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国际贸易毕业正文

陕西国际货代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51次
  • 评分4
  • 98
  • 0

方宝林 马祯 西安翻译学院 史秀 中国外运集团陕西公司

近几年,陕西省包括国有、民营、外资在内的各类货代企业数量增加很快。据陕西省商务厅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注册的陕西国际货代企业已达13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但是,陕西本土国际货代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国际货代业务的80%,尤其是高端业务几乎百分之百被跨国货代企业垄断。如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记忆产品生产商,美国美光(西安)公司和在西安首期投资就高达70亿元的韩国三星电子(西安)公司,两家企业一年的进出总额将近100亿美元,国际货物运量巨大,对货代的服务能力要求高。而这些货代高端业务分别被UPS(美国快递公司)和FEDEX(美国联邦快递) 两家大型跨国货代企业囊入怀中,而他们最终又把业务分包给国内的货运二代和三代公司,整条供应链上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外企占有,给处于供应链低端的陕西本土货代企业留下的只是“鸡肋”,造成陕西国际货代企业业务不稳定、行业毛利润率不到10%,陷入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降低的恶性循环。本文主要研究陕西国际货代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陕西国际货代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货代行业管理不力

陕西国际货代行业的业务分属于陕西省商务厅外、工商局、税务局、海关等多个职能部门管理,还牵涉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部门。多头管理并各自为阵,政出多门却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无法解决的情况。如陕西出口物资所用的集装箱回运时空箱现象严重,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而纵观陕西省2013年出口额为102.24亿美元,进口额也达到99.03亿美元,二者差距并不大,这说明有关部门对进出口货运量的配载没有协调好。从政府审批制改为货代协会注册备案制后,很多企业在停业时却不去销案,导致管理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象。目前,在陕西省商务厅注册的陕西国际货代企业虽仅有136家,而在陕西国际货代协会备案的只有60多家,只占一半左右。即使已备案的货代企业往往也不能按时上报实际经营情况,使货代协会无法给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货代信息平台水平低。在西方发达国家, EDI电子信息交换、GPS全球定位系统、ITS智能运输系统等技术应用已得到普及,但在陕西国际货代行业才刚刚兴起。陕西大多数货代企业仍停留在十年前的技术水平上,没有健全的业务信息平台,对每一单业务的具体运营过程及进度,只有直接操作人员知道,市场销售和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无法有效监控和回答客户的咨询。如陕西某货代企业某年1月份承接了一单从南斯拉夫进口8个20英尺集装箱家具的运输业务,第一批货为4个集装箱,于当年2月21日抵达集装箱站,但另外4个集装箱却迟迟不见踪影。由于没有完善的业务信息网络,该公司很长时间查找不到这批货的下落。半年之后才弄清楚由于国外代理制单错填到站,将货错发到了上海,而且因遭遇暴雨,大部分家具已被水浸泡,不能使用,为此给自身和货主都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损失。

(三)货代整体物流方案运作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陕西国际货代企业业务方式单一,仅仅局限揽货、订舱、报检、报关等各种传统的中介代理业务,不能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整体物流服务。导致陕西国际货代行业集装箱海运出口业务成本高、收益低现象突出。例如苹果汁是陕西出口拳头产品,在全国排名第一。2013年上半年陕西省苹果汁出口15.22万吨,总值2.42亿美元。其出口量、出口值分别占同期全国苹果汁出口的51.1%和52.3%。但在陕西出口铁海联运业务市场,苹果汁业务出口运输利润仍然较低,有时低到30美元/TEU,如果算上货代公司代垫的资金成本,基本上是盈亏持平,难谈盈利。另外,这还导致陕西铁路国际联运业务货源不稳定。2013年11月28日,陕西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列车从西安首发,国际铁路联运业务引起全国瞩目,可由于陕西是能源大省,目前靠集装箱出口去中亚方向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设备、轻工产品、建筑材料比较多,而回程货运量较少,集装箱空置率较高,仅靠陕西货运市场不能满足铁路运力。

(四) 货代企业运营不规范

由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属于新兴服务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一些货代公司业务小而全,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敢做,常常给客户带来巨大的风险。还有一些货代企业,不靠服务质量取胜,运营不规范,常为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如陕西一家名叫亿杰进出口公司的小型出口企业,曾有一笔向意大利客户出口2个40英尺冷柜桃沫的业务,委托中远陕西公司代理运输事宜。双方没有签订正式委托货运的合同,而且运费采用货到才付的做法。当时为了不延误信用证的装运期,中远陕西公司应亿杰公司的请求,在SGS质量认证尚没办妥的情况下贸然发货,结果货到热拉亚港口,桃沫经SGS检验有部分不合格,意大利客户不接货。亿杰公司多次向客户让步,先是把即期L/C改成即期D/P,后又把即期D/P改成远期D/P,客户均不同意。此时,货在港口的滞期费和冷冻费已达1.5万美元,若再加上通关费0.5万美元、海运费5.9万元人民币,总值远超这两个冷柜桃沫的成本。亿杰公司迫于无奈,抛弃了这批货,并对所有的费用“赖”账不付。中远陕西公司费尽千辛万苦追讨运费无果,遭受重大损失。

(五) 货代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陕西省货代从业人员有3000人左右,但一些人既负责货运代理又从事外贸业务,专业性不强,而且多数没有货代或者报关、报检资格证书。同时,因为陕西国际货代协会对企业没有直接的约束力,致使由其负责的“国际货代资格证”的培训、考试无法有效开展,加剧了专业人才的缺失。通过调查得知,基层的货代从业人员学历与专业资质较低,无法准确、快速的报关、报检,致使服务质量低下,返单较多,企业与员工均受到不利影响。据中国外运集团陕西公司人力资源部反映,他们很难招到既具有货代业务专业知识,又拥有货代或物流资格证的员工。

二、陕西国际货代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机构与货代协会衔接不顺,服务乏力

国际上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政府和行业协会之间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且市场管理效率高。如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对货运代理行业及无船承运人实行注册登记并缴纳保证金的管理制度,规定从事货运代理业务,应交纳5万美元的保证金;从事无船承运业务,应交纳7.5万美元的保证金;外国企业在美国设立代表处从事国际货运或无船承运业务,应提供15万美元的保证金。货代企业只有缴纳了保证金,才能取得联邦海事委员颁发的营业许可证并正式从事货运代理业务。我国现取消了对内资国际货代企业的审批许可,对外商投资国际货代企业的设立审批也很宽松,从政府审批制改为货代协会注册备案制,同时在取消了国际货代业专用发票的使用后,其相应的监管措施却没有跟上,使得监管缺位,形成了权力真空,使得对国际货代企业的监管力降低,这导致行业管理的混乱。发达国家的国际货代协会通常在参与行业立法、规划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负责贸易保护、市场损害调查、维护本行业的企业利益、协调贸易纠纷、规范行业内部的竞争行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比我国的货代协会做得更好。如美国货代协会可以替代政府起草部分行业法规,经国会审批通过后就可执行。德国货代协会把帮助企业申请专利,提高技术水平。日本国际货代协会还为企业提供财务和债务担保服务。从此看来,陕西国际货代协会的服务还很缺乏。

(二) 企业竞争意识薄弱,信息化技术投入严重不足

信息技术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现代国际货运的核心技术,研发了包括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库管理、业务和客户服务管理、财务处理等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一体化现代国际货代管理体系,形成新的国际货代理念和经营方式,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届时,货物出厂就由集装箱进行运送,通过智慧物流监控平台,可以实现对集装箱的温湿度、震动、开启、地理位置等状态信息的全程监管,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接下来货物进入智能仓储环节,通过RIFD技术,可以对货物的进出库、盘点进行自动管理,节省人力,提高管理的精细度和准确度,直至货物进入流通环节被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而陕西国际货代企业,至今尚没有清醒认识到这一即将到来的历史变革,没有紧迫感,对信息化建设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严重不足。货代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整体规划,企业各自为阵,小打小闹,效率低下,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能形成合力对抗跨国货代的竞争。

(三) 企业对国际货代向现代物流拓展的趋势把握不力

当今国际货代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把业务重点拓展到服务范围更广的第三方物流领域,国际货代成为国际贸易运输的组织者和设计师,除常规的租船、订舱、转运、仓储、保险等较为简单的代理服务外,还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资源整合,把服务延伸到供应链全程的各个环节,使企业核心能力大大增强。这是社会分工专业化越来越细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结果,跨国货代企业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借助于完善的全球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国际货代企业,也已认识到差距,正在谋求转轨变型。而陕西的国际货代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传统的外贸运输专营业务必将转变为跨行业、跨地区,承载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陕西国际货代企业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单项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缺乏整体物流运作能力。

(四) 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对规范的运营认识不足

市场推崇公平竞争,不讲诚信、不守规则,一味打价格战,不依靠品牌和信誉取胜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客户,也可能给自身带来灾难。但陕西国际货代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规范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在这一点上,跨国货代的认识要清醒得多。他们在业务运作时,首先会认真分析研究客户的需求以及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客户签订责权利都非常明确的货运合同,他们还具备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和迅速反应的抗风险应急能力,绝对不会出现事先不签货运合同、不预收运费的情况。相反,他们会对进出口公司在没办妥SGS质量认证就发货的要求予以劝阻,这既是对客户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由此可见,陕西国际货代企业运作不规范,竞争不过信誉好、实力雄厚的跨国国际货代也就在所难免。

(五) 行业内国际货代的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国际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是既具有国际贸易运输、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方面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同时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和习惯做法,精通国际货物运输各个环节的业务,与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承运人等有着良好关系的高素质复合型 “知识型货代”。上述要求甚高的国际货代专业人才在陕西奇缺,仅靠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难以保障,加之陕西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国际货代行业实力较弱,其人才则更加缺乏。虽然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从2005年引入“FIATA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但到2013年底为止,全国总共才有525位学员通过了考试获得该证书,而陕西省考获“FIATA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尚不到10人,更为稀少,其人才缺乏的态势更加突显。

三、解决陕西国际货代行业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统一协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政府相关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统一收费标准,彻查非法货代,切实改变目前“重注册登记、轻管理”的现状。同时,陕西国际货代协会要提高服务质量,代表货代企业,协调与铁路、海关、港口等单位之间的关系,维护陕西货代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货代企业参加各种业务交流会,抓好货代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资格证考试工作,使各会员企业真正从心里面把货代协会当做自己的娘家,心甘情愿受货协的行业管理。可以考虑把陕西国际货代协会与陕西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和陕西省交通运输协会整合成一家,借此壮大力量,适应国际货代向现代物流融合的趋势。当然,陕西国际货代企业也应加强行业自律,自觉地抵制恶性竞争,创建良好的市场生存环境。

第二,建立信息管理平台,重视物联网技术应用。陕西货代企业应借鉴口岸货代公司的经验,逐步建成物流业务信息、航运业务信息和管理运营信息三大平台,使业务信息有效流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信息服务。比如一单进口报关业务,从接单就开始上平台输入,规定录单时间、申报时间、出税单时间、查验放行时间、提货时间,包括具体责任及责任人一应俱全,公司管理层或者市场销售人员只要输入业务编号就可以看到业务的整个进程,可监控和保证整个货运流程的服务质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实物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传输。目前在陕西的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已超过400家,蜚声中外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是一个物联网应用基地,通过多网介入和区内网络热点的无线覆盖以及IDC机房,应用RFID、传感网、云计算等“物联网”核心技术,把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公路港、中国移动西北大区物流中心等几大区域已组合成基于物联网的高标准、集约化物流平台。

第三,重视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配套解决方案。国际货代行业要向现代物流业拓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增添运输工具、仓库等固定配套设施,提高供应链的组织能力。这对于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一直处于低层次经营状态的陕西众多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显得格外重要但又困难重重,这就必须另辟蹊径,开发不同层次的物流增值服务。首先,各个货代企业需延长供应链的服务,绑定客户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培养和扩大控货基础,建立或者提高获取物流全程资源服务的能力,增加收益;其次,推动传统货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做精做细做实业务,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国内物流市场,如(仓储+配送)的合同物流模式;另外,拓展零担汽车运输业务,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提高整合、运营和管控能力,建立差异化成本控制以获得服务优势。

第四,开展特色服务,培植核心竞争力。陕西的国际货代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找准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服务来赢得生存空间,避免恶性竞争。比如较大的国际货代公司可考虑通过组建仓储中心,购买运输工具,以壮大实力,实现专业一体化和规模化经营;小型国际货代公司应选择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的某几类商品或几条运输线路作为自己的主营方向,闯出符合自己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之路。货代企业也可以与港口或航运公司合作,或与货主单位合资成立新的货运公司,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如中国外运集团陕西公司就已针对某一具体项目,从批准立项、海关通关、减免税到完成陆海空联运实施“一揽子”营运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使货主真正感受到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带来的方便、快捷和高效。

第五,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陕西国际货代协会和各货代企业,可与大专院校合作,各方优势互补,采用多种方式联合培养既掌握供应链管理、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保险等方面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及运输工具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货代人才。大专院校也应该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国际货代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业务讲座,带学生外出参观货场、港口和海关等单位,增加其感性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探讨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探索产、学、研结合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按企业员工的要求标准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实际技能,为陕西国际货代企业赶超跨国外资货代,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后备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