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投稿宝江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99次
  • 评分4
  • 91
  • 0

甘肃省酒泉市铧尖中心小学 李治双

【摘 要】随着酒泉市对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它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学生也在其中感受着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教学实践和活动组织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组织层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它的组织形式和高效的使用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110-02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效果而言,其意义是非常大的,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是好学生的表演秀,没有同学间的互动;同学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等。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培训和课前的充分准备,不知道怎样使学生更有效地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不断地总结、提高,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课前准备更加充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由此导致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深入、细致的分析,对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例如,笔者在上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体积两课教学时,为了使小组合作更有成效性,就在课前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1)圆柱的侧面积。小组动手操作并探讨的几个问题: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和小剪刀,剪下圆柱的两个底面,剪开侧面拉展。①剪开的侧面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②如果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③圆柱的侧面积如何计算?④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理解是计算侧面积还是计算表面积,如水桶需要多少铁片,烟囱需要多少铁片,油桶需要多少铁片?

(2)圆柱的体积。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在小组中得出结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都是底面积乘以高。用电脑课件演示圆柱分割后能组合成长方体,面积也是底面积乘以高。

学生小组讨论: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是不是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是不是高越大,体积就越大?学生动手操作:用圆柱的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在有水的水桶中放入一块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材料准备;量杯一个,不规则石头一块,水一杯。①量杯中放入水,让学生记住刻度。②放入准备的石块,读出水的刻度。③石头的体积如何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知道底面半径,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底面直径,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底面周长,如何求圆柱的体积?

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发挥好导的作用,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劳有所获,课堂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是要轻形式、重实效。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但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坐一起,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的每个成员机会均等地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教师就应该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时;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是掌舵者。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①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②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③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④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时,让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示教科书中的例题,让学生分小组各自独立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并提出几种计算方法。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得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样,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运用模型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规律,然后进行实践,教师提出如下问题:①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②长方体的表面积应怎样计算?然后再分组观察、分析、讨论,并共同探索。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积极投入操作探究活动中:有的小组把长方体的六个面编上序号思考算法,有的小组改换长方体摆放位置探究看法,还有的小组把长方体纸盒展开来验证算法,最后共同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体验创造的乐趣,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

4.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粒种子都绽放光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不善交流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5.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很强的合作能力,其过程任重而道远。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任务,大都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完成。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教师们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之时,其他同学并没有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一味地举着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有的甚至在别人发言时“勇敢”地站起来,为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数次打断发言人的思路。为此,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①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②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③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并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优势,教师们应该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