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留点时间,让课堂更精彩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33次
  • 评分4
  • 73
  • 0

文/曹增力

数学是智慧的,智慧的数学课堂充满着精彩。智慧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精彩生成点,精彩的生成就是学生智慧的流露。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索,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给予学生留点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留点时间,体会特征

笔者曾听过一位骨干教师上基于预习基础上的有效教学,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一课。由于教师的教学,是在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将课堂结构作了适当的调整,在最后的练习中,安排两组习题,让男女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巩固本课学习的新知,应用新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第一组,男生题目:64×18+36×18,(100+3)×24;

第二组,女生题目:(64+36)×18,100×24+3×24。

作业反馈时,教师并没有校对一下答案后,直接转到下面的习题练习中,而是在学生讲述答案后,留点时间,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做法。

生女:先算括号里面的,得100,再用100乘以18得1800。

生男:64乘以18加上36乘以18,等于64加上36的和乘以18,即100乘以18,得1800。

师:你为什么没有直接计算64乘18和36乘18的积,再将它们的乘积相加,而选择这样的做法,说说你的想法?

生男:64个18加上36个18,两端求的都是多少个18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将它们合成一共是多少个18,而64与36相加正好得到整百数100,100个18的和是1800,用的正好是乘法的分配律。

师:后面的一题,你又为什么没有直接将100和3相加,得103,再乘以24呢?

生男:因为将100和3相加,得103,用103去和24相乘,不能口算,要笔算出结果,使计算不简便。

生男:用24分别去乘100和3,再将所得的积相加,可以简便。

生男:24乘100,3乘100,计算时,都可以进行口算,这样展开好算,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教师无意间的练习讲评,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从正反两方面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应算特征,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有时也能达到计算简便,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绽放。

二、留点时间,优化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讲、少讲,不需要讲的内容尽量不讲,留点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讲述自己的思路,阐述自己的方法解法。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笔者出示这样一道习题:在□中填上合适的数,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

2□5 143□ □45

在组织交流反馈时,笔者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在大家的面前晒一晒。下面是学生想法的互动交流。

生1:我是一个一个想的。2□5,□中可以填的数有10个,从0到9,被3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应是3的倍数,所以0、1、3、4、6、7、9都不行,只有2、5、8可以。

生2:可以这样想:2加5得7,满足是3的倍数,最小是9,所以7要加上2,即□里可以填上2。9后面应是12,所以在2上面再加上3得到5,再加3得8,所以可填2、5、8。

生3:□45,因为4和5相加得9,9是3的倍数,所以□中应填的数是3的倍数,因为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只能填3、6、9三个数。

三、留点时间,自我梳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尽情展现,在名师与新颖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授课形式大都是常态课。笔者最近有幸听了几位教师的常态课,发现教学即将完成时,教师往往采用做作业的形式作为一课的结束,而忽视了课堂小结。一节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知,教师在讲授中,还加入了大量与新知相关的内容。学生接受了大量信息,这些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其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课堂小结无疑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率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留点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整理,梳理知识,促进知识内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内在联系,达到思维的升华。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思路,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提升,教师要还学生以时间,还学生以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