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工程毕业正文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

  • 投稿Leay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39次
  • 评分4
  • 58
  • 0

刘伯超 LIU Bo-chao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 213164)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摘要: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渊源深厚,互动融合已成发展趋势。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互动模式深入剖析,探索装备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Abstrac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e-related service industry have profound origin, and the interactive fusion of them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Through tidy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e-related service industry, the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model of them has been deeply dissected, and the path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anufacture-related service industry has been explored.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模式

Key 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manufacture-related service industry;interactive mode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021-02

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涵与关系

装备制造业是为工业发展提供“母机”的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是生产出各种通用或专用的生产设备而为工业生产提供工具的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源于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深化后将原本处于同一产业主体内部的大量生产性服务业环节剥离,服务规模扩大,形成了单独的产业。作为服务业中重要的“亚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是主要依托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知识密度相对较高、产业关联性较强的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更突显了高技术密集性与高密度知识性等特点。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类似,都具有集聚经济特征,且其城市化经济倾向显著,因此大型城市经常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关系式嵌入、结构式嵌入等方式为装备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服务,但又可以在空间上与之相分离。主要包括: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互动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是基于制造业的社会分工,致使在产业链上的不断衍生而产生的,两者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的目标就是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从信息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分销售后等各个价值环节提供配套支持性服务,其价值链形态与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形态密切关联,并呈现互动融合之势。“两业”之间互动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模式。

2.1 “两业”协同互动的市场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市场交易手段来完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活动外部化过程。企业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可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降低经营成本,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剥离独立出服务部门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实力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一些服务能力随着企业的壮大而不断地壮大,且服务水平、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在满足了本企业的服务需求后,还剩余较多的服务能力,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这类部门可考虑从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剥离独立出来,成立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它不仅可以为原装备制造业企业本身提供生产性服务,还能为其他此类服务需求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还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②企业服务活动外包形式。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企业终止一些本来由自身内部部门而提供的与核心业务关联性较小的非战略性环节服务活动(如物流、IT服务、会计等),转为运用市场交易机制,引入企业外部的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来提供相关服务,从而降低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凝聚力。同时,也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业务量,便于其形成规模效应。

2.2 “两业”协同互动融合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逐渐呈现出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两业”的产品特性、组织特征、产业边界等方面逐渐模糊。“两业”协同互动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①服务制造化形式。生产性服务业凭借着与制造业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以及制造业的工业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服务活动的交付效率、扩大规模,并呈现出大量的制造业类的要素(如:资本密集、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定制生产等)逐渐向制造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在这种发展趋势与市场环境下一批主动性强、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开始占据产业链中较高端的位置。这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不仅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服务,而且也为其他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向产业链后向进行延伸,逐渐形成装备造业产业链上一体化趋势较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企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优势。

②装备制造服务化形式。与此同时,一些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成长中,自身服务能力、服务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进而逐渐转变为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供应商,而不再是单纯的装备制造企业,并再次模糊了“两业”的界限。

这几种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互动模式并非是按照产业发展、经济进程阶段等标准进行划分的,而是可能共同处在同一时期的。在一个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也可能同时包括着剥离独立服务部门、企业服务活动外包等多种“两业”协同互动的市场化模式。同时,各种模式之间也没有优劣之分,每种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企业类型。

3 装备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协同发展路径模式分析

3.1 转型模式:加快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进程

根据上述分析,“两业”之间的界限随着产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模糊,呈现出服务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向。具体来说,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有两种形式:①业务主体转型。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商转型;②价值链转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抓住升级机遇,逐渐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现价值链升级。实现方法如下:

①政府积极引导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进入行业关联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向服务化方向转变,加速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品牌打造、营销策划、网络构建等关键性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②政府扶持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挥其自身的品牌、设计、研发、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从单纯装备制造企业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③政府针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项目建立适当规模的专项引导基金,对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困难给予补助。并对于转型效果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给予公开表彰、奖励、推广。

3.2 剥离模式: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逐步进行服务活动剥离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专业化经营的趋势,装备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活动是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而漫长的趋势。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专注核心竞争力,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实力强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进一步凝聚和培育核心业务环节的同时,可将非核心服务活动逐步剥离。对于自身服务能力强的服务部门,可剥离出来成立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于自身并不擅长的服务,可转包给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并与之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装备制造企业更容易集中资源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②政府引导、扶持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提供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更好的为未被剥离服务的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

③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主辅分离”。如明确“主辅分离”后的税负,如果高于分离前的,对于高出部分,政府给予适当的减免、补贴。

3.3 升级模式: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与时俱进,升级换代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实现生产性服务企业与时俱进的产业升级、完善服务体系,会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政府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实施服务业制造化转换。加速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运行中更好地融入“制造业元素”,促进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帮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的保护,在保持拓展服务活动大规模定制的同时,突出个性化发展。

②政府设立适当规模的专项资金,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创新(商业模式、服务界面、服务内容、服务技术等方面)。同时,利用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支撑平台建设,对于列入重大项目建设平台的,从专项资金中按比例给予扶植。

③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培育与扶植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

3.4 外包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外包

顺应国际形势,主动抓住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剥离的的机遇,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具体措施如下:

①鼓励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业组成服务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承担复杂性高的大型订单。

②政府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培育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如当本地装备制造业企业与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企业合作时可减免一定税额。

③打造公平竞争的透明市场环境,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颁布的政策,维护经济机构间的信任和政府机构的诚信。

4 结束语

装备制造业是为工业发展提供“母机”的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工具,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模式的相关研究,为探索装备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霍景东,夏杰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互动与融合的实证分析[J].安经济研究参考,2007,7.

[2]吕佳.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7.

[3]曹亮.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