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年 TIE Sheng-nian;马晓芳 MA Xiao-fang;王宁峰 WANG Ning-feng
(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西宁 810016)
摘要:本文对青藏高原沙漠化地区植物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沙漠化地区的植物通过自然选择和长期进化演替过程,形成了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体现出对沙漠特殊环境的多种适应特性及方式,主要特征表现在沙生植物叶片具有发达储水组织,沙生植物茎系和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形态结构特殊、适应能力强等形态特征。青海沙漠化地区主要分在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黄河源区盆地、长江源区盆地,占青海沙化地区的99.5%以上,沙化地区植物特性与分布状况分析对该地区固沙植生材料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青藏高原;沙漠化植物;形态特征;分布状态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63-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2024);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发展专项(2014-Z-Y31,2015-Z-Y02)。
作者简介:铁生年(1965-),男,青海民和人,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材料研究。
0 引言
地球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地球荒漠化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全世界的陆地面积约1.49亿km2,占地球土地总面积的29%,其中半干旱、干旱荒漠化土地面积约4800km2,其面积每年以6万km2的速度扩增。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而且还将祸及子孙。根据2011年1月4日发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至2009年底,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3.11万km2,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和27.33%[1]。2004年至2009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717km2,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km2[2]。监测显示,中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趋势整体得到了初步遏制,沙化、荒漠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有扩展的局面。
青海高原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为柴达木盆地为介于东经90°16′~99°16′,北纬35°00′~39°20′之间,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面积7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居全国第四位。青海省域境内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最高海拔6860m,最低海拔1600m,比海平面缺氧度达20~40%。地势自西向东倾斜降低,西部极为高峻,东部相对低平。青海高原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低温、缺氧、高寒形成高原气候的主要特征。青海高原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高寒半干旱、干旱区的草原和荒漠地带,与其他的沙漠化地区相比,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海拔高、无霜期短、积温少,海拔一般都在2800~3400m之间。所以,青海沙漠化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青海沙漠化土地1675.5万hm2,为青海国土面积的22.96%,其中柴达木盆地沙区占青海沙漠化土地面积的65.00%,青海湖盆地占0.98%,共和盆地占3.52%,长江源区占23.58%,黄河源区占6.81%,此外,泽库县占0.11%。
青海高原的沙生植物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进程中,进过了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逐渐形成了适应沙漠恶劣自然环境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学特征,不仅在生物和沙漠环境之间,同时在植物和植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而又协调一致的、有规律的结合,并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3]。由多种植物群落组成的沙漠植物,都有一定的发生及演化历史和不同的特征与类型。沙漠植物的这些特征,均以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种类为基础。
1 沙漠环境种植物的基本特征
沙漠地区植物在地球上不断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和长期进化演替过程,形成了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表现出了对沙漠特殊环境的多种适应特性及方式。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沙生植物维持体内水含量的平衡是保证其生存和繁育的重要条件[4]。在适应高原沙化环境的过程中,沙生植物叶片具有发达储水组织。大花霸王、戈壁霸王以栅栏组织细胞长/宽、导管口径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霸王在发达储水组织型植物中以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和导管口径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相比本类型其它植物,霸王竞争优势最大,大花霸王、戈壁霸王次之[5-8]。
由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散失主要器官分别是根和叶,因而植物形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根和叶上,适应于干旱环境的植物的根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趋向于积极地从干旱环境中获取水分,而叶片有助于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因而沙漠植物适应沙漠特殊生长环境的一般规律表现在:形态结构特殊、生长迅速、根部发达、适应能力强等[9]。
1.1 植物的形态结构特殊性
干旱少雨和蒸降比差别大是沙化地区的显著特点。沙漠植物中的旱生植物通过形态结构的特殊性来保证干旱的条件下体内适宜的水分。这些特殊的形态结构中有的是减少水分损失的旱生结构,有的是以适应某种生长方式为主,在同一干旱生长环境中,使相伴生长的植物以完全不同的途径避免干旱带来的危害,防止永久萎蔫。在形态结构方面,旱生植物都具有厚角质层、发达的栅栏组织、气孔下陷、浓密的表皮毛、海绵组织退化等明显的结构特征[10],此外多浆旱生植物还具有肥厚的叶片、叶厚比值与贮水组织大、发达的贮水组织、肉质叶等特征。叶作为植物暴露在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器官,受水分、温度、光照等坏境因子的影响显著,正是由于叶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通过对植物叶结构指标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研究荒漠环境对大型植物和小型植物叶结构的变化[5-8]。
叶片厚度是植物叶的形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影响。在植株矮小型植物中,草霸壬、翼果霸王、四合木以叶片厚度为主要适应特征适应环境;骆驼蹄瓣、大花霸王以导管口径为主要适应特征适应环境:戈壁霸王以叶片厚度和导管口径为适应特征适应环境。对于生活在荒漠环境中的植株高大型植物,霸王主要以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以及导管口径的解剖结构特征适应荒漠环境,在适应高原环境中竞争优势最强。
生长在青海高原的沙生植物长期适应强辐射、低气压、多风、寒冷干早等恶劣环境,普遍具有极为发达的通气及机械组织,因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了明显的特点。如旱生型的锦鸡儿叶形变小,叶表面被稠密的灰白色的绒毛覆盖,来掩盖气孔,减少蒸腾,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叶肉组织被灼伤。旱生型肉质植物红砂叶的表皮覆盖蜡质且具有较厚的细胞壁及角质层,气孔下陷。
1.2 植物茎系和根系发达
茎是连接植物体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重要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植物体地上部分的主轴,支持着叶、芽、花及果实,并使它们在空间中形成合理的布局,适合光合作用的进行和花粉、果实、种子的散布。同时又是植物体内物质和养分运输的主要通道。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研究人员对大型植物和小型植物茎的解剖结构指标分析[5-8],植株矮小型植物,骆驼蹄瓣以导管口径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大花霸王以角质层厚度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戈壁霸王以表皮细胞大小和皮层厚度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多裂骆驼蓬以导管口径和维管束大小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中亚紫菀木以表皮细胞大小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蒙新苓菊以表皮细胞大小、皮层厚度、导管口径和维管束大小为其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
大型植物霸王的茎以皮层厚度和导管口径为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球果白刺以角质层厚度为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小果白刺以皮层厚度为适应环境的主要结构特征;霸王相对其它植物的适应特征更为广泛,竞争优势明显。
沙生植物的根部在适应恶劣环境的特征上也有所不同,由于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通常沙漠地表面为较厚的干沙层,离沙漠表层30至40cm以下为稳定的湿沙层,生物量较大的木本植物发芽后,主根生长速度快,迅速延伸扩展,向深层延生,以求得更多的地下水。因此干旱的沙漠地区深根性的植物较多,如柽柳的主根和侧根很发达,垂直根系可深至10m多,深深扎入地下水层,以吸收地下水。梭梭的主根伸至地下水层的深度可达5m以下。在荒漠地区沙坡头生长的油蒿垂直根系深达4.5m。因此,沙丘地表面的沙生植就是利用自身发达的根部,在沙层内水平或垂直生长来吸收水分和其他营养,以此来供应给植物地上部分生长繁育的需要,这是沙生植物适应沙漠恶劣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
2 青海高原荒漠地区植物的生长现状
2.1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及植物的类型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内陆断陷的盆地,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一般柴达木盆地仅限于昆仑山北麓的山麓和阿尔金山、祁连山的西段南麓线所包围的近似三角形区域。盆地东西全长850km,南北宽约250~350km,面积11.4万km2。在行政区划上,归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0]。盆地因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整个断陷盆地由低山丘壑而分割成很多个小盆地,如阿拉尔盆地、乌图美仁-察汗乌苏盆地、柴旦盆地、德令哈盆地、花海子盆地和马海-冷湖盆地等[11]。柴达木盆地属于干旱的高寒气候,盆地中部的平原区海拔约2676~3000m,最低处的察尔汗盐池约为2760m,中间地势低洼,四面环山,阻碍了暖湿气流的进入,水汽含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环境气温较高,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在40%左右[12],平均日照数一般为3000h。沙漠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的边远地区,是我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之一。沙漠面积14940km2,约占我国沙漠面积的1.8%[13]。
青海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植物种类组成贫乏,覆盖度小,结构简单。盆地有天然植物约计193种,分属38科133属。其中最大的科是豆科、菊科、藜科、禾木科等;分布最广的种属是红砂、驼绒藜、怪柳、芦苇、厚穗赖草、泡泡刺、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等。盆地植物种属组成贫乏,此外在地域分布上,由东向西种属逐渐减少也是一种显著的特征。据统计,盆地西部今有植物12科36属45种,而盆地东部有植物33科119属169种,这与盆地内部环境条件的区域性差异是相一致的[14]。
柴达木盆地内生长植物的地区主要是荒漠植物,占有植物面积的63%;多数植物类型的覆盖度很小,其中荒漠植物的覆盖度平均只有10%~15%,荒漠草原的覆盖度也只有20%~30%。盆地西部的砾石戈壁上,广泛分布着超旱生灌木膜果麻黄、琵琶柴、驼绒藜、梭梭为主的荒漠植物,同时半生有少数蒙古沙拐枣、疏花怪柳、中亚木紫苑、柴达木沙拐枣等;土地上有柴达木沙拐枣纯群落;流动沙丘上则生长沙鞭、驼绒藜、杨柴、罗布麻、梭梭、蒿属和怪柳等。柴达木盆地东南部为荒漠草原,主要由中温超旱生小半灌木紫苑、驼绒藜、黑柴、沙蒿、蒙古蒿等为建群种组成,低温干旱多年生密丛禾草和短花针茅、阿尔泰针茅、戈壁针茅、沙生针茅,低温中生的波伐早禾苗、中华羊茅、冰草,旱生多年杂类草如唐如特葱、黄花马兰、叉枝鸦葱。其间河流冲积平原上生长的植物主要为针茅、芨芨草。
2.2 共和盆地自然环境及植物的类型
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秦岭之间,包括青海共和县、贵南县和兴海县河卡镇,共和盆地总面积约138万公顷,占海南州土地总面积的31%[15]。共和盆地平均海拔约3200m多,属于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和高寒干旱荒漠区,土壤中粉沙含量约66.3%,沙质成分为98.3%,气候类型为亚湿润干旱区,长期高寒、多风、干旱。共和盆地的年平气温为1℃~3.3℃,最高和最低温差高达为60℃;年均降雨量不足300mm,蒸发量达1900mm多;年均8级以上大风时间可达31.3天,最高年份达75天,其中沙尘暴天数年均在15天以上[16-17]。
共和盆地的土地水土流失面积66万hm2,占盆地面积的48%,土地沙漠化面积约为126.7万hm2,占盆地总面积的92%,严重沙漠化面积约为10.3万hm2,潜在沙漠化面积为77.4万hm2,严重沙漠化面积每年以0.12万hm2的速度在扩展。半固定沙丘为5.9万h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16.5%,固定沙地12.4万h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35.0%。青海共和盆地龙羊峡水库坝址以上的控制流域范围多年平均悬移输沙量约890万m3,其塔拉滩是其中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其总面积约29.6万hm2,如今已有26%的土地严重沙漠化,42%的土地正在沙漠化,每日风沙肆虐,大量流沙进入库区,风沙严重威胁着龙羊峡的安全运行[18]。
共和盆地的温性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在2700m~3500m的坡麓、阶地、滩地和干旱阳坡地带。气候温暖干燥,春季多风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强,土壤主要以为沙壤、轻壤、粟钙土为主。由于温暖干旱的气候,草地退化、沙化草群的牧草种类单纯,盆地内植物的优势种有岌岌草、扁穗冰草、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旱生丛生禾草克氏针茅、紫花针茅及细叶苔草等,伴生种有早熟禾、火绒草、针茅、赖草、细叶苔草、多裂委陵菜、一裂委陵菜等牧草,植物盖度度达35%~60%[19]。
2.3 青海湖盆地自然环境及植物的类型
青海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毗邻半干旱的黄土高原,西与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接壤[20],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100m以上,最高为4755m,年平均气温-0.6℃~0.7℃,年降水量为327~423mm,年平均湿度41%~52%,土壤主要以为栗钙土为主[21]。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程度可划分成4个等级:①潜在沙漠化土地。土壤主要以沙质淡栗钙土、栗钙土、沼泽土为主。剖面完整,有机质层厚度一般在30~75cm,主要分布在克土至白佛寺、甘子河至哈尔盖、青海湖南线山前砂质草原、草褡裢湖滨沼泽地带及湖东种羊场小北湖一带。②拓展型沙漠化土地。植物覆盖度在60%以下,主要分布在沙柳河、甘子河、哈尔盖河,环湖各农场耕地、弃耕地,沙沱寺至鸟岛、布哈河两侧及石乃亥的砾石、粗沙质土壤、半固定沙质土地带,总面积462.53km2。③快速发展型的沙漠化土地。植物的覆盖度不足20%,地表原始形态已被破坏。主要分布在克土、湖东种羊场、大小占岭一带,鸟岛西北的大片流沙地及高大的沙丘边缘、半流动沙丘的河床地带。④严重沙漠化土地。新月型沙丘或新月型沙丘链及沙梁、沙垄、沙山组合成沙漠,基本上没有植物或少见,覆盖度不足5%,且主要分布在克土、大小占岭至湖东种羊场东部和北部及小北湖以南。在这4个等级中,强烈、严重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232.60km2。
青海湖盆地草场以草甸草原为主,组成草群的植物种类多为旱生、中旱生的莎草科、禾本科植物,优势种为草地早熟禾、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冷地早熟禾、旱生苔草、西北针茅、紫花针茅、猪毛蒿、矮嵩草、细叶苔草、多枝黄芪、达乌里黄芪等,主要的伴生种为西北冰草、洽草、多裂委陵菜、披碱草、扁穗冰草等。但长期以来,由于利用的不合理和气候、草原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草场退化严重,产草量大幅度下降,已严重威胁到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22]。
2.4 黄河源区盆地自然环境及植物的类型
黄河源区盆地地处于青海省南部,一般指达日水文站以上的聚集流域,地理位置为33°40′~35°25′N、96°00′~102°35′E,总面积约6.48×104km2,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青海省玛沁、称多、玛多、达日、曲麻莱、甘德6县[23]。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以上的区域.海拔均在4200m以上,源区共有湖泊5300多个,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黄河流域内最大的两个外流淡水湖,水域面积分别为610.7km2和526.1km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穿过扎陵湖与鄂陵湖,流经黄河沿[23]。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在-5.6~3.8℃,年平均降水量在262.2~772.8mm之间,年蒸发量在730~1700mm之间[24]。黄河源区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有源区西部沙地、北部沙地和东部沙地。西部沙地主要分布在玛多县内的黄河宽谷、玛多北部的山前缓坡、扎陵湖和鄂陵湖等环湖滩地、山前冲积扇和山前冲积平原、热曲河谷、岗纳格玛错周边的广大丘间地、柯曲河谷、夏曲河谷以及优尔曲河谷。北部沙地主要分布在共和盆地东部地区、巴曲宽谷、泽库县城以东的山前冲击平原、河南县城以西的广大丘间地。东部沙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河流和沼泽地边缘。
黄河源区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地貌等综合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生境条件,植物类型较复杂。黄河源区内共有植物78科,406属,1514种,其中有裸子植物种,被子植物1483种,蕨类植物18种[25]。盆地内植物主要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原化草甸的组成成分为主,常见有青藏苔草、沙蒿、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毛状叶嵩草、紫花针茅、窄穗赖草、粗壮嵩草、胶黄芪状棘豆等[26],有些地方有山生柳和驼绒藜等灌木,少数地方镶嵌有以垫状点地梅、苔状雪灵芝为主的垫状植物[27]。
黄河源区黄河阶地相对集中的沙丘还分布有沙蒿和柳属等形成的沙生植物类型。植物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异及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由东南向西北植物垂直带谱趋于简化。植物垂直带结构的不同,反应了高原边缘向高原内部随海拔升高所引起的植物系列变化。虽然边缘山地垂直带谱手毗邻地区的影响而出现温性植物类型,但就其内部特征而言与高原主体系列变化相一致,即表现为山地上部发育着特殊的高寒植物垂直带[28]。
2.5 长江源区盆地自然环境及植物的类型
长江源区地处青海省的南部,一般指聂恰曲与通天河汇合处以上的流域,地理位置32°30′~35°50′N,90°30′~97°10′E,面积约13.8万km2,东北以黄河流域与昆仑山脉及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为界,东南与四川省毗邻,南以唐古拉山脉与怒江流域及澜沧江流域为界,西以可可西里山及乌兰乌拉与可可西里盆地内陆水系分流[27]。地理坐标约为全区面积达13.8万km2,占据了青藏高原中腹的广大地带。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青海省治多、杂多、曲麻莱3县以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
长江源区盆地作为青藏高原的低温中心,年均气温为-2.2℃,年均降水量为365mm[29],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地减少,西部干旱区和东部湿润区的景观有着显著的差异。长江源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3189.70km2,占长江源区总面积的23%。其中中度沙漠化土地、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度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7661.83km2、11117.19 km2和4350.68 km2,分别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3%、34%和13%[30-31]。
长江源区广泛发育着各类高寒类型的植物,所以,长江源区是高寒植物类型,高寒区系特色明显。长江源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高寒沼泽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三大类型。本地区共有种子植物62科、321属、1377种。主要有以莎草科嵩草属的冷中生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草甸[32],其中该区域沼泽植物群落生长茂密,植物盖度80%~90%,土壤主要以沼泽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中具有密集、紧实的草根层,草皮层发达[33];以禾本科针茅属和扇穗茅属等的寒旱生种类为建群种的高寒草原;以垫状点地梅、苔状雪灵芝和匐匍水柏枝等分别为主的高山垫状植物;以耐寒适荫的川西云杉和耐寒旱的大果圆柏、密枝圆柏等为建群种的高山常绿针叶林植物;以落叶阔叶林、金露梅、山生柳、鬼箭锦鸡儿、沙棘和数种杜鹃等分别为建群种的高寒灌丛植物;以水母雪莲、四裂红景天、扁芒菊、团垫黄芪、无苞双脊荠、喜山葶苈、簇生柔子草等为常见种的高山流石坡稀疏植物等。
3 结语
3.1 青海沙漠化土地1675.5万hm2,为青海国土面积的22.96%,其中柴达木盆地沙区占青海沙漠化土地面积的65.00%,青海湖盆地占0.98%,共和盆地占3.52%,长江源区占23.58%,黄河源区占6.81%,占青海沙化地区的99.5%以上。该地区沙漠植物适应特殊生长环境的表现规律为茎系和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形态结构特殊、适应能力强,沙生植物叶片具有发达储水组织。
3.2 柴达木盆地植物种类组成贫乏,覆盖度小,结构简单,主要以荒漠植物为主,广泛分布着超旱生灌木膜果麻黄、琵琶柴、驼绒藜、梭梭、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为主的荒漠植物。
3.3 共和盆地植物以温性草原为主,优势种有克氏针茅、岌岌草、扁穗冰草、紫花针茅、青海固沙草、细叶苔草等;青海湖盆地以草甸草原为主,优势植物为猪毛蒿、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 骆驼蓬、旱生苔草、草地早熟禾、冷地早熟禾、细叶苔草、紫花针茅、达乌里黄芪、矮嵩草、西北针茅、多枝黄芪等。
3.4 黄河源区植物以高寒草原和高寒草原化草甸的组成成分为主,常见有粗壮嵩草、青藏苔草、沙蒿、紫花针茅、窄穗赖草、毛状叶嵩草、白刺、霸王、石生霸王、骆驼蹄瓣、大花霸王、草霸、翼果霸、戈壁霸、骆驼蓬、胶黄芪状棘豆等。
3.5 长江源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为高寒沼泽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以莎草科嵩草属的冷中生植物为建群种。
3.6 沙漠化治理是一项综合治理项目,最终是依靠植被达到绿化固沙的效果。不同地区形成沙漠化的机理不同,植被的种类也不同,治沙的手段也不同,建议今后的研究内容突出以下特点:面向沙区农业、牧业,在不同类型区,提出新一代防治荒漠化技术体系;针对沙区贫困落后与粗放经营的特点,开发沙区植物资源,形成产业化,振兴沙区农村经济;荒漠化治理筛选抗逆性植物新品种,通过治沙植物新品种培育,最终实现应用技术、应用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铁生年,姜雄.青海沙漠化治理现状和进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4):90-94.
[2]杨玉峰.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J].国土绿化,2011(1):6-9.
[3]张登山,高尚玉,哈斯,等.青海高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8-21.
[4]王勋陵,马骥.从旱生植物叶结构探讨其生态适应的多样性[J].生态学报,1999,19(6):787-792.
[5]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80-90.
[6]李正理,张新英.植物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246-261.
[7]周广泰,等.青海高山植物解剖特点的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45-60.
[8]王耀之,等.荒漠化草原常见植物叶内部结构观察.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7(3):87-96.
[9]马淼,李博,陈家宽.植物对荒漠生境的趋同适应[J].生态学报,2006,26(11):110-118.
[10]吴正.中国沙漠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90-291.
[11]吴光和,胡双熙,张光良等.柴达木盆地[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5:11-69.
[12]樊延平.柴达木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分区讨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14-243.
[13]王晓琳.柴达木盆地植物空间分布特征[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214-243.
[14]钟德才.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和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集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24-136.
[15]伍光和,张林源,等.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109-115.
[16]张东杰和盆地近50年来草地荒漠化驱动因素定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55-60.
[17]韩晓玲.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现状及治理途径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0(1):60-65.
[18]周雷,才吉,等.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驱动素定量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11(4):60-65.
[19]杨世琦,高旺盛,隋鹏,等.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因素定量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44-50.
[20]徐公芳,公保才让,等.影响共和盆地温性草原牧草生长气象因素定量研究[J].草原与饲料,2010,28(4):51-55.
[21]山发寿.青海湖盆地35万年来的植物演化及环境变迁[J].湖泊科学,1993,5(1):50-55.
[22]祁万录,郭连云.环青海湖盆地气候及其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草业与畜牧,2007(7):101-105.
[23]张旭萍,郭连云,田辉春,等,青海湖盆地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08(2):64-68.
[24]陈克龙,李双成,李迪强.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9(5):111-115.
[25]梁四海,万力,李志明,等,黄河源区冻土对植物的影响[J].草业与畜牧,2008(2):189-191.
[26]李迪文,李建文.三江源生物多样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0-150.
[27]司剑,胡文忠,盛海彦,等.黄河源区植物组成及其资源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5,21(7):90-95.
[28]魏振铎.黄河源区沙漠化现状与防治意见[J].青海环境,1998,8(2):76-80.
[29]吴豪,虞孝感.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功能区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189-196.
[30]冉瑞平,王锡桐.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J].生物资源,2004(3):200-205.
[31]范晓梅.长江源区植物覆盖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的影响及作物系数的确定[D].2001:300-309.
[32]吴玉虎.长江源区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6):1086-1101.
[33]高永恒,曾晓阳,周国英,等,长江源区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种间关系分析[J].湿地科学,2011,9(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