,其中:蕨类植物1种,隶属1科l属;被子植物132种,隶属35科92属。
1.6.2 植被类型
包头黄河湿地的植物类型可分为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草塘等5个类型,其中,分布面积占优势的是草甸、沼泽和草塘。
1.7 湿地动物资源
包头黄河湿地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2001年《内蒙古南海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包头南海子湿地有脊椎动物101种,分属于23目46科76属,其中:两栖类4种(1目2科2属);爬行类5种(2目4科5属);兽类有15种(5目8科12属);鸟类77种(15目32科57属)。根据《包头野鸟》,截至2007年,包头黄河湿地观测到的鸟类数量增加至184种。
2 湿地现状及受危害程度
包头黄河湿地地貌主体为黄河冲积平原,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为主。包头黄河湿地(昭君岛至磴口段)面积3112hm2,现存湿地面积为l021hm2,现状湿地率32.81%,详见表1。
包头黄河湿地地处我国寒区、干旱半干旱区(简称寒旱地区),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上,是鸟类、两栖类、鱼类等湿地生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因此,物种丰富、景观独特,是包头市乃至西北寒旱地区一个得天独厚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包头的飞速发展,带来大量污染排放、开荒耕种、私挖乱建等破坏活动,黄河湿地应有的功能出现了退化现象,而且还出现包括黄河在内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地沙化、盐碱化,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等不良表现。过度的人为破坏使得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包头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亟待加强。
在自然情况下,黄河包头段流凌封冻时间常比上游的兰州早20多天,而解冻开河时间却晚一个多月。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导致每年的黄河开河期为特有的凌汛期。凌汛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利有弊。一方面极易造成串堤决口,淹没成灾:另一方面凌汛对于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的包头黄河湿地提供了必需的水源补给,保证了黄河湿地的良好发育。
3 湿地保护措施
3.1 立标定界
立标定界是湿地、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设置湿地边界、界碑、区界标桩、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明确湿地边界和范围,对周边群众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3.2 围栏
针对湿地内人为活动情况及野生动植物柄息地面临的威胁和可能遭受的破坏,在人畜容易进入处、珍稀野生植物分布处、鸟类等湿地生物丰富处有针对性地设置网围栏,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隔离网、围栏的高度2.Om,网柱与柱之间的距离8.Om.网格尺寸0.15x0.15(m)。采用镀锌钢丝网。
3.3 水源、水系、水质保护
3.3.1 保护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离不开水这一必要元素。适宜的水源、良好的水系和水质保障措施是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建设的基本保障,水源的选取、水系及水质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就近选取稳定、可靠的湿地生态补水水源。②合理利用和调度补水水源,在各水体维持合理水位变动范围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的生态用水需求。③尽可能连通湿地内部及周边水系,促进水体流动和水力循环。④加强对湿地内部及周边各水体流域的管理与保护,并采取合理措施帮助维护水体水质,降低污染风险。
3.3.2 水源
包头黄河湿地属黄河冲积下的湿地平原,黄河湿地的补水源主要有黄河、蓄滞洪区、河流及浅层地下水。
①黄河水。黄河包头段年内水位落差12m,高水位一般出现在汛期(每年8~9月)、冰封及凌汛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年定期的水位上涨能为堤南的黄河湿地带来大量优质水源,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②蓄滞洪区蓄水。每年凌汛期,西海湖蓄滞洪区会从黄河分洪。蓄滞洪区水量丰沛、水质可靠,可就近为黄河湿地提供充足的生态用水水源。③河流来水。哈德门渠、昆都仑河、四道沙河的来水,包括雨(洪)水、日常径流以及上游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出水。④地下水。包含在土壤、地层中的地下水能够成为湿地天然的补水水源。在地下水位高的季节,部分地势低洼处甚至能自行形成水面。
3.3.3 水系保护
包头黄河湿地区域内部及周边的现状地表水系水体十分发达,包括众多河流、湖泊、蓄滞洪工程区等,并紧邻饮用水源保护地,水系的保护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品质息息相关。水系保护如下:
①加强对湿地内部及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流域管理,完善流域的排水市政设施。对于沿途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严格截污纳管并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对于城市及农牧业、渔业养殖生产区,应有合理的雨水径流处理措施,控制面源污染。②完善各种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收集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③尽可能加强湿地内外部水系的沟通,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水体循环和流动。④充分利用周边水体的水资源,切实按计划合理调度补水水源,统筹规划湿地内部水体的水位变动范围,调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补水量,以保障各水体的健康发展。⑤西海湖湿地滞洪区是包头三大蓄滞洪工程区之一,在每年的凌汛期向黄河分洪2000万m3;在非凌汛期,西海湖湿地滞洪区还承担区域的调蓄和排洪功能,同时向湿地内部及周边区域的鱼塘、湿地、林地、农田等提供水源。⑥哈德门渠位于哈德门沟防洪体系末端,长8.6km,主要输送哈德门防洪体系滞洪区的退水,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在非汛期也有少量径流。哈德门渠的现状水源主要是包钢、神华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及两岸雨(洪)水,未来污、废水截留后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将仅有雨洪排入哈德门渠。在降雨期或汛期,哈德门渠的排水首先进入西海湖湿地滞洪区,作为蓄滞洪区补水。而在非降雨期或非汛期,蓄滞洪区水将被提升至哈德门渠,在形成水力循环的同时,帮助优化蓄滞洪区水质;同时,营造哈德门渠水量丰沛的环境也有助于其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维持。
3.3.4 水质保护
一是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为了进一步改善湿地水环境的质量,需要利用湿地自身的湿地净化功效,在湿地中的河流水域,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代谢以及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作用降解水中污染物,去除营养物、细菌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二是水质日常保洁。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防止危害性水患的形成,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体景观,需定期对湿地所属区域的水面进行保洁清理。保洁的方法有对水面的漂浮物进行人工清理和在水中设置振荡射流曝气机。振荡射流曝气机主要设置在水体流行性较差的水域,对深层水体实施充气(充入空气或者氧气)、搅动水体,形成人工造流,使底层水和表层水进行交换,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活力。
三是严格控制各湖泊、水塘及蓄滞洪区周边污染源。采取合理的水力循环、水体连通措施,有效改善水质。
四是杜绝无序的引水活动,维持水体的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变动,并根据水位落差变化,合理营造水岸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五是加强对各水体及湿地各时段水质的监测、评价和预测工作,重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污染源控制及管理工作。
六是科学布设水质监测网点,选取先进的采样、监测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进行有序监控,妥善保存水质监测结果,存档作为历史资料,便于后期对水质变化规律的预测和研究。
七是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参照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定期对水体的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便于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3.4 水岸保护
目前,湿地部分水岸(滩涂区)已被开垦为农田.加之河道采沙,部分水岸被损害,因此,要对水岸进行保护,维护其生态功能,并对受损水岸进行恢复和加固,保护、恢复水岸带植被。为了保持水土、提高防洪能力,并为动植物创造生息的场所,依据湿地水位的动态变化和水陆交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设计岸坡保护工程。采用自然生态的材料进行护岸,对于存在问题的岸坡可采用自然驳岸方法作为湿地护坡保护工程优选技术。
水岸保护主要针对人工湖周边水岸宽3m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保护建设。依据水陆交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设计功能以及使用状况,构建水岸植被带。驳岸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在岸边栽植阔叶乔木1行,株距3m,岸边往下2m包围栽植阔叶灌丛,规格80x80(cm)。自然驳岸植被主要有紫穗槐、柽柳、旱柳、垂柳、河柏、小香蒲、芦苇等。
4 湿地恢复措施
4.1 退田还湿还泽
由于湿地周边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及历史原因,部分滩涂湿地被农民非法开垦耕种,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恢复破坏的滩涂湿地,需进行退田还水还泽。该措施实施后,既可以扩大湿地面积,又大大加强湿地功能效益。
4.2 湿地植被恢复
水生植被不仅可以充分改善水质,更是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首要环节,还是黄河湿地鸟类和我国候鸟迁徙、栖息的场所,他直接或间接为各种鸟类、鱼类提供饲料和产卵繁殖场所,必须加强对水生植被的保护,否则水禽、鱼类的食物来源就会被切断,隐蔽栖息场所和繁殖环境便可能随之消失,重点保护的鸟类可能销声匿迹,鸟类自然湿地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4.2.1 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
在水域宽超过10m的区域,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视效果。水生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
4.2.2 水域较窄处的水生植物配置
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配置时不宜过高过于拥挤,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3~7m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观景。
4.2.3 抚育和管理
在恢复初期对重建的植被进行人工养护,提高植物个体的成活率,预防外来种和非湿地种的入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恢复后期,随着植被的逐渐恢复,养护管理将逐步弱化直至停止。
4.3 湿地补水
湿地水系的自然通畅,是湿地保护的基本需要。修建必要的补水工程,利用凌汛黄河高水位自然补给湿地水量,是节约能源、储蓄水资源、保护湿地简单易行的途径。
5 结语
实施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有效维持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护和改善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持湿地的多样性功能作用,保护黄河湿地的水资源与水环境,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维护湿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协调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