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数学课堂与生活——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投稿一朵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44次
  • 评分4
  • 24
  • 0

朱建刚

(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中学贵州贵阳550029)

【摘要】本文从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的角度,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强调了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创设,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获得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情境;创设;生活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这充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重要意义。“生活数学”的新理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沐浴到了生活的阳光。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纽带,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教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喜闻乐见和常见的生活事件中提炼出数学情境,从生活实际中引岀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并以此为契机,切入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实现“生活数学”的新模式。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获得和谐快速的发展。

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高质量的数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创设情境,应该重视数学情境的生活化,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情境的数学化。

为了使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融会在一起,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因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一、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必须要切合学生的生活背景

创设情境时,我们应该关注我们的教学群体的生活背景,由于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教学对象的生活背景也有所不同。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切合所教学生的生活背景,创设出与学生生活背景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反之,如果我们创设的情境不切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教学情境对于学生而言便变得索然无味,让学生难以理解,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初中学段的空间与图形中“丰富的图形世界”时,对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以常见的农村建筑和植物叶片形状等为情境引入教学总比使用城市建筑、立交桥等情境让学生感觉亲切得多吧。如果真的只重视图形的丰富而强硬的使用什么名车标志、名牌标志等去引入教学,将会使农村学生感到陌生而无趣。反之,如果我们对城市学生去使用这些他们常见的材料为情境,这将会使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昂然。

二、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必须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特征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兴趣培养先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只有把这个拿捏好了,创设出切合学生的兴趣的情境,才能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抓到主动权,才能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好数学教学。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就可以引起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发展。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并切合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这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做到切合于学生的兴趣,就必须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好认真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和分析每个学年段的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和兴趣。有差异的、有针对性的对具体学生创设好适当的情境导入教学,就能使学生能够兴趣昂然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之中不去考虑这些因素,所创设的情境不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必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中索然无味,难以调拔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过程中,在创设情境时,给出实际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8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这个问题情境的取向在于诱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讨不同的走法所产生的结果。如:

①先向东走5m,再向东走8m; ②先向东走5m,再向西走8m;③先向西走5m,再向东走8m;④先向西走5m,再向西走8m等。不同的走法,有不同的结果,本情境不但生动有趣,而且还贴近生活,贴近教材。情境中的悬念顿时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这对探究和学习“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打下了良好的伏笔。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三、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必须要切合课堂教学主题

数学知识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每堂课的教学主题的情境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去挖掘,去筛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这就不难办到使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去切合课堂教学的主题。

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这也是新课程迈出的一大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切合课堂教学主题的情境,更是缩短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更好的切入点。

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直接切入课堂教学的主题。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性质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或在联接中考中的易错易混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走进迷魂阵,不断碰壁,引导他们走出思维误区,给其指点迷津。这样的情境教学过程实际是使学生错误的思维逐渐弃之,正确的思维得到优化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性质时,让学生观察下列过程:因为2>-3,两边都乘以-4得:-8>12对吗?学生都知道不对,但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不等式的性3的认识: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四、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还应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生活赋予每个学生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也使每个学生存在着共性也有着个性,个性不同,导致学生的思维也有差异。所以,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方式,适合学生个性需要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地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内容对于每个学生更具有真实性、趣味性、问题性、开放性,并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思想参与实践方法,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即生活的乐趣。

例如,在实施对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游戏公平吗”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在考虑这一学段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童稚未眠,对游戏有很高的热情的基础上,我准备了几个转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转盘游戏实验,让学生兴高采烈的在实验中经历了“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的实践过程,学习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发展了数学能力。

生活的阳光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学习即生活。科学、恰当且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则是一把帮学生打开数学知识殿堂和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沈阳主编,心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