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以“错”引思,促进认知有效建构

  • 投稿Adam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19次
  • 评分4
  • 93
  • 0

文/顾 颖

【摘 要】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作为教者的我们,要学会“容错”,善于抓住教学契机,让学习过程在“动态生成”中挺进,让课堂彰显生命智慧的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容错;以错引思;有效;认知建构;教学智慧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面对我们的学生,他(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更何况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有探索,就难免会“出错”。因此,正如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教学精彩生成的可用资源。“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因此作为教者,我们要学会“容错”,同时善于抓住教学契机,以“错”促学习目标、认知结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习过程在“动态生成”中挺进,让课堂彰显生命和智慧的活力。

一、以“错”促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首先请学生们联系实际,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而后发问:“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学生回答:“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我出示投影(图1)。这个投影一出示,很多同学先是满脸疑惑:这也是三个角,可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接着便议论纷纷:看来,有三个角的图形不一定就是三角形。有的同学思考片刻便抢着说:“这个图形虽然是三个角,可是它不是三条边。我觉得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很多同学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称是。我笑而不语,又出示了一张投影(图2)。这个投影一出,同学们更茫然了:这也是三个角,三条边,怎么不是三角形呢?教室里又是一片讨论声。这时,我见火候已到,又利用课件演示:三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看到这个演示,又通过讨论,得出了: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时,大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一个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对知识主动、积极的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思维热情,同学们在“欲罢不能”的浓浓的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二、以“错”促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方法让学生自己悟”

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悟得,从而再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这样,学生不仅扎实地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还灵活运用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学习的美好体验,享受到了发现学习带来的愉悦。

三、以“错”促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思路让学生自己讲”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四、以“错”促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错误让学生自己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具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把我们的课堂创设成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在我们的课堂中,使“容错——救失——利导”构成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就像倾斜的比萨塔,同样具有独特而真实的审美意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草桥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