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幼教正文

孩子“说谎”,如何应对

  • 投稿heal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038次
  • 评分4
  • 27
  • 0

宋丽芹

在幼儿园实习时,我遇到了这个被老师们认定经常会“说谎”的女孩文文她乖巧,做事积极,就是速度太慢尤其在吃饭时,老师每次都要不停地催促她抓紧吃

一天早上,文文一看到我,马上跑过来对我说:“今天早上我在家吃过早饭了。”“是吗。既然你已经吃过了,一会儿就不用再吃早饭了”因为该幼儿园安排有早餐,多数孩子是在幼儿园吃早饭的可过了一会儿,班主任张老师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说:“文文,搬着你的小凳子去吃早饭”我急忙向张老师解释,可张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她每次都是这样说的!如果她真的在家吃过早饭了,她妈妈会告诉我们的”于是,文文很不情愿地搬着小凳子去吃早饭了

过了几天,文文又一次“说谎”了这天午饭前,文文说她肚子疼,我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师听后淡定地说:“她肯定又是在说谎,她每次只要不想吃饭就会找理由”说罢就去拉文文:“请你回到座位上去吃午饭!”文文无奈地看看我和张老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吃午饭了 吃完午饭后,我把文文叫到一边:“文文,你为什么要说自己肚子疼昵-”不想我刚一说完,文文就撇着小嘴哭了起来:“我不想每次都成为班上吃饭最慢的小朋友,那样老师就不喜欢我了”

类似文文这样的“说谎”行为,幼儿园老师几乎都碰到过其实,儿童的这类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而出现的“说谎”行为,绝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因为他们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会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即使有时儿童的“说谎”行为真的是有意的,他们的“有意”目的也常常是单纯的、外显的如5岁的勋勋向小伙伴们炫耀说:“我家养了条鲨鱼,谁和我玩,我就让谁去看”老师问了他的父母后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他只是想用这一“招”吸引小伙伴们和他一起玩:又如琪琪把“捡到”的发卡交给了老师,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发现琪琪“捡”的发卡其实是她自己的只因为琪琪曾看到老师表扬了捡到东西的小朋友,所以她也想通过“捡到”东西得到老师的表扬另外,对于很多像案例中文文那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说谎”行为有时只是一种“自我防卫”式的本能反应,以便暂时达到逃避惩罚的自我保护的目的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成人权威意识使得我们习惯以成人的思维水平去评判儿童的“坏习惯,怪毛病”,然后又自以为是地以自己认定的行为标准去教导他们对待儿童的“说谎”行为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在斥责孩子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自己常常就是这些行为产生的推手。我们是不是习惯于说教,而忽视了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我们是不是习惯于统一要求,而漠视了孩子的个别化需要。我们是不是习惯于给孩子贴上自以为正确的“标签”,而不理会这些“标签”可能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以及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根本想不到孩子正是在摆脱这些“标签”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说谎”的方法和技巧的。就像案例中的文文,为了不成为老师心目中吃饭最慢的孩子,她用“己吃过饭了”这一自以为两全其美的理由来讨取老师的喜欢,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说谎”换来的是老师的不信任

作为促进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我们在面对儿童“说谎”这种行为时,不要轻易地给他们扣上“坏孩子”的帽子,也不要武断地将儿童的“说谎”与成人世界中的“欺骗”“欺诈”等行为相提并论,更不要像法官一样审问他们,强迫他们说出“说谎”的理由,并吓唬他们:“如果你再说谎,就会像故事《狼来了》里面的那个孩子一样被狼吃掉!”而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他们的“说谎”行为,从儿童的视角解读他们的“说谎”行为,以深入儿童的内心,找到儿童“说谎”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并借助适宜的教育引导来减少儿童类似行为的发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类似“说谎”的行为还有许多,但这恰恰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表现我们只有蹲下身来,静下心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逐步消除对儿童“偏颇”行为的种种误读,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