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开放数学课堂,注重动手实践

  • 投稿鬼畜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67次
  • 评分4
  • 87
  • 0

文/宁德鸿

如何构建积极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激发动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呢?就是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形成熟练的技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实践、探究、实验型思维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辨析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实践技能的目的。

一、制作学具,体验知识

职高学生数学基础弱,底子薄,教材中的概念、命题、定理的理解和掌握,都显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无法进行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特别是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这些知识,学起来很吃力。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不深,接下来的讨论、探究就会走过场,收效甚微,做样子的多,干实事的少。但要让他们自己动动手,利用学具比划一下,感受一下,对知识、概念的来历亲自琢磨、体验,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他们封闭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萎靡的情绪就会突然高涨。

例如:在讲到“角的概念推广”时,我让他们每人做一个可以旋转的角的模具,在课堂上教师先拿教具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旋转、体验。同学们经过反复实践,对本节课涉及到的角的定义、始边、终边、正角、负角、零角,以及象限角、界限角等概念,理解的清清楚楚,整个课堂显得很轻松,很活跃,再没有以前那样“老师在台上忙个不停,学生在台下一动不动”的尴尬局面。经过自己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了角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理解程度加深了,练习的达标度也相应地提高了。

二、动手实践,加强探究

中职生是未来的工厂技师、车间骨干,是典型的实践性人才。在数学课上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的设计课堂进程,有效的发挥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乐于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具备娴熟的实践技能和探究精神。自己亲手体验,会产生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大脑反射,刺激脑细胞变得兴奋,也就会让学生积极起来,从而使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反复操作,就会内化为知识长久的被记忆、储存。

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更是帮助我们理解记忆数学定义、概念、定理的重要方法。实践的更深一层就是探究,是知识的升华,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是缜密思维的体现。例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an+1=an+d后,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3,d=4,求a6?学生先按定义去计算a2,a3,a4,……a6。完成后老师提问:“题中的a6能不能直接算出来?请大家分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同学就兴奋的高喊:“出来了,做出来了!”师:“请上讲台讲解你的思路。”他的思路如下(板演):

a1=-3,a2=a1+d=-3+4=1,a3=a2+d=a1+2d=-3+2×4=5,

a4=a3+d=a1+3d=-3+3×4=9,……,a6=a1+5d=-3+5×4=17,

可得一般式:an=a1+(n-1)d这位同学严谨的推理过程,让课堂顿时变得活跃起来,老师带头鼓掌。然后让学生继续交流、巩固,这时候,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还有别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图示法:

由上图可知,等差数列相邻两数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因此可得:

a6=a1+5d,推广得:an=a1+(n-1)d

图示法直观,形象,进一步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使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热烈的掌声充斥教室。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本节课得到了体现,教师始终在指点、引导、归纳,主要的时间留给学生。并及时用掌声、鼓励性语言激励他们、肯定他们,亲昵的称他们“小高斯”、“小牛顿”、“小爱迪生”……,引领他们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

三、参与实验,联系实际

统计知识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小学数学教材,不论是统计图表的观察、数据分析,还是可能性、集中趋势、波动大小的判断都和生活息息相关。而统计知识的结论大多是通过实验来得出的,而恰好是这些实验让许多数学老师所忽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这也使很多学生不会用统计知识去分析问题。统计并分析学生的成绩、体重、身高、爱好,抛掷骰子、硬币,得出可能性,以及加法、乘法原理的教学,尽量都要通过实验,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过程,经历结论的得出,才能使他们掌握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为以后的生活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老师应把统计课设计成开放性课、实验性课、探究性课。成功的实验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参与度,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软件操作,学科整合

软件操作和数学教学的衔接,是数学教学的瓶颈,受学校条件限制和注重升学率的缘故,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职高专业课经常进行软件操作,如财务软件,制图软件,数控车床设计软件等。数学教材也纳入了很多关于软件操作的知识,如使用计算器让学生进行三角函数计算,对数计算,开方计算;使用几何画板作函数图像,修改参数,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利用Excel进行存、贷款计算,数据统计分析等。这些均属于数学与计算机学科的整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种整合已经越来越成为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单靠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的示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教学硬件的大力提升,更需要教师在这方面的钻研培训,使数学与其他学科得到有效的整合,获得长足的发展。

高效课堂改革的进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学生在变化,知识在更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始终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积极钻研,以课堂为主阵地,教材为载体,大纲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开放课堂,科学施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脑,乐于实践探究的良好习惯,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为塑造新时代创新人才而努力奋斗!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1251)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