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对野学生提问冶的一点思考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79次
  • 评分4
  • 98
  • 0

江苏新沂一中 郭振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45-02

一、“学生提问”的价值

回想孩子童年,那天真、那好奇、那童言无忌的一次次“发问”,可曾让你深切感受到问题对孩子成长的价值?直至小学课堂,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影子。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曾经无所不问的孩子,却不知不觉地沉默寡言,紧闭心扉,除了生理原因,是不是也有教育的责任?这值得思考。在中学的课堂,我们教给学生知识、方法,培养能力,我们能否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能否持续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延续他们提问的习惯?这是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路标,是课堂推进的核心动力,是课堂精彩的重要标志。越是靠近“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冲动,越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越能掀起学生的思维风暴。笔者在观摩中发现,只要有学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课堂气氛顿时高涨,教学因此更加生态、和谐。这一提,勾起了同伴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师生的合作热情,这一提,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了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学生提问”的过去

笔者曾亲眼目睹,一节公开课上,教师L提出74个问题。试想,问题能有多大的思维量?问题一个接一个,“追”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哪还有思考的空间和提问的机会?教师这边,生怕学生跨不上台阶,问题密集再密集,直白再直白,有时只要学生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我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会提出问题,学生不会提问,学生不敢提问。问题不在学生,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在于教师怎样引导,在于重视程度,说到底,在于观念。

三、“学生提问”的现在

几年前,我们就发现了“满堂问”的弊端,即总是提问的教师主宰课堂,于是自觉地将提问频率降下来,师问的频率一降,生问频率就上去了,此消彼长,课堂主体性悄然发生了变化,交流有了机会,思考有了深度,提问有了质量,课堂有了生气。鉴于此,学校组织观摩,通过录像回放,研磨微课。实践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乐于合作,课堂气氛变得热烈,提问质量明显提高。

有益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笔者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其中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第3期的《对新课改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就是优秀成果之一,文章从九个方面阐述对新课改的认识;另一篇文章《对数学课堂教学“满堂问”的思考》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文章从“满堂问”的价值判断、误区盲点、提问策略、教学案例和评价总结这五个方面作以剖析,案例很好地展示了研究成果。上述两篇文章大多还是从教师的视角看待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提问,而现在关注的是学生提问,这是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二度开发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提问的潜能,这也正是笔者乐意研究“学生提问”的根本出发点。

四、“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要学生敢问,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等待;要学生会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示范;要学生想问,教师要善于激励,善于评价;要学生善问,教师要善于“换位”,善于“被动”。多倾听,少插嘴;多褒奖,少批评;多商量,少强制;多示范,少责备,相信学生会朝教师满意的方向迈进,毕竟他们都有好奇心,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就看你愿不愿意挖掘。每位学生心底都有一头“睡狮”,只不过有的容易被唤醒,有的可能一生都在沉睡。笔者坚信,只要营造和谐氛围,点燃思维灵光,学生心中的“睡狮”就能被唤醒,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说到底,观念要到位,心动才有行动。

1.营造氛围,消除顾虑。问题的产生有一个心理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时,大脑左右半球是信息通畅的,频繁交互转换,将确认的信息链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尚感不和谐的成分进一步检索过滤,思辨论证,形成问题,产生提问冲动。既然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思维流畅,作为教师就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着想,通过座位调整、组合变换、“值班”主持、轮流“小老师”等多种形式,将教师的“权威”降到与学生无异,大家围坐在一起,教师只是平等的首席,消除了紧张,打消了顾虑,学生处在安全、平等、欢愉的课堂气氛中,思维尽情驰骋,尽情发散,加之教师热情鼓励,挖掘闪光,寻找亮点,课堂有了掌声,面貌立马改观。

创造问题情境,除了“形”的改造,还要“神”的改变,严谨而不乏幽默,理智而不乏激情,坚毅而不乏浪漫,敢拉家常,敢掏心窝,让学生感到,跟老师在一起,有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完的师生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亲其师,教师的暗示才能引起学生共鸣。敢于提出问题,就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2.屏息倾听,期待参与。倾听是一种信任,一种支持,一种尊重。学生在提问时,大家要保持安静,屏息期待,流露出尊重的表情,真诚的目光给提问者以心理安慰,使提问者能够平静表达,顺利阐述自己的观点,切忌中途打断,推销自己的观点。对于表达不到位的,教师也要挖掘合理性,给予肯定,坚持先夸后评,再建议改进的诚恳态度。另外,教师应该安排很少发言的学生提问,给其他同学以心理暗示,必要时事先点拨提示,因为这偶尔一次的表演,就是积极参与的开始。俗话说:“拙劣的表演能成就卓越的思考。”或许一次成功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师生关系融洽,交流才自然顺畅,才无拘无束,才会有更多同学参与到提问的行列中来。

3.师生换位,强化意识。笔者尝试“师生换位”,让学生登台讲课,自己坐在下面,老实听讲,不时也模拟学生举手提问,真真正正过了把学生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还真有点老师的模样,讲课面向大家,心平气和,幽默机智,遇到重难点问题,还能灵机一动,把“球”抛给同学,有时竟点到笔者,回答之后,还作点评,搞得满堂喝彩。换位,拉近了师生距离;换位,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换位,强化了学生的提问意识。

4.小组合作,形成问题。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治“学困”的一剂良方,体现出“人本主义”关怀。小组合作学习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小组合作,有助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组织语言,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弥补了独立思考的不足,更有发言的机会。再者,主力成员也可充分施展才华,帮助他人,提高自己,并在组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使问题大部分消化在小组,较复杂问题在班级研究,解决一切可能解决的问题,对个别棘手的问题采用攻坚战术,各个击破,同时提出更有深度的新问题。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效益,笔者坚持:①合理分组,确立核心,引进组际竞争机制;②精心预设,把握时机,引出提问话题;③挖掘隐含,变换条件,促进问题生成。

5.借助案例,模仿提问。案例研究是不错的选择,一个好的案例胜过千百遍说教。如《对数学课堂“满堂问”的思考》案例“独立性检验”,教者针对教材特点:“以具体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一般结论,形成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学生自学阅读,自主探索,主动提出问题,讨论并解答问题,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各种不同意见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机会,包括让所有学生对于所说的不同看法都能有一个理解和评价的机会,留下足够的“提问空间”,并且提出了“独立性检验”较为本质的问题,一节课有二十多分钟在激烈争辩,大家相互补充、质疑、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发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案例中一个个提问,令人咋舌,他们俨然就是一群研究者,站在教者,甚至编者的角度提问,有问有答有争辩,好不热闹。案例回放,很多学生赞叹学长的研究风范,个个竖起大拇指!模仿是走向独立的基础。

6.挖掘问点,引导提问。问点处处有,关键在挖掘。概念建构,定义怎样形成?生成过程还能做怎样调整?为何如此定义?还能怎样刻画?习题课上,问题为何这样表述?条件还可怎么改变?获得的结论有何价值?变式一下又会怎样?实验课上,实验器材有何功能?能否就地取材?实验还能怎么改进?能否化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实验成果还有什么意义?数理学科融合,物理问题的数学方法美在哪里?妙在何处?数学概念能否借助物理原理来理解……这些之前由教师提出的问题,现在就要启发学生提问,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形成的关键点处,利用元认知提示语启发暗示。教师的意图,学生一旦领会,师生达成默契,就不愁问题提出。

7.评价欣赏,激励提问。评价是一门艺术,笔者聆听专家点评,真是享受,所有的闪光点,无论是教者有意设计还是自然流露,都被分析得淋漓尽致,中肯到位,震撼人心。对学生提问的评价,笔者力争评价中饱含激励,评价中蕴含点拨,评价中富含欣赏。评得学生心里发痒,评得学生争相效仿,评得学生信心十足,评得学生个性张扬。

五、几点思考

1.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这一新课标专门提出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学中逐步深入地落实。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要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成效如何,尚待时间检验。

3.学生提问不能取代教师提问,也不能取代教师讲授,不能追求形式陷入教条。

4.教学改革不必铤而走险,为少走弯路,应稳中求进,先立再破,不走极端而达到顶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袁方.学生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2005,(10).

[2]杜继渠.对数学课堂教学“满堂问”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9,(1).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