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幼教正文

以建设班级图书馆为契机指导家庭亲子阅读

  • 投稿立凹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69次
  • 评分4
  • 70
  • 0

江苏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俞燕婷

当前,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阅读,然而,在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中我们发现,由于家长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家庭中的亲子阅读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方法和形式单一,重认知轻体验,重听讲轻交流,等等。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亟待科学的引领和指导。

幼儿园有责任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引领,因此,从小班开始,我们尝试建立“班级图书馆”,鼓励幼儿带书到幼儿园供大家相互借阅,引导家长参与到班级图书馆的建设、管理、维护中,并围绕图书借阅活动开展一系列体验、交流活动,以此为契机促使家长真正了解早期阅读的价值,促进他们转变观念和方法。

一、通过参与班级图书馆的建设,认识早期阅读的价值

建设班级图书馆需要丰富多样的图书,虽然幼儿园能提供一部分图书,但数量上可能无法满足幼儿在园阅读和借回家阅读的需要。若能鼓励幼儿带图书来园,既能让幼儿共享多元的图书资源,又能促进幼儿基于阅读的交流,还能增强幼儿对于班级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为了不增加家长的负担,我们只要求每个家庭提供两本书。我们组织了一次家长会,宣传建立班级图书馆的意义,让家长明白为什么要让家庭提供一部分书,以及拥有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会上,家长们反响热烈。然而,幼儿把书带来后我们发现,书的质量参差不齐,有适合这个年龄幼儿阅读的优秀绘本,也有不适合这个年龄幼儿阅读的识字材料或文字较多、内容较深的故事书等,甚至有严重污损、缺页的书。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特点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家长对于我们能否有效利用这些图书资源仍持怀疑的态度。

于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以转变家长的认识。

如,我们举办座谈会,请一位在小学做语文老师的家长来谈谈早期阅读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让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建立班级图书馆让孩子共享优秀的图书资源的好处,意识到把班级图书馆建设好是让大家受益的一件好事。

又如,我们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班上幼儿昕昕的爸爸很重视亲子阅读,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于是就请他来和家长们分享经验,谈谈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昕昕爸爸拿出了自己在女儿不同阶段为她购买图书的目录,让家长们大受启发。他还介绍了自己是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的。我们发现这种家长之间的互相影响力有时比教师对家长的影响力更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家长们参观班级图书馆,引导他们比较不同的图书,让他们了解到幼几喜欢阅读什么样的图画书,也认识到除了认知类的读物外,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书都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参观图书馆让家长对于如何为孩子选择图书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至此,许多家长在行为上有了不少转变,开始热衷于互相讨教亲子阅读的问题,购买推荐的好书,主动更换原来提供给图书馆的不合适的图书……可见,围绕图书馆的建设向家长传递亲子阅读理念有了初步的成效。二、通过参与班级图书馆的管理,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班级图书馆建立起来了,大家建议借书还书在每周五进行(早晨入园时还书并整理,下午离园时借书回家),这样,家长可以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们考虑让家长来协助幼儿借书还书,这样,家长一方面可以帮助维持活动秩序,另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观察了解孩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把一些科学的观念渗透在活动中传递给家长。

一开始,这项工作主要落在家委会成员身上,其他家长参与较少。我们发现,由于幼儿经验、能力的限制以及家长对幼儿缺乏必要的引导,幼儿经常会忘记还书或造成书的破损甚至遗失,等等。对此,参与过管理的家长感受很深,而从未参与过的家长,尽管我们每次都强调,但他们仍不够重视。因此,我们努力吸引更多家长参与进来,以引导他们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观念渗透在图书借阅活动中。

我们通过宣传,鼓励家长自由报名,由家委会负责人安排他们轮流来参与。每次活动中我们都与家长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回应他们的困惑,让他们了解图书借阅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的家长会将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感悟到的、学习到的在家长的QQ群中与大家分享交流,让别的家长认识到来参与管理不只是“出点力”,还有不小的收获,由此引发越来越多家长参与的兴趣。有的家长只是为了来看看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和同伴如何相处,有的家长是借此机会想和教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也有的家长是想来看看别的孩子的表现怎样,自己的孩子和他们是否存在差距。在参与的过程中,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借阅图书的种类有很大的局限,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更多不同类型的图书:有的家长关注到有些书被借阅的频率非常高,从而思考这些书为什么受欢迎,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孩子选书也更有针对性了:有的家长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有几个孩子阅读兴趣很浓,于是积极向他们的家长讨教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有的家长在观察中发现有些孩子倾听习惯很好,关于借阅的事项听了一遍就清楚了,而有的孩子不注意倾听,后续就会遇到问题,由此家长意识到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引导家长参与班级图书馆管理,不仅让家长进一步认识到这一活动的价值,而且给了家长观察孩子的机会,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发现自己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反思如何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三、通过围绕阅读活动的交流,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

随着图书借阅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经常与我们交流有关亲子阅读的问题。我们也进行反思:把书借回家,家长们真正带着孩子阅读了吗?他们的困难是什么?主要关注哪些问题?

于是,我们开展了“亲子阅读记录”活动,为了不让家长感到有负担,同时保证每一份记录的质量,家长上交记录的频率是每半学期一次。小班时,由于幼儿表达能力的限制,以家长记录为主,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每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平均次数,孩子喜欢阅读什么内容,阅读时和孩子之间有怎样的互动,以及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逐渐地,幼儿也参与进来,和家长一起记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兴趣及阅读后的感受,联想等,家长加以补充说明。

初期,家长的记录大多为反映情况,这让我们较为客观地了解到家庭亲子阅读的状况。尽管我们针对其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但也意识到我们无法做到一一解答家长的具体问题.于是,我们将这些记录张贴在班级门口,以便家长互相了解和借鉴。有心的家长会积极交流、学习,回家后借鉴,但也有家长并不关注。我们意识到这样的展示交流对于一部分家长的触动是不大的,而且有不少家长只是例行公事地为记录而记录,缺乏反思和提升。于是,我们对记录进行分析,围绕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组织了几次小型座谈会,每次5—6人,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报名,人人都有机会参加。我们会结合阅读记录的内容,引发家长比较、反思、讨论、分享。

我们还组织了“读书会”的活动,请家长来园带幼儿一起阅读。家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报名,读什么以及怎样读都可以自己决定,我们会适时地提供一些建议。其他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来旁听。家长们都为此精心准备,有的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表现故事中各种角色,有的制作了幻灯片,还有的和孩子一起通过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参与“读书会”活动,让家长对于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此外,我们还会借助QQ群等渠道把我们从一些家长身上发现的闪光之处向广大家长进行宣传,把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放大。如,我们发现乐乐妈妈在参与协助幼儿借书时态度积极主动,不只关注自己的孩子,还会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了解不同孩子的兴趣。她会一边帮助孩子登记,一边问:“你借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借这本书?你喜欢什么书?”……幼儿很乐于回应这些问题,都有很多话可说。这不但给幼儿提供了与人交往、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让自己能更深入地了解同龄孩子的特点及其需要,以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我们将乐乐妈妈的做法介绍给其他家长,还鼓励她写下自己的心得与家长们分享,此举带动了其他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提高了参与的质量。

四、通过支持幼儿自我管理,进一步转变教育价值观

随着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他们有了自己管理图书馆的能力和愿望,我们又引导家长逐步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自己则退到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

每到还书日,总有几个幼儿会忘记拿书来还。对此,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小班时,我们会提醒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还书的准备:“明天要还书了,你的孩子准备好要还的书了吗?如果忘记了,和他一起把书放到包里吧,”中班时,我们提醒家长逐渐放手,可关注孩子是否记得并己自己准备好,如果孩子忘了,就提示孩子自己去准备。大班时,我们提示家长少做提醒,放手让孩子自我管理。孩子如果真的忘记了,这正是一个教育契机。他们会因此而体会到行为的后果(没有还就不能借了),下一次就会牢牢记住。

一次,来园协助借书的月月外婆在检查借阅记录时发现文文已经连续好几周没有借书了。我们询问文文才知道,他借的书找不到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就一直没再借书。文文的外婆在一旁听到了,向大家说明了情况。原来有一天文文到了幼儿园才想起忘记带书,满脸不高兴,外婆心疼他,就悄悄替他回家拿了来还。当时管理员不在,她就直接把书放进了书橱里,后来也忘了和文文说。于是,月月外婆对文文外婆说:“您以后不要再帮孩子还书了。我家月月也会忘记还书,老师说要让她记得自己的事情,我就不帮她回家拿,几次没借到书她就急了。现在不用我提醒,她每次都能记住还书。有时候我们替孩子做事,其实是害了孩子啊。”文文外婆听了连连点头。接下来每到周五,外婆会提前提醒文文自己记得还书。有一次文文又忘了还书,好不容易等到下一周,他第一个来还,外婆高兴地告诉我们“是他自己记住的”。家长看到孩子们从需要成人督促、提醒、代办,到可以自我管理,感悟到这不仅是在学习遵守规则,而且是在学习做自己的主人。家长认识上的转变带来了行为上的转变,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行为,适时地提醒,而非一味包办代替了。

中班时我们就鼓励幼儿自己进行借书、还书的登记及图书的整理。当时藏书量己达百余本,为了便于幼儿管理,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最后确定以“图形标记+数字”的形式给每本书编号,每种图形标记与书橱上其中一格的标记相对应,数字编号则为1—10。家长来协助管理时,看到这种编号方式感到有些疑惑。我们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向他们作了解释。当他们看到孩子们在这些标记的支持下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将图书馆藏书管理得井井有条时,他们纷纷感叹道:“别看这小小的标记,如果没有对孩子的深入了解,哪能给予那么适宜的支持啊!”

在幼儿刚开始学习登记借书还书情况时,有的家长很担心孩子做不来。我们告诉家长,幼儿对符号记录已有一定的经验,不妨放手看看孩子会怎么做。登记时,幼儿需要在一张二维表上找到借书者的姓名,再对应当天的日期,在相应的格子里画上符号。小管理员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是不认识同伴的名字,二是对二维表格不熟悉。我们鼓励他们自己想想办法,第一个难题很快克服了,借了书的孩子会自己找到表格中的名字指给小管理员看。看到孩子们如此投入地动手动脑,在解决第二个难题时,家长们也忍住了没有伸手帮忙,只是从旁观察。当看到幼儿采用手指定位的方法寻找相应的格子时,家长递给孩子一把尺子,幼儿马上想到用尺子作辅助可以又快又准确。通过和孩子一起当管理员,家长发现幼儿完全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逐渐认识到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成人必须退位,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之,家长通过参与班级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及其相关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对亲子阅读价值的理解,丰富了家庭亲子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加深了对孩子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育观念,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价值。家长一系列观念上的转变也促进了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这一段实践的经历让我们对于家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家长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只有通过多次的亲身参与和体验,认识到某一做法对于孩子发展的价值,感到真正有所收获时,才能认同我们的观念,与我们进行良好的合作。因此,我们要给家长提供适合他们参与的各种渠道和机会,要让这种参与成为常态,但也要注意根据家长实际的需要,让家长自愿选择,不增加家长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