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理念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受到各项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发展缓慢,即便加大宣传力度也是流于表面的工作,环境问题更是治标不治本。本文将针对我国当前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对策,具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经济
一、前言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革新,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基础,但到了实际操作环节往往会引发诸多问题。建筑的实施应建立在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广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有关部门应当多加重视政策法规的修订与颁布。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大力提倡建筑节能环保,并以学术研究为主,相关的技术类书籍不断的被出版,为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04年,我国已在绿色建筑的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转换发展思路,以政府干预与技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建设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为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奠定了法律基础。2008年后,绿色建筑进入到多向发展阶段,国家开始重视该项目的商业价值,并结合开发商制定新的战略计划,绿色建筑事业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大量的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了城市中一道新的亮点,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相继评出114个星级标识的绿色建筑。
2.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关于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虽然《节能法》《建筑法》中有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规定,但内容稀少、不全面,十分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规范及持续发展。此外,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建筑单位的各项机能不健全,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与条例,操作实施过于自由化,很可能使内部滋生犯罪,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复合型技术,在操作上更具有复杂性特点,我国当前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来规范绿色建筑的操作,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陈旧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进而引发建筑质量堪忧、技术不达标等多种问题。
除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外,我国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扶持,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的重视力度不够,致使该项目的改革举步维艰,内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到政策的贯彻与落实。此外,绿色建筑的涉及部门众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利的分化,每个部门都具有部分管辖权,但都形同虚设。绿色建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质量、税务等多项内容。因此,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实现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三、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建设的有效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应重视对绿色建筑法律的制定,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相关建筑法规进行补充,弥补法律上的空白,从而为绿色建筑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尽快制定出台施工规范及建筑指标方案,从而形成绿色建筑的结构管理框架。此外,应进一步完善不同效力层级的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确保建筑工作实施过程中法律、部门规定及文件规定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绿色建筑工作的强有力规范和制约。
我国实行绿色建筑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因此,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应具有衡量的标准。至此,政府需要以法规形式提出技术指标、材料指标、技术标准及指南等标准性文件,从而使绿色建筑的评价有强制性的规范依据。
2.构建长效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补贴政策能够拉动经济内需,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在制定激勵对策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建筑项目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例如政府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补贴、合理规范能源价格、推出多元化的税收政策等,从而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绿色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绿色建筑的宣传工作,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丰富的经验,通过产品推广的方式,帮助群众了解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能。另外,通过举办公益性宣传活动来吸引国民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当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编排相关的技术专栏,或针对绿色建筑相关设计进行投票及有奖问答活动,使绿色建筑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促进产业发展的多样化
一项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就是性能的多样化,绿色建筑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发展,首先应当完善自身性能,通过适应不同环境、不同的建筑要求,来实现绿色建筑的多项适用。研究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的地形及气候特征,制定不同的建筑方案,从而使绿色建筑能够满足业主的居住习惯、文化理念、物质需求等等,为绿色建筑的深入性改革提供实践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建筑水平有限,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当前局面,国家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不断更新及完善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及资金技术投入,从而实现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效发展。
作者;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