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工程毕业正文

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研究

  • 投稿Caib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60次
  • 评分4
  • 74
  • 0

张秀凤ZHANG Xiu-feng曰刘利LIU Li曰卢金荣LU Jin-rong曰崔文权CUI Wen-quan曰孙晓然SUN Xiao-ran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唐山063009)

摘要院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具有自身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压力的类型遍布在学业、毕业、人际交往、就业以及婚恋五个方面。在分析研究生心理压力类型的基础上,就如何帮助研究生进行心理调适以减轻压力提出了早期预警发现、心理咨询帮助等方面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院研究生;心理压力;压力类型;调适

中图分类号院G44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46-03

1 研究生心理压力概述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实践部门对研究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研究生正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中坚力量。有数据表明,2003 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267000 人,到2014 年,这一数字达到570000 人,是2003 年的2.13 倍。也就是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十余年之内扩招了一倍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这一群体的扩大,群体人数的增加不得不使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乎其个人生活的品质,更关乎现代化建设后备力量是否能够可持续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在众多的心理问题中,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事项。

研究生心理压力,是心理压力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和外延的范围要从心理压力的基本概念中进行抽象提取。关于压力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呈现出百家齐放的争鸣格局。虽说总体方向一致,但在微观细节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异。正如压力研究和理论的大师汉斯塞利(Hans Seley,1907-1982)所说的一样“压力,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淤有学者认为,压力分为,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感三种含义。压力有持久性和暂时性之分,当压力变成一种持续性存在的感受时,就叫做生活压力于。有研究人员认为心理压力既包括“紧张”和“应激”,又包括了引起“紧张”和“应激”的事件。在研究过程中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符合实际。盂还有的学者认为,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有暂时性和持久性区别。

综观有关压力定义的学术争鸣,结合我们自身的研究,本文认为,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平时生活中对某种事件经“刺激-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持续性特点的紧张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中感知到了压力的存在而又无法摆脱此种状态所形成的具有持续性紧张感存在的心理状态。在掌握心理压力的定义之后,我们认为研究生心理压力应该如下定义:研究生心理压力是指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某种事件进行应激式的主观反应时所形成的一种持续性的紧张心理状态。

2 研究生心理压力类型研究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业压力。作为学生,其主业就是学习。研究生的学习不同于本科生,不仅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受到学术方面的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动手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氛围中,心理压力的出现也就有了其现实的合理性。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压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的数据分析,超过七成的学生其第一学历背景多是非211、985 高校的毕业生。虞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在迈入211、985 高校研究生的大门之后,对这些重点大学的学业安排以及教学要求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并且面对这些高校原来的学生,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也对这些普高高校出身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着优势以及学业的差距,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压力问题也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二是科研方面的压力。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并且要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既需要较为夯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而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多会做题考试,理论基础欠缺而动手能力更是缺失。这种状况导致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既无法完成导师要求的科学任务,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独立研究,这种情形的出现为研究生心理压力出现埋下了伏笔。

2.2 毕业压力。作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同于本科生。不仅要完成规定课程要求、修满规定的毕业学分,还要完成一定科研量,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能否达到学校的要求成为其能够是否毕业的重要指标,于是论文的压力成为研究生、尤其是211、985 高校研究生的梦魇。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要发表多少论文,个别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的学术论文。这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这种过高的要求也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往往与就业压力叠加。在双重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2.3 人际交往压力。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外界的要求,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已日益成为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人际交往能力强,个体的未来的发展就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然而,研究生群体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接触的人较少。研究生的招生多是小班的规模,同专业同班级的人数有限。再加上科研任务不同、选修的课程不同以及每个人自我处理的事情较多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个体很难在一个群体的氛围中生活,这种个体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中,不利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别谈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了。分散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研究生缺乏一个情感沟通与宣泄的合理渠道。这种较窄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得一些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无法获得有效的情感支持而走向极端;第二是适应困难所带来的人际交往恐惧。人际交往恐惧表现在个体厌恶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喜欢独处,遇事情喜欢钻牛角尖,无法通过正常的管道来进行自我宣泄。这种情况往往体现在那些家庭出身贫寒,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普通院校考入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群体。他们有着较为敏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着较为严重的自卑感。学业上的落后、经济上的掣肘,往往使得他们自我评价降低,同时厌恶正常的社交活动,这种人际交往的异常状态常常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

2.4 就业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也愈来愈旺盛。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并且这种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导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并引发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有着较高的职业期望值。他们不仅仅是要获得一份工作,还要求能够获得一份收入较高且职业声望比较好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才能够另他们满意。然而社会提供这样工作的能力是非常有限得。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往往引发研究生出现心理压力问题。

2.5 婚恋压力。进入研究生阶段,每个人的年龄都已经超过法定婚龄,进入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阶段。按照常理,在学校来解决婚恋问题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学业繁重、科研任务重导致的人际较为狭窄等原因,研究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男女比例失衡。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观念仍较为传统的国家来说,在一定的年龄没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都会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另外,有些人虽然有男女朋友,但是在遇到感情变故等突发问题时,往往因缺乏应对经验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一些极端人士做出自杀等不理智的行为,这严重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3 研究生心理压力调适的对策分析

根据对上述压力源的分析,造成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有鉴于此,在帮助研究生减压以及心理调适时,也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

3.1 建立研究生心理压力发现的早期预警机制。心理压力从出现到一个严重的情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总会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较为异常的表现能够流露出来。如果我们能及早得把握这些异常行为,就能够合理得引导他们进行压力宣泄,从而防止更严重问题的出现。为了及时获取这些异常行为,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机构应发展自己的“线人”来及时获取这些情况。研究生的导师、同寝室的学生以及班级的辅导员都是最佳人选。干预机构应当经常性得对上述人员进行启发性的培训,及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来建立对早期心理问题的及时干预机制。

3.2 丰富校园文体活动,帮助研究生减压。研究生的学业以及科研任务较为繁重,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埋头于实验室的仪器之中,生活简单枯燥。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之中,必然带来心理张力的扩大而导致严重的心理压力问题。为此,为了帮助他们减压,把他们从枯燥的仪器之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运用丰富的文体活动来吸引他们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得研究生在趣味之中获得压力的缓解,并且在集体活动的氛围之中培养他们的人际相处与人际交往能力。

3.3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高校要形成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体,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开展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校内外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健康研究的专业人员给研究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引导并教会研究生及时识别发现自身的心理压力,学会正确对待自身的心理压力以及能够较为准确得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学会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或者在研究生学业课程中专门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该类课程的性质宜定为必须课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身的压力问题。另外,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方面,要鼓励学生在出现心理压力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帮助。创新接收咨询要求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入心理咨询室以获得专业的心理帮助。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要做好学生的隐私保密工作,以自己的敬业专业赢得学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