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垫底,只一声道歉还不够
文/曹林
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两会上,市长马誉峰作报告时称:“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质量不好,始终是我们的一块心病。在环保部监测的全国74座重点城市中,保定居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位城市之首。作为市长,我深感不安和自责,负有主要责任。在此,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向全市人民表示深深的歉意!”有了市长的这声道歉,相信深受雾霾之害的保定市民能获得一些安慰。
道歉是市长在与会代表和市民面前表现出的道德姿态,是一种自我批评,或者说是一种道义上的“自我问责”——自己批评自己、问责自己当然可贵,但不能回避外在的责任追究。人大负有监督政府之责,政府和市长在环境保护上的工作没做好,人大代表有必要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追问相关部门和官员的责任。道歉不能免除责任,道歉归道歉,追责归追责。
同时,道歉需要充满诚意的反思,要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给出解决方案和相应承诺,那才是负责任的道歉。空气污染严重“与政府工作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到底工作力度如何不够,哪些措施不到位?对此,应有深刻的反思和针对性的解剖。有些官员,说起成绩来是一套一套的,可一说到存在的问题,就下不了笔了,用抽象笼统的套话回避问题。
如果市长能仔细说说哪些工作没到位,哪些责任没有落实,准备花多少时间摘掉“垫底”的帽子,摘不掉帽子自己就承担什么责任,那样的道歉才有含金量,才是真正的有担当。(摘编自《京华时报》)
断掉“跑部钱进”的公关路
文/周人杰
目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针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完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范其支付分配和使用,逐步取消其在竞争性领域的运用。同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占比将提至六成以上。这些听起来挺专业,实际上与民生息息相关,不啻为又一场“自我革命”。
何为“转移支付”?简单地说,就是中央财力对地方,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实施补贴的两种形式:一种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给钱,但不规定具体用途,由下级政府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另一种为“专项转移支付”,给钱,并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可以说,专项转移支付在民生等特定领域均等化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利于专款专用。然而,世易时移,因其项目多、渠道乱,而且埋下“跑部钱进”、滋生腐败的隐患,渐渐地引起抱怨。
比如,一些项目行政审批色彩浓厚,信息管理也不够公开透明,常常就卡在一两个公章上。如果说,行政审批管的是“可以干什么”,那么专项转移支付管的就是“拿什么去干”。两相夹击,多少个地方项目就卡在这“最后一公里”,眼巴巴地听得到雷声见不到雨。
把没必要的行政审批、专项资金全部放下,彻底交给市场和地方,才能真正避免权力自我的“转移支付”,部委机关才不会再“门庭若市”,断掉地方“跑部钱进”的公关路。当然,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均贫富、缩差距,同样得讲究“放管结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关键在于把扭曲的财权、事权“扭过来”。这个“扭过来”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拿出“断、舍、离”的勇气与魄力;另一方面,也要讲求改革方法论,既算好转移支付的经济账、民生账,又确保收支每一个环节公开透明;既让税收法定原则贯彻始终,更要从严治党、治吏,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火隔离带。(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