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嵌雯
一节优质课必具有独特的构思,新颖的创意;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而是要有知识的拓展,思维的训练,技巧的点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部分-前言)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这些提法充分体现了“课标”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
求异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方式,对于教学构思、问题解决、课堂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试举例说明,与同行探讨。
求异思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发散思维”,即对一个事物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和思从而摆脱经验、常识造成的“心理定势”的束缚,寻找到答案。
例如在对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对一道习题的处理。
题1:已知如图(一)⊙O是△ABC的外接圆,AB=AC,P是边BC上的一点,AP的延长线交⊙O于D点,求证AB2=AP×AD。
在教学中,应当不失时机地运用发散思维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及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能力。据此,本题可以改编为:
题2:已知如图(二)⊙O是△ABC的外接圆,P是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P交⊙O于点D,那么结论AB2=AP×AD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这里的第一步运用了逆向思维,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2,似乎复杂化了,实则是巧妙地寻找到了解题的路子。
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是相对而言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它们都是思维的重要方式。人们往往习惯于用正向思维,忽视了逆向思维,而当人们探究和运用了逆向思维,就是发现了思维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文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数学教师以及我们的学生应当举一反三,以本题的思路为引子,解放思想,拓展思考,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推进课程改革,推广探究性学习方法,各地各校都在探导教学新路子,不管怎样,教育创新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求异思维拓开教学新路就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