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关注学生实际体验

  • 投稿cC有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15
  • 0

陈宗媛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普底中学 551700)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实际体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克服数学概念教学的乏味现象,笔者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接触日常用品、动手实际操作、快乐阅读信息材料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好,下面我们进入数学概念教学实际体验的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概念;教学;实际体验

数学概念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因此,概念教学成为了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组织好概念教学是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关键。由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注定数学概念在学生眼里是枯燥单调的,不象文学描写的青山绿水,教学中稍不注意,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艰难费心,有的同学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2010 年9 月我接任七年级数学课,经调查该年级有1/3 的同学不喜欢数学,几乎全部不喜欢数学应用。然而,翻开数学教学的历史,数学概念无不是来源于生活和实践的总结。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实际体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克服数学概念教学的乏味现象,如何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实际体验,笔者阐述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现象,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指孩子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喜好情绪和专注的态度。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在实际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可以说数学现象无处不在,时时都会碰到数学,时时都在与数学打交道。为此,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归纳总结领会其中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路上爬行的一队蚂蚁,来来去去,非常之多,到底这队蚂蚁有多少只?有同学估算过,而且估算的方法很好,就是截断一小截蚂蚁,数出这小截蚂蚁的只数,再量量这队蚂蚁的长度,就可以估算这队蚂蚁的总数。明确指出这就是数学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方法。学生也明白了“样本”和“总体”的概念。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这种数学现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感觉到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也有益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接触日常用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概念离不开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产品形状的大小、材料用料的多少、质量的优劣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三角尺、书本、文具盒、口盅、漏斗、梯桶、书柜、球、建筑物等了解物体的形状,了解点、线、面的关系;在教“线段、射线、直线”时,引导学生通过教室里的窗条、光管、黑板、桌子、课本、铅笔,光柱等直观了解日常生活用品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还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街小巷,观察四周的廊柱,脚下的石块,找出三角形、矩形、圆、圆柱、棱柱、圆锥、球体、点、线、面等等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形。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才不致于使数学教学教得枯燥单调。

三、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过去只注意在解题的环节上下功夫,而在概念的教学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下功夫不够。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就是要学生亲自参加实践,亲自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线段”内容时,我让学生亲自拉线拉绳排队体验“线段”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线段中点”内容时,我让学生做拔河比赛,为体现公平,如何找到绳子的中点,即找“线段中点”,体验“线段中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统计”一章时,为知道“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观念”等概念时,如何让学生体验这些概念的形成,《新课程教学法》的一个案例就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为了解学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学生需要讨论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是调查全校所有学生还是调查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此分析中学生将体验到抽样调查的一些客观必要性,认识到抽样调查的优越性:可以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选取样本呢,即可以调查哪些人?调查本班的同学,调查在操场上打球的同学或图书馆里读书的同学,还是在校门口随便找一些同学、每个年级的男生、女生按比例各抽取几个人,抑或按各班名册随便点几个人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为了样本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总体情况,在抽样时应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等;其后学生还将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等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会获得数据整理和表示的各种方法、数据分析的几个量度、感受到统计推断的意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感知以上几个概念的内涵,通过多次这样的实践活动,势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统计观念。

四、阅读信息材料,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数学阅读指的是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数学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识、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专注的数学阅读,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掌握字里行间隐含的或显露出来的数学信息,便于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阅读材料:在儿童玩具专卖柜,小飞机价格仅为每架8 元,大飞机每架40 元,5位小朋友在该专卖柜买了上述两种飞机共10 架,一共花了240 元。请问:小朋友共买了多少架小飞机?买了多少架大飞机?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感到比较头疼,方程组解得滚瓜烂熟,这类题则表明不会做,老师分析、讲解后有的同学恍然大悟,有的同学还是一片茫然。说明学生对题目没有经过认真的阅读,这就要指导学生阅读题目,阅读一遍、两遍、乃至三遍,透切理解题目,列出代数式,各个击破,再找出题目的相等关系,归纳得出方程组,破解问题。又如“8 人赶火车问题”:8 人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 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42 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 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 千米/时。问:这8 人都能赶上火车吗?这更是要求学生要仔细阅读。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代数式、方程组、路程、速度和时间”等概念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的存在离不开数学。

这样,至2013 年我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已是九年级,他们了解了数学,表明接受数学,所有学生愿意探索数学的简单应用,全部顺利毕业。有2/3 的学生获得升学。跟踪调查表明,不管是否升学,他们对数学一样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因为他们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而又服务于社会生产。总之,让学生充分接触生活实际,了解社会发展,直观经历观察、思考、操作、表达,才会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