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中学数学正文

浅谈高中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 投稿蜡笔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48次
  • 评分4
  • 21
  • 0

洪君盛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第一中学674100

【摘要】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必修课,标志着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研究性学习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新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概念 意义 策略

1.研究型学习的概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自主选择研究学习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应用知识,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过程。

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建立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是学生潜在智力的挖掘者。对于同一个研究性背景材料,每一个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教师要在赞扬每一个学生瞬间的思想火花中进行深入的指导,使他们在有朝一日能在光芒四射的瞬间去创造未来。面对 个个新颖的实际课题,不仅是学生要学习,要探究、要思考,教师也会面临新问题。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群体性的“指导者”、“挖掘者”、“合作伙伴”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这种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尊严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中体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去品尝成功的喜悦。

3.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在讲授新课时,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述问题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完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设a、b为常数,且a≠0,b≠O,研究函数f(x) =ax+b/x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本题并没有涉及更深的数学知识,而是学生熟知的两种函数

正比例函数f(x) =kx(k≠O)与反比例函数f(x)=k/x(k≠O)的和,这题的特点是学生利用近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合作和教师的适当指导,都能很快得到解决,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3.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让学生发散思维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教学,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4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模型的基本特点是用数学关系来描述被研究对象的实际关系。抽象的数学都是与生活中的实例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而后利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它,这样才能感悟“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前人创造数学的人生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3.5发展多元化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对此教学中我们既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为思维敏捷,能力超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从数学考试中引进一定的结合现实背景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开放题的研究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

研究性学习,能提高个人的思维品位,实现数学的文化性、应用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对知识的理解会不断深入,新的知识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不断出现,而且还培养了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等品质。今天的教育既是过去积累的传播,同时又要考虑未来的需求,那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