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国际贸易毕业正文

中日对东盟投资的比较与中国的投资策略

  • 投稿无聊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15次
  • 评分4
  • 32
  • 0

王常华海口经济学院

通过经贸投资实现对一国或地区政治的影响是大部分发达国家惯用的手段,因为有资本,可以在他国投资,以此通过经济影响力来左右其政治的走向。本文是首次站在中国立场上,考虑未来中日与东盟关系变化后中国应如何应对的策略,在对中日关系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就中日对东盟的投资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在东盟投资变化中的应对新策略。

一、中日两国在东盟的投资情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在世界经济发展道路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除了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在增加,日本也没有停止对东盟的投资。

(一)中国对东盟的投资

自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双方之间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也越来越紧密,具体来看,中国对东盟的实际投资额从2003 年的2.3 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0亿美元。

截止2012年底,东盟接收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量达到了282.38亿美元,占到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319.4 亿美元的5.3%。2013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为57.4亿美元,实现了29.9%的高速增长。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日本对东盟的投资

21世纪以来,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规模有较大的波动,2000年和2003 年分别出现了两次投资的低谷,投资额分别为2.07 亿美元和4.32亿美元,随后就很快出现了反弹,目前,日本已成为东盟最大投资来源国。2011年东盟与日本之间的贸易规模达到2479.89 亿美元,东盟从日本进口值达到了1231.76亿美元,而对日本出口值为1248.25亿美元。2012年第二季度,东盟获得日本的投资额达到了3800 亿日元,同比增长大约为四成以上。从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可知,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在不断扩大,2010年末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投资存量达到了143.5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地区投资存量的6.3%,占投资总量的4.5%。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企业数达到了约2300家,雇用当地员工约7.2万人。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下降18%,仅为4701亿日元。日本对东盟投资额达对中国投资的2倍,这显示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骤减,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在海外建厂等)正加速转向东盟国家。

二、中日两国对东盟的投资比较分析

(一)从时间上来看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对东盟的投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起步相比日本较晚。21世纪后,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加上东盟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应的东盟对外资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也导致了中国和日本在东盟的投资出现了波动。从目前东盟的发展大趋势来看,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在不断加大,相反日本在东盟的投资开始走下坡路。但目前日本在东盟的投资无论是在产业结构上,还是在投资的总量上来说都优于中国。

从时间角度看,从2001 年到2006 年的6 年间,日本在东盟的投资规模在持续扩大,但是自2007 年开始却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趋势。大家知道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日本的对外投资开始减少,但是当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本经济又开始慢慢地恢复了正常,而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并且中国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时的日本开始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投入,减少了在东盟的投资。和日本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东盟的投资比重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相比更少,同时东盟从中国吸收外资额度占东盟吸收外资总额的比重也比较低。2002 年马来西亚首相就曾抱怨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额太少,中国从东盟这样吸引外资更是一个“威胁”。截至2013 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 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2013 年前10 个月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25%。

(二)从地区上看

从2000 年到2008 年期间,中国在东盟的投资排名前三的国家依次是越南、柬埔寨和缅甸(如表1所示)。

从表1 的数据来看,中国在东盟投资总额的九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国,中国对东盟其他五国的投资占总额还不到一成,其中在泰国的投资多一点,在其他四国的投资就要少很多了,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到2012 年底,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额度先后排名依次是新加坡、柬埔寨、缅甸、印尼、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但是按照投资增幅情况来看,排前三位的是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分别增长了147.3%、131%和121.8%;按照投资下降排名前两位的是文莱和缅甸,分别下降69.2%和58.7%。

在2000 年—2008 年间,日本对东盟的投资变化较大,这主要表现在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连续性出现了高额的负值,这一直持续到2005 年才有所好转,可能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投资环境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不断恶化,从而使日本大部分企业开始从印度尼西亚撤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六年之久。截止2013 年上半年,日本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六国。其中,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规模最大,总额达到了2440 亿日元,增长为44%;其次为越南,增长62%,总额2306亿日元。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开始加大了投资,这也进一步引起了日本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关注。当然日本也有意与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市场进行竞争,近而开始增加对越南等新成员国的投资力度。

(三)从行业和产业看

在行业上,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主要包括电力、煤气、水和批零售业等,中国在商务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也比较大。另外,从投资额度上看,中国似乎对金融服务业的投资比较大,但实际上中国在金融服务业的投资额度绝对值仍然比日本低很多,并且当前金融服务业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如2 所示)。

从表2 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东盟各国的投资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2008 年为23.5%,2009年下降到了15.5%,其中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国;金融业的投资从2008 年的2.56 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6.66 亿美元,投资的重点也集中在新加坡。截至2012 年底,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直接投资企业2600多家,其中雇用当地员工人数达到11.83 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租赁业和商业服务业等。

目前,东盟的多数行业都有日本的投资,但相对比较集中,比如像电气、运输、化学和钢铁及有色金属等行业。除此以外,它还不断增加在金融保险业、通信业等非制造业的投资。2005 年—2009 年泰国吸收了日本在东盟制造业投资额的40%,此后因泰国国内政治动荡,日本在泰国制造业的投资开始下滑。2013年在日本对东盟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主要部分,其次是金融、零售等非制造业。日本学者Daisuke Hiratsuka 以前也担忧地认为,就日本这种只集中在东盟,而没有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会导致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增加在新兴产业的投资并最终超过日本。

三、东盟在中日经贸关系中的角色变化

(一)东盟在与中国经贸关系中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呈现以下特点:

1.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呈多元化、竞争性和互补性。目前,中国已连续3 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也发展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除了双边贸易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外,在贸易结构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加上资源禀赋条件上中国与东盟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相应地在产业结构上也有明显的互补性。如中国北方的苹果、梨、桃子、大枣等在东盟市场很受欢迎,中国的温带水果也逐渐进入东盟市场,它们可以和热带水果形成互补,但香蕉、芒果、龙眼、木瓜等许多热带水果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最近几年来,东盟国家的特色热带水果逐渐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也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双方的贸易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既有互补又有竞争。

2. 东盟为中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据新华网消息,2012 年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迅速上升到8318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8.4%。其中中国公民第一站前往东盟国家的旅游人数已经达到了969 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当前中国也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国际旅游服务的水平,大幅吸引来自东盟的游客。据相关部门统计,东盟来华旅游人数在逐年攀升,现已远超300万人次,约占中国入境外国游客的两成以上。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及所占的比重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发展相对比较快的领域是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东盟十国目前已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双方之间最有可能突破的就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双方旅游业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在住宿、商务服务、饮食、运输、批零售、金融服务、健康卫生、教育培训和建筑装饰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与合作。

3. 双方投资潜力巨大。2012年东盟在华的直接投资额为70.7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1%。2012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额达到了114.89 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的占比已经提高到了38.5%。截至2012 年底,按投资数额看,东盟十国在华投资排在前三位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投资额分别为63亿美元、3.18 亿美元和1.51亿美元;按投资增幅比例排在前三的有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分别增长了145%、38.4%和18.2%。

(二)东盟在与日本贸易关系中的角色

近几年虽然东盟国家与日本的经贸关系有所变化,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日本的现状。尤其是1970年以后,东盟国家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和日本在这些地区实施的政治战略,促使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依赖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市场,尤其是属于那些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的依赖更加明显,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东盟与日本密切的经贸关系仍将继续存在。目前日本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7国。截止到2013年底,由于项目期满、项目取消等各类因素,日本企业真正在缅甸投资额仅为1.89 亿美元。

四、中国进一步投资东盟的策略

(一)加大投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掌握地区贸易的主导权。当前的东盟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处在起步的发展阶段,很多市场还没有建设完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为和东盟的合作伙伴,有比日本在地理位置的绝对优势,可以积极开发南海资源,扩大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通过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2013 年4月中国外长王毅专访了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等国。泰国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协调国,文莱是2013年东盟东道主,迄今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相对“中立”并且是东盟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仍然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两国。目前在亚太地区的主流趋势仍是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当然在亚太地区目前也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稳定的因素。

(二)加快与东盟间的互联互通的投资

东盟各成员国在交通运输业、工业和制造业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潜在需求,中国要充分利用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行业,通过工程承包和投资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入到这些领域。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进一步扩大,不单是总额的增加,同时在行业、领域、产业上也要有所突破,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中国要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中国要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在东盟国家进行在交通运输、通信产业方面的投入,加快与东盟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并积极与相邻东盟成员国之建立起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枢纽渠道,以加快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三)建立反制措施,强化中国在东盟的地位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要学会刚柔并举,尽量采用非直接对立的反制措施。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东盟国家非常规领域的投资范围和力度,树立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有力地位,同时积极制定中国以贸易为中心的战略方案,如中国在南海开发及在东盟的投资等,进一步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可以促使一些国家消除非关税壁垒,可以从新加坡对美国全面开放服务市场中学习应对的经验。通过在东盟国家的投资,极大地影响东盟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影响力来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同时也可以消除在境外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言论。

(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深度经济合作

加强中国企业与东盟各国当地企业的合作。这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在东盟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可以作为东盟的资源整合、应对东盟部分国家在招标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中标率的重要方式。当前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对比较复杂,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在东盟国家中的风险管理意识。中国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与沟通,加强行业自律,为市场提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当然还要进一步充分调动并发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海外的纽带作用,这样可以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的加强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东盟将是中国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的最佳沃土之一,我们要不断去探索,尽量避免与发达国家去强行抢占市场。要利用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耗费很大的资源成本去开发市场。对于中国与东盟的问题研究,值得我们长期的关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缑文学.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32 卷第1 期.

[2]张志鹏.中日经贸合作浅析.商业经济. 2012 年第9 期(总第406期).

[3]宋菁.中日贸易“负能量”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这一闹剧的升级,正在进一步伤害中日双边贸易.财经观察.2012 年10月第38 期.

[4]宁国玉,叶祥松.中日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2012 年第12期.

[5]崔岩.日美高技术产品在中国的竞争关系分析. 现代日本经济.2012 年第6 期(总第186 期).

[6]高兰.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外交评论.2012 年第6期.

[7]赵金龙.美国TPP 战略的动机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东北亚论坛.2012 年第6 期总第104 期.

[8]徐万胜,栗硕.论日本“西南防御”与中日关系.东北亚论坛.2012 年第6 期总第104 期.

[9]江瑞平,竺彩华.快速变化的东亚经济格局.东南亚纵横.2012,10.

[10]孙艳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中共党史研究.2012 年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