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法律毕业正文

我的国际律师路(中)

  • 投稿为领
  • 更新时间2015-09-10
  • 阅读量235次
  • 评分4
  • 15
  • 0

接案心得

无论规模大小,律师所讨论最多的内容之一是如何让咨询的客户成为自己的客户,这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律师业界最核心的能力了。在中小型所工作的律师很快有机会直接接触客户甚至和客户建立委托关系。因此,掌握接下客户的能力是律师最关键的能力之一。在初次接待客户时,年轻律师应如何提高接案能力、逐步打开局面呢?

1.信心是基础,诚信是保障。律师通过对法律知识精确的掌握,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判断,这是获得案件的基础。律师对客户诚信及不做虚假承诺,则是建立律师声誉的方法。律师对案件作客观真实的案情分析,使案情发展尽量符合预测,尽量达到即使客户输了官司或者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还是信任你,甚至还会介绍其他客户给你。

2少说、多听、多问,谈重点。律师应了解客户的支付能力和对你的信任程度,找出合适的价格完成委托。少说是力量的展示,言多必失且不重。在客户咨询过程中,律师应多问并判断客户之前是否已经找过很多律师所,其上门咨询的原因是什么:是比较律师费或比较律师实力。在咨询中,如果律师能传递有办案实力,价格符合客户期望值(且愿意灵活调整,这当然不能违反律师执业规律造成不正当竞争),则接下案件的可能性很大。

3.对于年轻律师,不要挑剔案件和客户,多接案件,积累经验。越忙的律师,越多案件找他,她,这似乎成了律师所的黄金规律。我执业之初曾经一年办理大概70件诉讼案件,不管标的多大,律师费高或低,那一年很忙,也很充实。因此,对广大诉讼律师而言,年轻律师不要计较太多成本的问题,多工作总是有收获的。

诉讼心得

诉讼是大部分中国律师每天的工作,也是带来业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广大诉讼律师而言,再怎么强调诉讼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良好的诉讼心态是,不要抱怨中国的法治环境和公、检、法、政府机关对律师地位的看法,这是我们没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积极的诉讼心态是,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利用法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的作用。如果不代理政府,律师就不是政府机关的代言人,而是当事人合法利益的代言人。这意味着诉讼律师代理案件时,应当勇敢地去维护客户的利益和法律的尊严。如果律师没有勇气代理一些挑战政府权威的案件(如行政诉讼),那么,就不要去为了律师费勉强代理,缺乏勇气会令其在案件代理过程中有所保留,当事人利益无形中会受损。律师一旦决定代理了这些案件,就应时刻谨记要像斗士一样,以法律作为武器来捍卫自己及当事人的权利。这听起来很理想,但这也是现实,有不少诉讼律师确实是真正靠办案能力取得成功的。

在代理诉讼案件时,年轻律师应如何扎实办案并逐步建立案源?

1.重调查研究。律师对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一定要研究透彻,不仅要研究法律法规及立法原意和目的,还要了解地方各级法院对这些问题的会议纪要和判决先例。在司法实践不明确的情形下,通过各种书籍及案例,研究学术观点和实务界观点。可能的话,特别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形下,把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当成博士论文,研究透。另外,虽然中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上级法院案件判决对下级法院的裁判还是有着深刻影响的。一般情形下,下级法院会尊重直接上级法院的判决,因为他们也要保证“维持一审原判”的正确率,不太轻易会作出和上级法院不一致的判决。

2.重联络。在代理过程中,律师应定期打电话联络客户,汇报案情进展。这点,很多律师做得不够好,因为中国的法院审理案件后有时会拖很长时间才判决,在执行中也会出现久拖不决的情形,律师会容易忘记通知客户。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这是诉讼律师无法控制的事,但诉讼律师可以做的是定期咨询法院案情进展,定期向客户解释和汇报。

3保持斗士角色。每位律师的执业风格不一样,有的律师可能会为了与法院搞好关系而不情愿和法官就案件审理程序不公正的地方展开激烈争论。我认为,律师应当遵循法律赋予律师权利的规定,勇敢地为了客户的利益做无畏无惧的战斗。即使这样的战斗会在法官或检察官心中留下不太合作的印象,但律师最大且最核心的价值,还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之内为客户的合法利益战斗。我一直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自己的重大权益需要在司法程序中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律师?我们会聘请一名没有勇气的律师吗?不会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聘请勇于为自己合法权益在每一个细节上战斗的律师。

另外,常年法律顾问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中国大部分律师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不少顾问单位平常没什么事找律师。这肘,律师一定要考虑“创造”出事情。例如,为企业进行定期法律培训和整理合同。具体而言,律师可以为企业进行劳动合同及争议、合同起草及谈判、合同执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企业评估、防范和管理法律风险。律师定期拜访顾问单位,定期提供具体的服务内容及定期总结汇报是巩固和增加法律顾问单位的诀窍。挖掘法律事务的深度及拓展无事找事的广度,是增加法律服务量及巩固关系的良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