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浅谈合作式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58次
  • 评分4
  • 96
  • 0

山东省威海二中 张新波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合作式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实施。文章从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及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合作式教学;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69-0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复合型社会中,团队的精神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合作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合作式教学不仅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也包括师师合作。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这三种合作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论述如下。

一、师师合作

传统的教学就是按照课本顺序一节一节地学习下来,这种处理方法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深入、彻底地掌握知识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教师如果能够进行模块整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全面、深刻、到位,而模块整合工作是很多教师个人无法完成的。

如函数模块就非常有必要通过师师合作完成模块整合。其一,函数部分比较难理解,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其二,难理解的知识点学习好了,后续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比如,单调性的定义,学生很难掌握,但学习了导数判断单调性之后,学生就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其三,便于学生构建函数部分的知识框架。下面笔者以函数的模块为例简单说一下师师合作的实施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部分

第一步:确定整合内容:(必修1)第二章函数;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选修1)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步:由组长统一组织全体教师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就课标对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了如指掌。

第三步:确定小组,每个小组三名教师,新老搭配,确立组长。

第四步:确定每个小组的具体负责项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单元,每一小单元内容包括微课、学案、跟踪练习、自我测评、课后作业等部分。每小组的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小组:任务一:函数;任务二: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二小组:任务一: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幂函数;任务二:导数和导数的运算。

第三小组:任务一:函数与方程;任务二:函数应用(I)(II);导数的应用。

第五步: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每个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或把握不准的问题进行集体探讨,凝结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中部分

不论哪位教师在上课,其余没有课的教师都要到班级去听课。班级中掌握很好的学生在原教室中继续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则按照问题的类型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带走进行小规模的“讲座”。

第三部分课后部分

每位教师都要把课堂中、课后巩固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汇报给这一部分的负责人,统一记录,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通过集体研讨、调查学生实际情况等方法,找到解决的策略。

二、生生合作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成新课标的任务,而生生合作能把学生从知识的“容器”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它强调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学生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的古典概型的公式课学习就适合学生进行生生合作。原因一:学生对于概率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事件、基本事件空间、互斥事件及概率加法公式;原因二:这节课的知识比较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有很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原因三:这部分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下面笔者简单说明一下实施过程。

教师先通过儿时喜欢的“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引入新课,再做三个不同的实验: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掷一颗均匀的骰子、偷取扑克牌,学生通过这三个实验很快可以得到答案,并能得到三个实验的共同特征,进而抽象出古典概型的两个重要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接下来给出探究问题:掷一颗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

(1)求出现的点数小于3的概率为多少?

(2)求出现奇数点的概率为多少?

你能将其推广得到一般的结论吗?你能给予证明吗?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学生们出现了错误,基本原因都是数少了,但后来在和同学们的探讨中改了过来,最后大家得到了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剩下的证明问题有的小组在合作交流中解决了。

在课堂上把问题交给学生,进行生生合作(组内的活组间的),不仅解决了理解古典概型公式这一重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他们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学习的方法和与人交流合作的技巧。

三、师生合作

师生合作强调师生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说教者、支配者,而是辅导者、支持者、帮助者。通过师生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能使教师从多角度审视教学,不断改进方法,促进自身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如必修四第一章第二单元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中,其中正弦函数图象的得来就可以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学习。其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和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其二,必修1研究过做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也对这节课的学习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三,作该图象描点时,学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合作过程。

复习回顾单位圆中的正弦线引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你能作出正弦函数的准确图象吗?学生可以讨论,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能准确地描点。此时,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借助单位圆的正弦线知识,只要已知角的大小,就可以由几何法作出相应的正弦值来。再次提出问题:能否根据上述提示,作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呢?学生动手操作,期间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其余的学生在生生合作交流中也顺利做出。

整个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学生体会从三角函数线出发,“以已知探求未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生的情感发展,采用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效果很不错。

四、提出问题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是合作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提出问题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第二,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有多种解决的途径和方案,不用合作即可解决的问题没必要拿来进行小组合作;第三,问题最好具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在问题中应隐含着数学科学一般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第四,问题要具有伸展、拓展的功能,问题的结论可类比或作引伸、拓展;第五,问题的提出要对学生主动提问有示范性,问题提出的背景、来由,平时应作交待,使学生学会自己质疑;第六,问题的描述要精准,不要含糊不清,以免让学生感到无法下手,不知所云。

以上是笔者对于合作式教学中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实践和体会,当然,要想把这三种合作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