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工程毕业正文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 投稿可苦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55次
  • 评分4
  • 31
  • 0

来臣军 LAI Chen-jun;王磊 WANG Lei;卢恩平 LU En-ping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 054035)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Xingtai 054035,China)

摘要: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是来自各种生产要素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重新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力机理,这种动力机理可由内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也可来自外在作用力的推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对邢台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formed by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by a new integrati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be pro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factors, and also can be a result of the push from outside forc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Xingtai to use the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the Beijing-Tianjin industries, comple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tegrat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动力机制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industrial transfer;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50-03

作者简介:来臣军(1979-),男,河北临漳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

0 引言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附加价值、低技术水平向高附加价值、高新技术水平的演变,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效率的提高。关于产业升级的动因,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

从供给方面来看,传统产业升级的动力有资本结构、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

从需求方面来看,传统产业升级的动力主要是市场交易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制度经济学普遍认为,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因之一是劳动分工的变化,包括岗位精细化、生产的标准化、生产迂回化等因素。

产业升级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内外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由于有动因的驱使,生产要素系统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这种体系的不断变化,形成了产业的升级(见图1)。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理论基础上,以邢台市为例,分析邢台市产业升级的系统动力机制,找出影响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

1 产业内部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产业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产业内的技术创新和人文社会资源。技术创新是各部门、各组织利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科学技术通过重新构思并与先进的思维方法结合,产生新的技术和工艺,最终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产业升级。人文社会环境包括创新环境、产业文化、传承文化。这些文化的集合使区域内的企业组织在日常工作和交流中不断的学习并产生新的思维和创意。人文社会环境从精神和意识上哺育着创新者,从而促进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不断产生。

1.1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力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无不都是技术创新推动的结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气为代表的革新,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它使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摆脱了繁重的脑力劳动,在这个时期,技术革新、信息交换、文化传播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前两次工业革命还要深远。

不难看出,产业的升级、社会的进步必须依靠科技的推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要鼓励和培育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点和关键点。

1.2 社会环境资源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

1.2.1 创新环境是创新的土壤

创新环境是指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组织结构、思想气氛、激励方式,如善用创造性的人才、适于和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尊重创造性人才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以及精神和物质激励等。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人们创新热情,鼓励人们积极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1.2.2 产业文化是产业升级的营养素

产业文化是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内涵,使产品内涵更丰富,产业发展更持久。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把产业文化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有效方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武器。良好的产业文化使企业形成一种优胜劣汰不断创新的机制,促使企业不断向先进行业学习,引进不同行业的先进技术、文化、理念、方法为己所用,不断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和生产手段。产业文化滋养着企业,为企业的不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2.3 文化传承是创新的源泉

传承和创新不是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在原来产业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没有传承,创新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创新是传承的继续和发展,只传承不创新,产品就没有生命力,就会失去市场,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传承不下去。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传承是继承的优秀文化和优良技术,是经过市场和社会千锤百炼而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必须继承和发展下去。只有在充分吸收过去产业技术、产业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创新才会有基础,才会有生命力。

2 外部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在外界因素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是直接的和有效的,良好的产业政策可以激发企业的创业热情,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人才的合理流动、需求结构的改变、能给行业带来产业升级的动力。国际贸易加强了产品和技术的竞争,促进了产业在区域的重新分配。

2.1 政府主导行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邢台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靠政府计划。 在市场经济时代,也有许多企业还没有自我升级的能力,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支点。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邢台市政府应结合河北省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制定邢台的产业发展政策。主动发挥政府在产业升级和转移中的主导地位。

2.2 人才的交流与流动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21世纪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人才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关键是要不断吸收先进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的创新。企业不能把人才当成私有财产将其固化,也不能常年不进行人才更替和交换。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产业创新文化的形成。新加坡人力资源部高级部长许连碹曾表示,新加坡政府充分意识到专业人士、职业经理人和高级管理人这三类人才在整个新加坡人力资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将建立一个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具有“职业弹性”的人力资源库,并推出“专业转换方案”以鼓励这三类人才在不同产业中的流动。因此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企业、产业、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我们应当创造社会氛围和条件鼓励人才的合理交流和流动。

2.3 国际贸易与投资

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增长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的产业升级。

随着各国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企业若想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必然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创新产品的功能和提升产品的质量,在适应国际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能不断创造和引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国外产品和技术的进口对产业升级也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使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水平。吸引外资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本不足的矛盾,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吸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益,能够提升产业升级的资本进来,这对于延伸产业链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外企业的引进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产品生产线,这对于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产业升级动力机制的实践

邢台清河的羊绒产业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辉煌时,全县拥有梳绒机2万台,年分梳各类毛绒23000多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还多,被称为中国的“羊绒之都”,曾一度成为邢台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虽然清河羊绒产业规模较大,但是产业附加值低,初加工比重高达70%,长期处在产业的低端,特别是在2006年受宏观政策影响,羊绒产业受到严重打击,清河大部分羊绒企业停产或外迁,销售额锐减30%。

为此,清河县政府号诊把脉,最后找出只有产业升级才是清河羊绒产业的唯一出路。具体采取的措施如下:

3.1 政策引导和扶持

为鼓励企业能够创出自己的品牌,清河县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创建自主品牌的暂行办法》,拿出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实施自主品牌创建工程,从媒体宣传、项目申报、参展等活动方面给予支持。在此政策的引导下,清河羊绒企业自主品牌每年新增200个,目前已到1500多个。在提升质量上,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靠质量赢得市场。目前清河已有18个品牌被评为“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和“中国毛纺织行业知名品牌”,7个品牌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3.2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销售

清河羊绒企业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网络销售。目前开设的网络门店达到500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50000余人,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

3.3 人才交流,提升了人才水平和产品质量

清河县羊绒企业在分散生产经营时,由于产业不集中,各道工序的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在自己单位的小圈子活动,不能提高技术水平。为了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清河县政府建立了羊绒科技孵化园,吸引企业集聚生产,解决产业分散的问题。目前,已有83家羊绒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并实行了专业化生产。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人才之间互通有无,这让产品的质量越做越精,员工技术水平越提越高。这让清河羊绒由过去在国内外市场无人知晓,到现在国内市场占到20%以上的份额,并每年出口达300多万件。

3.4 科技投入是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清河县政府和企业达成共识,认为实现产业升级,不加大科技投入是不行的。3年来,清河羊绒研发投入达5.8亿元,在羊绒制条、分梳、低温染色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家企业的质量标准超过国家标准,并成为比尔纤纱、春竹、珍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先后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12所科研院校合作,建立16个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清河羊绒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工程中心。

不难发现清河羊绒的产业升级之路,既有技术创新、产业传承、产业分工的内部动力因素,也有政府引导和扶持、人才交流、国际贸易市场的外部动力因素。

4 结语

目前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邢台遇到了历史机遇,因此必须转变思想,主动出击,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邢台有着资源和劳动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应主动承接来自京津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提高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根据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找到影响本地产业升级的动力因素,并协调和发挥好内外两个影响因素。

具体做法,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企业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由价值链的低端直接跨越到高端;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要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定位自身在产业链的位置,做到区域内企业分工合作。在外部影响因素方面,政府应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通过改善软硬环境,为本地产业升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

[2]陈晓永.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6).

[3]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