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国际贸易毕业正文

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揍投资的风险与规避策略探析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51次
  • 评分4
  • 48
  • 0

韦大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但由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不同的东盟国家投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在东盟各国的投资风险。

一、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现状

(一)投资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实施,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长迅猛。从投资流量看,200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为1.2亿美元,到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至57.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将近48倍,远高于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水平。从投资存量看,2003年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仅为5.87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累计为293.4亿美元。

(二)投资地位不断上升

200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1.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77%;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57.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4%。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已达到293.4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目前,东盟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位仅次于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可见,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在不断增长,东盟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三)投资分布不平衡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环境差异大,吸纳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投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在东盟十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柬埔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累计236亿美元,各国累计投资数额及百分比分别为:新加坡111.9亿美元,占47.4%;柬埔寨23.9亿美元,占10.1%;缅甸23.7亿美元,占10%;印度尼西亚20.2亿美元,占8.6%;老挝19亿美元,占8.1%;越南14.1亿美元,占5.9%;泰国12.4亿美元,占5.3%;马来西亚6.5亿美元,占2.7%;菲律宾3.6亿美元,占1.5%;文莱0.7亿美元,占0.3%。可见,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的分布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

(四)投资行业分布广泛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在东盟各国直接投资的领域不再局限于早期加工与装配等生产性行业,投资领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2012年,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投资行业分布如下:采矿业投资流量17.1亿美元,占2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流量10.8亿美元,占17.7%;制造业投资流量9.9亿美元,占16.2%;批发和零售业投资流量6.8亿美元,占11.2%;建筑业投资流量6.0亿美元,占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流量4.4亿美元,占7.2%;农林牧渔业投资流量2.9亿美元,占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流量0.9亿美元,占1.5%;其他包括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行业投资流量比较少,所占比重均在1%以下。

二、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风险分析

(一)东盟成员国内部政治不稳定风险

东盟十国中,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各不相同,各国政治稳定性亦不一样,在东盟各国投资的风险会有很大的差异。目前,政治最稳定的是新加坡;政治较稳定的包括马来西亚、文莱、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六个国家;政治最不稳定的是菲律宾、泰国、缅甸等三个国家,主要是存在较突出的不确定因素。菲律宾政治不确定并导致海外企业投资风险增加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派别斗争、宗教矛盾、地区分裂以及恐怖活动;泰国近年来政治不稳定,主要来源于国内党派林立,不同派别之间利益冲突激烈,造成军事政变频繁;缅甸政治动荡,其主要原因是军队执政政府、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和民盟三股政治力量的相互矛盾冲突。政治不稳定会对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造成经济损失或达不到预期的投资目标。因此,中国企业在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时应随时关注东盟各国政治局势,尽量避免东道国的政治风险。

(二)东盟成员国经济长远发展不确定性风险

东盟成员多数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宏观经济政策不够稳定。东盟各国在通过不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的同时,可能通过设置一定的限制政策来保护本国的经济和民族产业,由于各国政府执行能力不连续性会造成政策的不确定性。例如,新加坡政治经济体制健全,行政管理有序,政府执行能力强,政策延续性好;马来西亚、文莱政治经济体制健全,政策连续性较好;越南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在投资政策方面缺乏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泰国和菲律宾则由于政局动荡,政府频繁变动经济政策;印度尼西亚、老挺和柬埔寨法制保障不足;缅甸贸易投资法令延续性不足,常因行政调整而改变。东盟各国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是我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三)东盟少数国家与中国南海争端引发的排华风险

中国与东盟的某些国家在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着争议,加上西方国家为了转移其与东盟各国的矛盾,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导致东盟部分国家产生排华反华运动,排斥中国产品。2014年5月,越南多地发生打砸抢烧外国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了中越交流与合作的气氛和条件。越南发生以排华为主、针对外国投资者和企业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震惊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由此可见,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蕴藏着不定时、不稳定的冲突,是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较大的潜在政治风险。

(四)东盟成员国市场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东盟各国市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以及外汇管理等方面。通货膨胀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东盟很多国家曾经严重受到通货膨胀困扰。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不仅使国家整体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且会对东道国投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极大冲击海外直接投资。尽管东盟国家这几年的通货膨胀已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由于各国抑制通货膨胀步调不一,发生高通货膨胀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跨国企业海外投资,除了受到东道国的市场和竞争影响外,与该国外汇政策也有很大关系。目前,在东盟各国中,汇兑限制风险较低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和柬埔寨;汇兑限制风险较高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老挝;缅甸由于实行汇率双轨制,官方汇率和自由汇率严重背离,因此汇兑限制风险最高。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认真研究各国有可能存在的汇兑限制风险,避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五)东盟成员国恐怖主义、宗教及社会文化风险

东盟地区多民族的存在,多种宗教并存,多文化元素使得东盟地区关系错综复杂,导致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活动演变成地区恐怖主义。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已威胁到整个东盟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在东盟各国还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信仰传统伊斯兰教的国家有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信仰佛教的国家有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而菲律宾大部分国民信奉天主教。各国不同宗教信仰间相互冲突时有发生,会给海外投资者带来潜在的风险;此外,东盟各国在价值观念、民族特性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国家对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兼容性强,对外资持欢迎和鼓励的态度;而有的国家民族主义盛行,对外来经济和文化持排斥态度。由于社会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给跨国投资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时,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考虑可能存在的社会文化风险因素。

三、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风险规避策略

(一)建立企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企业风险评估和预警就是对那些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报,并提出防范或规避措施。中国企业在选择东盟各国投资前,应对各国政治风险和经济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对东道国国内的主要利益集团、民族与宗教冲突等进行重点评估,权衡东道国有关海外投资产业政策未来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方向。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排除预警机制,对东道国投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监督、预警与防范,及时有效识别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在有些投资风险无法避免并发生后,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和策略减少和弥补损失,在研究中国和东道国对海外投资企业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争取和利用双边、多边投资保护协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CA)等措施保护投资企业自身的利益。

(二)制定灵活的生产经营策略,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根据东道国具体情况制定灵活的生产经营策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首先要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实现融资主体、融资方式多元化,中国企业除了使用母公司资金外,应拓宽融资通道,通过筹集资本把风险分散在东道国或其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或公司的持股者、客户身上。同时,要实现生产和销售多元化,中国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尽可能本地化,将产品原材料生产和零部件采购分散在东道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分散东道国潜在的政治或经济风险。

(三)建立风险转移机制与通道

目前,在海外投资中,转移价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规避方式。中国企业的子公司在面临东道国政治风险时,可以将子公司的物资以较低价位转让给其他相关联公司,从而将资金从东道国转移,免受东道国政治风险导致的破坏、没收等风险,安全实现投资及利润回收。汇率波动也是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需考虑的因素,中国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应对汇率波动可能遭受的损失。如中国企业可以在公司内部支付时间上做出变动和调整,通过提前或推迟付款时间的方式,避免因汇率波动而蒙受损失;如果东道国限制利润数量汇出,可以通过转移定价、降低该国子公司的利润,将部分利润作为价款转移至母公司或其他海外子公司。建立风险转移机制与通道是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必须认真考虑的规避风险策略。

(四)实施企业本土化策略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和商业运营时,可以实施企业本土化策略,采取适当措施将企业自身利益与东道国的利益相互融合,以此来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在投资方式方面,中国企业如果拥有当地合作伙伴的便利,就会更容易打开东道国市场,更容易与东道国政府沟通联系,更好获得东道国的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减少投资障碍和风险。在经营方面,中国企业更要采取本地化经营策略,一方面,雇佣当地员工,增加当地员工在管理层的比例,适当提高当地职员在中国企业持有股份的比例;另一方面,在东道国进行本地化生产,优先考虑采购东道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可以对东道国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投保海外投资保险

海外投资保险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保证海外投资企业规避各种由于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损失。因此,企业参加海外投资保险是一种主动有效的规避海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策略,可以把投资过程中由于风险遭受的经济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目前,我国主要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海外投资保险,承担的保险包括征收、汇兑限制、政府违约、战争和政治暴乱4个险种。例如,中国投资者A公司与东盟B国当地企业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以BOT方式开发某电站项目。该项目股权占总投资的30%,债权占70%,股权部分投资者以自有资金出资,债权部分由国内银行提供贷款。考虑到东道国较高的政治风险,贷款银行可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请海外投资(债权)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审核和评估,可为贷款银行提供战争及政治暴乱、汇兑限制、征收和政府违约风险保障。由此可见,该贷款银行通过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就能有效规避海外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