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法学会和天津行政学会在天津召开了“行政科学学术讨论会”,积极倡导开展对行政管理科学的研究,从而掀起了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序曲。1997年国家在学科调整中,又将“行政学”和“行政管理”统一为“行政管理”,并作为二级学科,更从客观上提高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术地位。据初略估计,目前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两百所左右,而行政学院或党校几乎都有行政管理专业,如此多的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与其宠大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相比,能进入公务员等专业对口单位的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在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时,以就业为导向,引入“EEPO”教学模式,使之毕业走入社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其它岗位的需求。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行政管理专业招录人数在公务员考试中需求偏少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考试录用公务员的范围,仅指主任科员以下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即可以简要概括为“凡进必考”,即凡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要通过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招考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向任何一个专业作过多的倾斜。比如,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共有130多个单位计划招考1.8万余人,但用“行政管理”作为专业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202个岗位,约仅占1/90,且这些岗位还不属专门面向行政管理专业,有些岗位其它如社会管理、语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也可以报考。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非公务员岗位的匹配度不高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其课程设置来看,一般院校主要开设的是《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公务员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分析》、《地方政府与政治》、《市政管理学》、《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西方行政学说史》等具有鲜明特色的行政管理课程,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掌握的是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但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如果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其就业方向一般来说只能是进入企业,而企业岗位一般要求是熟悉企业管理理论,了解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企业营销等知识的人才。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虽然同属管理学,但其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差异性很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必然在任职初期无法匹配企业的需要。
(三)管理实践岗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技术技能
管理是一门科学,但是更加是一门艺术,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或者制造等。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处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这就更加具有较强的实际经验,与其是否有管理学的专业背景其实关系不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初级管理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往往行政管理专业并不予以重视或者就是根本没有讲授,因此,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与毕业后技术技能需要之间的冲突是行政管理类学生难以克服的障碍。
二、“EEPO”教学模式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EEPO”教学模式就是指行政管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集体小组讨论、对抗性辩论等方式,培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之在决策之前,通过对对手的分析,尽可能预测事态发展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比选择最佳方案,从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在竞争性对抗中的博弈能力。具体内容见图一:
(一)EEPO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管理活动因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管理问题与环境的强烈依赖性,要求管理科学的研究要善于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假设的思维方式出发”[1]。竞争是激发人们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卓有成效的竞争对抗曾激发了大量的思想理论创新,在新中国创建时期,我们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质也是希望通过有效的竞争来推动创新。“EEPO”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其实质就是通过设置一些竞争环节,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通过其互动博弈过程,激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面临竞争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EEPO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现在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任何个人主义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EEPO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个人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效地改变个人英雄主义,更加深入了解到和他人合作的利弊,从而发挥“1+1>2”的效果。作为行政管理学生,(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其专业设置中,很少的课程设置了让学生参与环节,往往是老师讲授,学生倾听,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根本或很少有机会能够彼此开展必要的互动,因此,通过EEPO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改变以往行政管理学生的学习思维误区和学习惯性。
(三)EEPO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进行转型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几乎很少有老师从事过政府管理的实际工作,往往没有真正有过具体的行政管理经验,甚至有部分老师的管理经验也很欠缺,要培养出具有互动博弈能力的学生,必要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将激励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积极到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实践锻炼或进行调研,促进其了解政府运作,或公共决策和执行的流程,从而培养出真正了解政府管理、具有政府管理背景的教学老师。同时也可以把那些具有丰富党政机关工作经验的领导者“请进来”为学生讲解我国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各层次的权责划分以及运转情况、地方机构改革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等,加强学生对我国政府工作的更深入了解。
三、在行政管理专业中“EEPO”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切实调整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就业导向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党政类机关中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是很模糊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其具有的不仅是技术技能,而应当具有较高的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对于其毕业时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且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因此可以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科学思维、并能对企业和政府互动关系”有充分掌握的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的转换,对于学生则必须了解企业和政府两者的基本知识,同时又不影响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反而会有所增强。
(二)积极进行学习内容调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为两大模块,即政府行政模块和企业行政模块,在政府行政模块中课程设置可以往企业管理方向靠拢,如设置一些《政府经济学》、《政府营销学》、《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公共投资学》等与企业经营有着一定联系的课程,而在企业行政模块中,则可以设置一些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课程,有机地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理论课程进行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在政府和企业管理的有效融汇贯通。
(三)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互动精神
理论和实际需要结合,作为在校学生,由于大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将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效进行有机结合的途径就是参加社团类活动。社会团体包括学术科技类社团、文化艺术类社团、社会实践类社团和体育健身类社团,这些社团各有特色,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类社会活动。比如学术科技类社团可以开展地方政府博弈、区域竞争等具有博弈实质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博弈”思维;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走访当地的企业,了解政府在企业发展的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更为宏观的“互动”思维。同时,多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寻找差距,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练就过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四)鼓励学生开展竞争对抗,培养学生博弈经验
通常,竞争对抗可能意味着完全彻底的较量。在这种比赛中,两个人或两个团队针锋相对,其中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会胜出,而代价是另一方的失败。但是管理不佳的竞争对抗,可能会抑制行政管理学生的思想交流,并妨碍协作。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管理。在课堂教学上,要改变过去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灌输式教学,积极引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试,给予学生现场感觉,并积极鼓励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之间辩论对话,所以老师在这些竞争类的对抗中,必须承担起良好的裁判的角色,具体对抗可以以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进行设置,如政府和企业谈判、公共危机处理等,加强学生在信息收集、对手分析的能力。
(五)加强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突出竞争能力要素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试体系还是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其结果必然倡导的是学生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的问题,为了纠正这种现实情况,必须改变考核体系,除了必要的考试之外,还可以开展口试面试、参与调研、科研论文、博弈过程策划等多种形式,并可以在学生竞争类的对抗时,有目的请一些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参与考评,加强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互动博弈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在就业压力面前,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设置“EEPO”教学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和具有对抗性的模拟实践,培养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以满足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时的多样化职业选择实际,促进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