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行政管理毕业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维度解析

  • 投稿韬光
  • 更新时间2015-10-22
  • 阅读量551次
  • 评分4
  • 51
  • 0

顾 鑫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从马克主义人学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人民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学;现实的人;人民主体;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1-0028-04

收稿日期:2014-12-12

作者简介:顾鑫(1983—),男,山东聊城人,山东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它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根本问题是人与客体(包括自然、社会、人和精神客体)的关系,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实践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争取全人类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

一、价值问题即人的问题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主体和客体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关系也就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价值是对于人而言的,人是价值主体,也就是说人是价值世界生成的主体性根据。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劳动、交往、实践等范畴的阐发,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和价值的客观基础:人双重地存在着,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是社会存在物。正是这种“人”的、“类”的、“社会”的特质,使人成为价值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价值关系。人的类特征和社会特征是在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正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

人并非由于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就成为价值主体,而是由于人超越其自然属性并获得自由自觉性才成为价值主体。价值总是与人的活动的类特性、社会性,同人的追求的理想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交往实践中,产生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以及以人为主体的价值关系。生产、劳动、交往是人作为主体创造对象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方式,不仅内在地包含了人的自由自觉性、理想性、超越性及其统一,而且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向着自由自觉性、理想性、超越性及其统一的运动。人在生产、劳动、交往中创造了对象价值和实现了自身价值,意味着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以及主体对之的评价。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物与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从广义上讲,事物的价值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和意义;二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价值既是一个关系范畴又是一个属性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具有某种属性和性质的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关系,反映了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求、主体的尺度之间的统一。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在社会实践和价值概念的基础上,主体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继而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进一步集中、抽象、升华,就会形成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并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这就是价值观。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是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内容。价值原则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为什么有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形成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的基本原则。一种价值观的性质是由它所包含的价值原则来规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为基本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一定的价值规范中,一切价值观都要通过规范,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具体化为在一定境遇中如何行动的规则,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一个社会有什么样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价值规范。价值理想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合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以对未来应然状态的把握和规定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每一社会形态以及每一历史时期都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价值观体系,往往是多种价值观并存。由于主体存在阶级立场、社会地位、利益诉求、文化素养等差异,必然会存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形成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在一个社会中,只有被统治阶级宣传、倡导,通过国家机器使之在全社会贯彻、实施,占主导地位、对社会起到重要的引导、制约作用的价值观才可以称为核心价值观。因此,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不同的社会制度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忠孝价值观是一个农业封建国家所需要的价值观,它适应并维护了传统的封建制度;西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近代以来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概括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三个倡导”十二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导向以及价值准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现实性出发研究和分析了人的存在及社会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历史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从事实践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

由此可见,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追求自己和实现自己的目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生存的前提,只有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才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受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自身所处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所有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生命的个人,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彼此结成一定社会关系并不断地从事着实践和生活,因而是客观实在的、在历史中行动着的人。这样的人是被它所依存的社会所规定着,同时又能动地建设和改变着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意识的重要形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从唯物史观原理中把握“现实的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内在逻辑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它的建构也要受到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与制约。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

三、“人民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首先是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设施,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或精神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又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因此必然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来实践和完成。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观点。毛泽东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民主体的思想。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同时,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及创造者的观点,从革命实践的需要出发,提出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邓小平同志的人民主体思想主要是围绕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物质生产力发展问题展开的。邓小平同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宗旨,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发展物质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重申要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观,提出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及目标,坚持发展的目标是人民,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同享有。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执政理念层面提出要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人民的幸福,在正确化解矛盾和科学协调利益关系中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强调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为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指明了方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主体原则,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基础。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必然要坚持人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地是关注利益诉求的实现,因此,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有助于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做人类必将进入的一个更高级的文明阶段,而这个文明阶段的本质就是一个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从个人方面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潜能都得到不断发展和发挥,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满足,每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从整个人类方面看,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境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所有关于人的思想都围绕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处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社会主义也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这里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到现实的发展,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距离这一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反对把人作为手段的错误价值观念,充分体现出人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的发展越全面,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新华网,2014-03-26.

[3][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66-67,71-72,73,294.

(责任编辑:牟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