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工程毕业正文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44次
  • 评分4
  • 41
  • 0

刘俊峰①LIUJun-feng;祝怡斌①ZHUYi-bin;杨晓松①YANGXiao-song;李青①LIQing;

霍汉鑫①HUOHan-xin;苏文湫①SUWen-qiu;朱亦珺①ZHUYi-jun;宋爽①SONGShuang;

董瑞芬②DONGRui-fen;陈斌①CHENBin;鞠丽萍①JULi-ping

(①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②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①BeijingGeneralResearchInstituteofMiningandMetallurgy,Beijing100160,China;

②ChinaIPPRInternationalEngineeringCo.,Ltd.,Beijing100089,China)

摘要:Cd作为重金属污染物中毒性最强的元素之一,已经对我国土壤特别是农田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Cd在土壤环境中有不可降解性,其毒性具有隐蔽性与积累性,如果含Cd的污染物富集在动植物内,就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风险。当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中,土壤的性质与水土环境因子会影响土壤与Cd的相互吸附关系,使得Cd在水土环境中的稳定性与迁移复杂多变。因此,本文对土壤与Cd的吸附机理与影响两者相互吸附的水土环境因子进行了综述。

Abstract:Asoneofthemosttoxicelementsofheavymetalscontaminantsinsoil,CadmiumhasledtoseriouspollutionforcultivatedsoilinChina.Sincethelowbio-degradability,Cadmiumcouldhasahighaccumulationabilitywithoutimpactingthegrowthofplants.Afterwards,Cadmiummayhasastrongriskandtoxicityeffectforhumanthroughfoodchain.OnceCadmiumappearsinsoil,thesorptionbetweensoilandCadmiumisimpactedbythedifferentfactorsofsoilandgroundwaterparameters,thestabilityandtransportationofCadmiumisalsoaffected.Therefore,thefactors(e.g.,pH,organicmattercontent,claymineralsdifferenttypesofelectrolytesandionicstrength,etc.)influencingthesorptionbehaviorbetweensoilandCadmiumiscriticallyreviewedandsummarized.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土壤;Cd;吸附;水土环境

Keywords:soil;Cadmium;sorption;water-soil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S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99-04

0引言

Cd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中“五毒”(Cd、Cr、Pb、As、Hg)中毒性最强的元素之一[1,2]。Cd是一种积累性的剧毒元素,其毒理性具有长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其在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会在环境中不断扩散、转化,最终通过富集效应在动植物内不断积累产生更大的毒性。人体某些器官中的Cd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危害往往需要数十年才能被发现,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功能失调、骨骼软化等疾病[3-5]。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万公顷的农业土壤已经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Cd污染,而由于稻米对于Cd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多个地区稻米中Cd的含量超标,如贵州同仁、广西阳朔、湖南株洲、浙江遂昌、江西大余、辽宁李石等多个地区[6-9]。对Cd的环境行为、污染防治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也已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对于土壤与Cd的吸附研究可以为土壤Cd污染的修复机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土壤Cd污染的修复工程开展与实施提供依据。

1土壤Cd的限值与污染现状

环境中的Cd主要来自于天然形成与人类活动。其中天然状态下的Cd主要赋存于含Cd的岩石中,其含量约在0.01mg/kg-2.00mg/kg,而人类活动排入环境中的Cd主要存在于土壤、水环境与大气环境中[10,11]。

为了保证含Cd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对动植物、人体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土壤中的Cd的背景值应小于0.20mg/kg,对于农业生产与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应小于0.30mg/kg(pH≤7.5)或0.06mg/kg(pH>7.5),为保证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应小于1.0mg/kg[1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2006)中规定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规定。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3-2006)中规定当土壤pH<7.5时,土壤的Cd含量应小于0.30mg/kg;当土壤pH>7.5时,土壤的Cd含量应小于0.40mg/kg。在《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规定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即最高容许含量)应符合:在酸性土壤中(pH<6.5)应小于5mg/kg,在碱性土壤(pH>6.5)中小于20mg/kg。

2土壤吸附Cd的类型

土壤对Cd的吸附类型可分为非专性吸附与专性吸附两种。非专性吸附指的是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即离子交换,Cd2+与土壤表面通过库伦作用力相互作用,是可逆吸附,发生速度快。专性吸附指的是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指的是土壤颗粒与Cd2+形成螯合物,Cd2+与有选择性地与土壤颗粒中有机质(如天然有机质)或可变电荷矿物(如铁锰氧化物)的氧原子或羟基产生内层络合,所以专性吸附是具有选择性,反应速度也较非专性吸附慢[13-15]。Cd2+与土壤颗粒的专性吸附可以用方程式:

S-OH+Cd2++H2O→S-O-CdOH2++H+

式中S表示土壤颗粒的表面,-OH表示土壤颗粒表面的羟基。

3影响土壤与Cd吸附的要素

当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中,土壤的性质与水土环境因子会影响土壤与Cd的相互吸附关系,使得Cd在水土环境中的稳定性与迁移复杂多变(图1)。

3.1pH对土壤吸附Cd的影响

土壤环境的pH是影响土壤颗粒与Cd2+吸附的重要因素之一[16,17]。在土壤显示酸性pH值时,土壤与Cd2+吸附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的表面性质,但随着土壤环境pH的增高,控制土壤与Cd2+相互吸附的主导因素则为Cd2+的水解、沉淀等反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Cd2+的吸附差异也随之降低。

随着土壤环境pH值的升高(>7.5)[16],Cd2+与水生成CdOH+生成,由于CdOH+与土壤吸附亲和力高于Cd2+,所以土壤有机质-Cd络合物的稳定性随pH升高而增强。其次,由于土壤环境pH升高,土壤溶液中H+与金属阳离子(如,Fe2+、Al3+、Mg2+等)含量降低,与Cd2+竞争吸附下降,也利于土壤与Cd吸附。此外,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形成Cd的氢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有利用土壤与Cd2+相互作用[6,7,14,16]。

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吸附反应起主控作用[16]。但随着土壤环境pH升高,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粘土矿物、水合氧化物和有机质表面负电荷增加,对Cd2+的吸附力增大。同时在氧化物表面对Cd2+的专性吸附、土壤有机质-金属络合物的稳定性随之增加。

3.2有机质对土壤吸附的影响

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颗粒与Cd2+吸附的另一个重要因子[18-20]。这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酚羟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与Cd2+发生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有机-Cd的络合物[21]。因此,土壤吸附Cd2+的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但在Cd低浓度时(0.001~0.1Cdμmol·kg-1),土壤与Cd2+的吸附也受到土壤中存在的可溶性有机质含量的控制。当Cd2+与这些可溶性有机质进行络合,Cd2+与土壤颗粒表面就会存在空间斥力,从而阻碍Cd2+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相互吸附[19]。

3.3粘土矿物对土壤吸附Cd的影响

土壤粘粒矿物因具有较大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比表面积,因此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根据粘土矿物表面官能团的不同,其对重金属Cd2+的吸附能力也有不同[19,22-24]。土壤粘粒矿物要包括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纤维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非晶质粘土矿物)。研究发现非晶质粘土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对Cd2+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土壤颗粒对Cd的最大吸附量与非晶质的铁氧化物含量呈正相关[25-32]。

3.4土壤中电解质对土壤修复Cd的影响

3.4.1电解质的离子强度

土壤水溶液中背景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对Cd2+的吸附也产生影响,随着土壤水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升高,Cd2+的活度系数会随之下降,并且无极络合物的含量也会增加,阳离子与Cd2+的竞争吸附效应也会升高,降低土壤颗粒对Cd2+的吸附能力,反之亦然。例如,当溶液pH为5,NaNO3的离子浓度从0.01mol/L增加到1.5mol/L时,土壤对Cd2+的最大吸附量由0.1mmol/kg减少至0.05mmol/kg。当土壤水溶液中电解质为Ca(NO3)2时,土壤对于Cd2+的吸附效果亦有类似的降低效果[33]。

3.4.2电解质类型

土壤水溶液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电解质,土壤颗粒对Cd2+的吸附性能主要受到阳离子类型的影响[34]。土壤中钙离子对土壤吸附Cd2+的影响要大于钠离子[34,35]。在以钠离子为主要阳离子土壤中Cd2+的吸附量是以钙离子为主要阳离子土壤的近5倍。如果土壤颗粒表面与钙离子吸附达到饱和,甚至可消除土壤颗粒与Cd2+的交换吸附能力。这是由于在水环境中钠离子产生的水化离子半径与钙离子相比要小,其对Cd2+的吸附点位的影响小;而钙离子与Cd2+则具有相似的水化半径,所以钙离子对土壤吸附Cd2+的影响远大于钠离子。

土壤水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的类型也对土壤吸附Cd2+有一定影响作用。例如,对于0.005mol/L不同阴离子的钙盐(CaSO4、Ca(ClO4)2、CaCl2)为主要电解质的土壤,其对Cd2+最大吸附量顺序为CaSO4>Ca(ClO4)2>CaCl2,所以土壤中主要阴离子对Cd吸附的影响力为Cl->ClO4->SO42-[36]。

3.5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可以通过影响土壤中硫元素的形态间接影响土壤对Cd2+的影响[16,37,38]。当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如水分饱和状态或深层土壤),土壤或地下水环境中普遍分布的SO42-转化为S2-,从而使土壤环境中的Cd2+转化为CdS沉淀,降低土壤中Cd2+的含量,土壤对Cd的吸附量增加。当土壤处于氧化环境,S2-转化为SO42-,又可使得CdS沉淀中的Cd2+再次释放到环境中,土壤对Cd2+的吸附量明显减少[39,40]。

3.6其他影响土壤吸附Cd的因子

影响土壤颗粒吸附Cd2+的因素很复杂,不仅仅是有一个因子作用,往往是由几个或多个因子同时进行作用,且还因土壤自身性质的的差异而不同[41]。土壤颗粒与Cd2+的相互吸附还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土壤环境水溶液中的铁、铝、锰离子含量增加,由于竞争吸附的作用,土壤对Cd2+的吸附会明显下降;当土壤中的可溶性硅酸盐增加也会明显增加土壤对Cd2+的吸附做用。此外,土壤中的Cd2+还有可能取代粘土颗粒晶格中的金属离子Cd2+。此外,土壤水分含量也可通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间接改变土壤对于Cd的吸附[16]。

4结论

土壤颗粒与Cd2+的吸附受到土壤自身性质与土壤水土环境因子的影响。土壤与Cd2+的吸附既有专性吸附也有非专性吸附,吸附规律复杂。目前的研究工作多围绕单土壤单个因子对于Cd2+的吸附作用研究,对于多个离子同时作用影响的研究工作尚少,因此实验结果真实代表性差。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应注重复合因子对于吸附Cd2+的作用影响,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拟工具,对土壤中Cd2+的吸附-解吸-迁移工作进行全面研究,为研发修复/钝化土壤中Cd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参数与机理支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樊霆,叶文玲,陈海燕,鲁洪娟,张颖慧,李定心,唐子阳,马友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10):1727-1736.

[2]宋伟,陈百明,刘琳.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水土保持研究,2013(02):293-298.

[3]滕德智,何作顺.锌Cd毒性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01):51-53.

[4]叶寒青,杨祥良,周井炎,徐辉碧.环境污染物Cd毒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03):9-12.

[5]朱善良,陈龙.Cd毒性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6(08):2-5.

[6]董萌,赵运林,周小梅,库文珍.土壤Cd污染现状与重金属修复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2012(04):212-215.

[7]冉烈,李会合.土壤Cd污染现状及危害研究进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69-73.

[8]肖春文,罗秀云,田云,卢向阳.重金属Cd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3(08):1-4.

[9]詹杰,魏树和,牛荣成.我国稻田土壤Cd污染现状及安全生产新措施[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07):1257-1263.

[10]杜丽娜,余若祯,王海燕,陆韻,刘征涛.重金属Cd污染及其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02):167-174.

[11]叶霖,潘自平,李朝阳,刘铁庚,夏斌.Cd的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04):339-348.

[12]周国华,秦绪文,董岩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与方法[J].地质通报,2005(08):721-727.

[13]梁振飞.土壤中Cd的吸附和淋失动力学及植物富集规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4]陈媛.土壤中Cd及Cd的赋存形态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07):7-13.

[15]刘俐,高新华,宋存义,李发生.土壤中Cd的赋存行为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06(02):6-9.

[16]黄爽,张仁铎,张家应,潘蓉.pH及含水率对土壤中Cd吸附及迁移规律的影响[J].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2010.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17]宗良纲,徐晓炎.土壤中Cd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3(03):331-335.

[18]陈同斌,陈志军.水溶性有机质对土壤中Cd吸附行为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02):183-186.

[19]黄爽,张仁铎,张家应,潘蓉.土壤理化性质对吸附重金属Cd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2(01):19-22.

[20]李朝丽,周立祥.我国几种典型土壤不同粒级组分对Cd吸附行为影响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02):516-520.

[21]任崇才,刘权.土壤Cd的吸附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0(05):47-49.

[22]范迪富,吴新民,陈宝,黄顺生,颜朝阳.土壤有毒元素Cd污染修复方法探讨[J].江苏地质,2005(01):32-36.

[23]杭小帅,周健民,王火焰,沈培友.粘土矿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J].环境工程学报,2007(09):113-120.

[24]王长伟.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应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0.

[25]曹积飞,杨秋荣,李英杰,康桂玲.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有害元素吸附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01):42-44.

[26]胡振琪,杨秀红,高爱林.粘土矿物对重金属Cd的吸附研究[J].金属矿山,2004(06):53-55.

[27]林云青,章钢娅.粘土矿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4):422-427.

[28]娄燕宏,诸葛玉平,顾继光,晁赢.粘土矿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8(02):68-72.

[29]吕焕哲,张建新.粘土矿物原位修复Cd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12):24-27.

[30]沈培友,徐晓燕,马毅杰.粘土矿物在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04(01):48-51.

[31]唐丽.氧化锰—粘土矿物复合物的表面特性及其对As(Ⅲ)的氧化[J].华中农业大学,2007.

[32]王锐刚,张雁秋.粘土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机理及应用[J].中国矿业,2007(02):103-105.

[33]Kookana,R.S.andR.Naidu,Effectofsoilsolutioncompositiononcadmiumtransportthroughvariablechargesoils.Geoderma,1998,84(1-3):235-248.

[34]Garciamiragaya,J.andA.L.Page,INFLUENCEOFIONIC-STRENGTHANDINORGANICCOMPLEX-FORMATIONONSORPTIONOFTRACEAMOUNTSOFCDBYMONTMORILLONITE.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76,40(5):658-633.

[35]Naidu,R.,N.S.Bolan,R.S.Kookana,andK.G.Tiller,IONIC-STRENGTHANDPHEFFECTSONTHESORPTIONOFCADMIUMANDTHESURFACE-CHARGEOFSOILS.EuropeanJournalofSoilScience,1994,45(4):419-429.

[36]Oconnor,G.A.,C.Oconnor,andG.R.Cline,SORPTIONOFCADMIUMBYCALCAREOUSSOILS-INFLUENCEOFSOLUTIONCOMPOSITION.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84,48(6):1244-1247.

[37]于童.不同初始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运移实验及数值模拟[J].青岛大学,2011.

[38]于童,徐绍辉,林青.不同初始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运移研究Ⅰ.单一Cd、Cu、Zn的土柱实验[J].土壤学报,2012(04):688-697.

[39]张光辉.Cd在包气带中的迁移与积累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5(02):64-72.

[40]张光辉,周素文,费宇红.岩土非饱和性对毒性金属Cd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02):16-20.

[41]李玉萍,刘晓端,宫辉力.土壤中铅铜锌Cd的吸附特性[J].岩矿测试,2007(06):455-459.

[42]赵丹.膨润土对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应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