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行政管理毕业正文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 投稿dhch
  • 更新时间2015-10-22
  • 阅读量238次
  • 评分4
  • 58
  • 0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

治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张铭书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课题。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动力和支撑。因此,只有通过培育法治文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才能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法治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依法治国;法治;法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9-0025-07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张铭书(1990—),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目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法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应该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有新的创新和发展。

一、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定位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了法制建设时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可见,法治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追求。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所说:“一国的法治,外显于制度规则体系,内生于社会文化土壤,文化对于法治及其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及其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关于法治文化的涵义,中国政法大学刘斌教授将其表述为:“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一个国家的‘法治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

笔者认同这种观点。法治文化既是内化于心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的价值取向和精髓,又是外化于行的法治实践的行为准则。法治文化的精髓是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过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日常行为准则,其实旨是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把公平、正义、诚信、守法、理性、和谐等法治理念作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通公民的价值取向,并用其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通过法治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理念和氛围,从而达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效果,为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二)法治与文化、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定位

⒈法治与文化的关系定位。就文字而言,法治文化包涵了“法治”和“文化”两个概念,法治文化既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同时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引领和支撑,需要用先进文化去引领法治建设。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如余秋雨所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法治是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选择,法治作为一种理想,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法治”,必然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具有人类社会共同需要的一般特性。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法治”和“文化”的必然联系,即它们是全社会的共同选择和普遍体现,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

一方面,作为创建集体人格的文化,其影响着法治的方向,决定着法治的品格。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以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赢得世界的尊敬,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就是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而此时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法思想活跃,法文化蓬勃发展时期,如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曾远征异国他乡,在世界法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法治对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发挥了促进作用。文化的形成和传播需要被认可,正如余秋雨所说:“有一个比方,在密集的人群中,突然来了一个巨人,体格很大,并知道他来自何方,但巨人的性格却没有人知道,这就是中国。”这是近代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缺失,如何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肯定中国?有一个重要方法也可以说是捷径——法治。当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向全世界诠释了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的含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再一次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比如路透社于2014年10月23日立即作出回应,称“中国政府承诺了更好的法治”。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有了一个新的、被世界接纳的精神价值就是法治文化。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繁荣和发展要以法治作保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法治的引领、保障和规范。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法治在为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并规范文化行为的同时,也需要先进文化的滋养,以此形成积极向上的理念、观念并逐渐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运用这种法治思维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依法治理。所以,实现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相互协调、相互统一,需要发挥法治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力。

⒉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定位。目前,学术界对于“法治文化”“法律文化”“法制文化”等近似概念有了一些区分。在法的历史传统中,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我们研究的法治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此,我们仅讨论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在社会成员的普遍认知里,“法治”这一概念似乎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使用,但目前查到的史料中并没有“法治”一词。从现有资料看,最早使用“法治主义”一词的是梁启超。所以,目前学术界比较倾向于将“法律文化”界定在中国古代传统法文化的范畴,而“法治文化”则是近现代法文化的概念。在研究过程中前者更偏重司法和执法精神,后者更加注重法的实践。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既是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研究两者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明确当前我国法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找准法治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首先,应当注重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基础。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关于“情、理、法”和法家关于“法内义、法外义”的主张,他们都对法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付子堂所说:“欲在‘历时态’的维度上构件‘法治中国’命题,有必要重新认识法家,有必要认真对待法家人物,有必要重新认识法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充分估量先秦法家文化的当代力量。”对于这些优秀的法律思想所蕴含的理论主张,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成为当代法治文化的重要基础。因此,高度重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资源基础,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命题的理论内涵,充分展现我国的法治文化自信。

其次,必须看到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我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新的法治文化与旧的法律文化之间产生的一定冲突。邓小平曾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比如在传统法律文化中,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与当前法治实践的冲突;传统“人治”高于“法治”与当前形成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冲突;传统的“衙门口冲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厌诉心里与当前提倡形成依法办事诉讼意识的冲突;传统等级观念与当前法治文化发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冲突,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法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内含的冲突因素,合理运用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在厘清传统法律文化脉络的前提下,实现当前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征

从法治文化的内涵以及法治与文化、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区别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具有显著特征:

⒈历史传承性。法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土壤中,才能成为全体公民的精神家园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恰恰体现了对法治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⒉时代性。法治文化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环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体系的目标,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应当说这是法治文化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机。如何抓住机遇,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措施,不仅将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这是当前法治文化发展必须自觉服从的总目标。

二、法治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法治文化环境。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要求

法治文化作为立法的思想基础,作为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障,作为公民守法的心理基础,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了越来越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决定》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其最基本的要求应当是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法治文化建设对于更好地发挥法治在全社会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养成人们的法治自觉起着重要的、基本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只有在全社会打下坚实的法治思想基础,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才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关键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基本属性和对全社会的基本要求。法治文化建设所倡导的理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既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受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思想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出现了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无论是拜金主义、暴力文化还是冷漠文化都表明道德自律意识的降低。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占领道德制高点。通过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道德制高点。二要依靠法治手段。通过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普法的过程变成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通过道德引领和法治的规范作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法律、维护规则的良好法治氛围。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民主与法治是内在的统一。法治能够为民主政治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确保民主政治的健康有序发展;民主政治丰富了法治的内涵,确保了法治精神的传承和提升。尤其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处理好法治建设与深化改革协调推进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一重要指示既是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法治文化折射和反映的是时代法治精神和法治需求。所以,只有积极传播法治文化,提升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已从经济社会学所强调的传统要素转向实现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法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其重要内容。当前,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更加注重经济收益的保护问题,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更加注重投资地域的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如执法环境如何、司法环境如何、公民的法律素养如何、守法程度如何,等等。这些因素体现或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如何是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些软实力又恰恰是法治文化所表现的内容。可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给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和环境,更有利于吸引资本进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法治宣传教育,把培育和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信仰等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着力点,以此引导领导干部和城市社区居民、农民、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使其树立思想上尊崇法律,行为上遵守法律,交往中信守法律,心理上敬畏法律的法治理念,做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一)不断加大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扶植力度

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重视和抓好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的社会问题与各类社会矛盾交织,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明显增多,既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了困难和压力,也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考验。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整合各项资源,发挥整体效力,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并在宣传手段、宣传方式、宣传保障、宣传合力、宣传时效上做足文章,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公益社会事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法治文化建设中来,提升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决策的能力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于法治文化建设的认识深度、工作力度乃至推进程度,取决于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尤其是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的高低,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问题,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通过学法用法,不断提高其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执法领域和司法领域的法治文化建设

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法治文化建设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这是因为行政权力天然具有自我膨胀和扩张的趋势,如果不依法对其进行规范,极易导致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害。对于这个问题,总书记提出了非常形象和具体的办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改革的总要求,依此要求才能实现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公平正义。

(四)用法治文化引领和推动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应当立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着力注重法学理论的不断创新,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各类活动、项目推进、产业培植等方式,设计好法治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经济社会活动中植入法治文化,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地推进。与机关文化相结合,立足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与乡村文化相结合,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建设法治农家院等形式,强化农民的守法用法意识;与城市社区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通过搭建平台,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建造和谐社区,从而达到普法的效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立足培育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情操,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实现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让法治教育进课堂、法治文化进校园,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促进其健康成长;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开展企业法治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法治氛围,推动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五)为法治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蕴含、体现、弘扬法治精神的法治文化对法治建设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中,首先,应当坚持把法治文化研究与法治文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激活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即把法治文化体系的基本要求细化为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全方位、多渠道地传播法治精神,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不断扩大法治文化建设的覆盖面,从而为法治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媒体传播阵地的作用。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介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拓法治文化传播的空间,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法治宣传教育。目前,我国共有网民4亿多人,其中有表达能力和意愿的博客写手就有近2亿,手机网民也高达1亿之多,新媒体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法治精神,使法治文化进入一切可能的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把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带给社会的每个个体,用法律规范引导每个公民的行为,用法律规范调整、保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江必新.构建理性法治文化[J].中国法治文化,2015,(02).

[2]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3]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9.

[4]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1922.

[5]付子堂.论法治中国的原生文化力量[J].中国法治文化,2015,(0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4.

[7]王利明.迈向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8]陈冀平.使命光荣,机遇难得——《中国法治文化》出版[J].中国法治文化,2015,(01).

[9]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湾中正书,1981.

[10]罗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法理逻辑[J].中国法学,2011,(02).

[11]中国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法治热点面对面[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马海龙)